劳动法两地办公
① 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女职工产假不少于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给予15—30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此外,对于晚育的职工,各地还有一定奖励假的规定。如北京市规定,晚育(24周岁以上)的女职工,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职工享受;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探亲假
凡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且同配偶、父母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和父母的探亲待遇。
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两年合并使用的一次给假45天。
凡符合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的,探亲假应当年一次性休完,确因工作需要当年无法休假的,经批准后可存续到次年,超过次年,自行作废。
已婚员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按期使用,不得存续,当期不用,自行作废。
探亲假根据实际路程给予相应的路程天数,往返路程天数最多不得超过10天。
员工休工伤假由员工和所在单位(部门)按照工伤保险政策的相关规定由公司社会事业部审批后,通知所在单位和员工本人。1.职工患病(含非因工负伤)停工治疗期在6个月以内的,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为70%;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为 80%;连续工龄满20年以上不满30年的为90%;连续工龄满30年以上的为95%。
2.职工患病(含非因工负伤)停工治疗期在6个月以上的,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为60%;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为 65%;连续工龄满20年以上的为70%。
② 按照劳动法夫妻分居两地可以同时享受探亲假和公休假吗
不在一个单位,当然可以分别享受,互不影响。
③ 劳动法有规定两家公司不能同时雇佣一个人员工吗
就在经营地申请劳动仲裁。会一并解决的。
④ 劳动法中关于工作地点的描述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专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属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⑤ 劳动法工作地点变更的问题
你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回动保护或者答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对我的解答还算满意,请采纳答案并给好评吧,有什么法律问题还可以进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询,您的肯定是对我的最大鼓励!
⑥ 劳动法规定夫妻两地分居探亲假多久
不可以享受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 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6)劳动法两地办公扩展阅读: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探亲假: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它是职工《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是1981年出台的,探亲假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予路程假。
⑦ 从劳动法角度来说两家工厂能否在一起混合办公,同一个办公室不同公司的员工,
从劳动法来说是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从其他法律来说是不可以的,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或生产场地.
⑧ 关于劳动法
1、如未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员工在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赔偿;
3、如不付加班费、不让休息均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四十六条,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4、如未交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
5、如单位拒绝,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⑨ 两地分居劳动法
两地分居,自己解决
一方找好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到对方的所在地工作,找好单位在解除合同
再就是看看对方什么意见,是否愿意在一个地方工作
⑩ 提问一个劳动法的问题,工作地点变更。
提问一个劳动法的问题,工作地点变更。
回答你的提问;符合劳动法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回》答第4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二、如果签过了这个合同,改变主意不想去嘉兴了,还能拿到补偿金吗?
不会得到补偿的,因为那样就属于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了。
以上为劳动法专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