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关于无权代理的规定
⑴ 依照《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
应该由被复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制。
依照《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认,那么在造成第三人损失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被代理人。
⑵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无权代理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通则》将无权代理概括为三种表现:未经授权的“代理”。民事主体未经他人授权,也没有法律的规定或国家主管机关的指定而擅自以他人名义所为的行为;
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代理权基于被代理人的撤销、有效期限届满、代理事务已完成或附解除条件之代理中在因条件成就而消灭后,原代理人仍以原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
超越代理权限的“代理”,则超越代理权限的部分属于无权代理。
⑶ 民法总则对无权代理的规定
法律分析:无权代理是,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或超出其代理权限与代理时间范围,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被代理人追认的,则该行为对其产生效力;如果被代理人不追认的,则该行为不对其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⑷ 最高法观点:民诉法解释如何规定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1、《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出台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所代理的诉讼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的证明。位于本辖区的证明包括户籍地址信息、经常居住地址信息、登记注册地址信息、办事机构地址信息等。
2、诉讼当事人双方都不在本辖区的诉讼案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无权代理,法院不予认可其代理资格。
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上没有“法律工作者”的称谓。对于乡镇法律服务所中的法律从业者,法律上称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二字,体现了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局限性。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八十八条诉讼代理人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本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⑸ 民事诉讼法中对委托代理人的权限怎么规定的
如果是法院做出的抄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女方要求推翻协议的做法不能得到法院支持,所以你的再次诉讼不是离婚诉讼,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另外,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是倾向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如果你无论从经济、精力等方面都优于女方,可以要求法院重新认定你为孩子的抚养人,但原则上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三周岁以内)都优先判给女方,除非女方有酗酒、吸毒、作风等问题,年纪超过10周岁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
⑹ 民事诉讼法 试述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
权代理有三个构成要件:
1、行为人所为行为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2、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即属于自始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已终止三种情况;
3、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
你好,《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⑻ 《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民代理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调解法》相关规定是否已废除
劳动仲裁法属于特别法,在《民事诉讼法》这个一般法并没有特别说明废除相关的代理时,仲裁法仍然适用原来的规定,特别法优于一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