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对外国人的保护

劳动法对外国人的保护

发布时间: 2022-02-05 23:37:12

『壹』 外籍人士(外国人)在上海就业,究竟受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为什么说上海比北京先进,就是在法律理念上的不同,你可以看看上海的许多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与劳动部的法律法规不一,那么你说那个大呢?到底听谁的呢?
2、比如关于经济补偿金,在劳动合同法没有出台之前,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就规定经济补偿金不满6个月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超过6个月支付1个月经济补偿金,而劳动部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说不满一年按照一个月算,也就是1天也按照1个月算,所以说在法律法规的人性化角度来说上海是向世界先进思想靠拢。
3、同样关于外国人就业,中国要和上海接轨,就要和英美法系的一些劳动法理念接轨,你要知道,刚出来的《劳动合同法》是哪里学来的呢?是学习德国劳动法,但是我们刚出台,德国劳动法就全部修改,可以说“颠覆”。所以我么不能只拿法律条文来看,要拿一些先进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4、国外劳资双方都是按照双方协议来的,所以上海关于外国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处于此目的,就是吸取了先进的思想,就很多过来来中国打工的外籍人士,都觉得中国的劳动法很“滑稽”,为什么如此保护劳动者。
5、所以我个人认为,法院这样的判决合情合理,没有问题,我局仲裁这样判也没有问题,楼主用“殖民地”这词不好,为什么人家觉得北京人“土”呢,用这个词同样是对北京的一种偏见!

『贰』 中国关于外籍人员在华工作务工规定

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

未取得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即持F、L、C、G字签证者)、在中国留学、实习的外国人及持职业签证外国人的随行家属不得在中国就业。特殊情况,应由用人单位按本规定规定的审批程序申领许可证书,被聘用的外国人凭许可证书到公安机关改变身份,办理就业证、居留证后方可就业。

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和联合国系统、其他国际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人员的配偶在中国就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和联合国系统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人员的配偶在中国任职的规定》执行,并按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规定中央级用人单位、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可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和办理就业许可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聘雇外国人,无须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可凭合同、章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和本规定第十一条所规定的文件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申领许可证书。

第十四规定条获准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须由被授权单位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通知签证函及许可证书,不得直接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许可证书。

第十五条规定获准来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凭劳动部签发的许可证书、被授权单位的通知函电及本国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申请职业签证。

(2)劳动法对外国人的保护扩展阅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人可免办就业许可和就业证:

1、由我国政府直接出资聘请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或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资聘请,具有本国或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确认的高级技术职称或特殊技能资格证书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并持有外国专家局签发的《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人;

2、持有《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海上石油作业工作准证》从事海上石油作业、不需登陆、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劳务人员;

3、经文化部批准持《临时营业演出许可证》进行营业性文艺演出的外国人。

『叁』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持有就业证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可以与境内用人单位之专间形成劳动属关系。对该劳动关系进行规制的主要是《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第二十三条明确,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被聘用的外国人发生劳动争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
但目前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是否适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司法实践中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属于特殊就业群体,他们往往在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上高于普通劳动者,因此也更具备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能力。为了保障涉外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应当允许外国人与用人单位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上自行约定,可以排除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外国人与中国境内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关系,当然要受中国劳动法的约束,外国人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事项不能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肆』 我想问一下出国务工有关法律,劳动法,对务工人员是否有保护作用。

劳动者受到全来世界法源律的保护,在哪儿劳动或者劳动合同归属哪儿管理,就受哪儿的劳动法律保护,最差也受到原属国的保护,即:如果你是中国人,出国务工,如果当地劳动法保护不到你,你也受到中国劳动法的保护,因为你是中国公民;各国的统治者知道,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唯一驱动因素;
区别在于,有的发展中国家对雇主的利益保护大于劳动者,因为要鼓励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先有老板,然后才有雇员,保护雇员的利益大于雇主的话,这个社会缺乏创业动力,那就业就是个问题。
有的发达国家对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大于雇主,在雇员与雇主的纠纷中,倾向要雇主让利给雇员,不过,也有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世界各国都有明文的法律保护。

『伍』 劳动法律法规对于外国人的适用

劳动法保抄护的是弱势群体,但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弱势的,外国人使用的劳动法律法规是《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从法理来说,并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

『陆』 外籍员工适用劳动合同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在境内,不论它的国籍是外国还是中国,也不论劳动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同样不论该劳动合同的订立地、履行地、变更地、解除或终止地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律适用《劳动合同法》。

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1996年1月22日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发布),外国人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行为。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关于贯彻实施《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若其劳动合同是和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驻地法人)直接签订的,无论其在中国就业的时间长短,一律视为在中国就业;若其劳动合同是和境外法人签订,劳动报酬来源于境外,在中国境内工作三个月以上的(不包括执行技术转让协议的外籍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视为在中国就业,应按《规定》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发证机关办理就业许可手续,并办理职业签证、就业证和居留证。所以,在中国境内依法办理了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也适用劳动合同法。

因此,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其权利义务是否属劳动合同法调整,关键看该外国人是否取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就业许可证,未取得就业许可证的,实践中一般视为非法就业。

『柒』 劳动法对外来打工人有什么保护

在工厂没有通知休息的情况下你们擅自离职确实是你们的不对,如果假期加班工厂会对你们给付经济补偿。现在工厂把你们炒了,还罚款,你们如果签了合同,可依据合同索赔。

『捌』 外国人在中国企业工作受劳动法调整吗

在中国境内依法办理了就业许可的外国人其劳动权利义务是属《劳动合同法》调整。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没有取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就业许可证,未取得就业许可证的,实践中一般视为非法就业,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
【法律依据】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

热点内容
司法主张 发布:2025-08-22 21:27:42 浏览:813
劳动法员工违纪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2 21:23:21 浏览:532
司法部请假 发布:2025-08-22 21:22:23 浏览:753
公司法20 发布:2025-08-22 21:20:48 浏览:482
合同法解释定金 发布:2025-08-22 21:08:55 浏览:829
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8-22 21:00:33 浏览:730
电梯公司规章制度模板 发布:2025-08-22 20:55:36 浏览:214
道德经得一 发布:2025-08-22 20:53:27 浏览:356
刑事诉讼法关于查封冻结扣押 发布:2025-08-22 20:41:58 浏览:609
拟修订婚姻法 发布:2025-08-22 20:32:53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