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平时作业答案

行政法平时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 2022-02-06 05:19:09

『壹』 谁有四川农大网络学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平时作业1201的答案啊 求一份

CAABCACAADCBDACABDCBCBBDD

『贰』 10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平时作业1201 答案

作业一c单:DBCBC ACAAD ABCAD 多:ABD ACD ACD AB CD AB ABC ABC AC ABC 作业二g单:DADAD DDCAD BCABA 多:ABC ABC ABCD AB BC ABD ABD ACDE ABC ABD 作业三v单:DACCC ADAAC DCBCC 多:AB ABCD AB ABD BCDE ABE AB AB ABCDE BCD 给分7 dpぬw╬w╬c’ェ↓c’ェ↓uァケtuァケsǔ

『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0

行政来法与行政诉讼自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0网络作业在
http://wenku..com/view/e17cffef5ef7ba0d4a733bea.html

『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答案要正确的 谢谢了 我急用啊

概念
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
2,行政许可:在法律规范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等形式,依法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的活动的行政行为。
3,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4,行政相对人: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5,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
6,行政补偿:行政主体合法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损失而对相对人实行救济的制度。
7,地域管辖:同级法院之间横向划分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
8,行政确认: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或者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9,与第二题重复
10,行政裁决: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范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11,管辖权的转移:由上级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法院移交给下级法院,或者由下级法院移交给上级法院。
1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选择题1,D
2,B
3,A
4,C
5,D
6,C
7,D
8,B
9,A
10,B
11,B
12,B
13,D
14,B

『伍』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1参考答案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宪法、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政府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政府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政法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政法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陆』 行政法作业,请高手帮帮忙!!

1-5 ABCDA 6-10 CDC(B)BA 11-15 ACBCB
16-20 CCADB
题中很多治复安制管理处罚条例让我很费解 现在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了啊~~
所以第八题上如果是条例则是行政法规 如果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话则是法律。真的是现在的题么?
...其实,我想如果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看看行政法书的,很多的答案就在书中,祝你学有所成!!!嘿嘿

热点内容
法院量刑错误 发布:2025-08-22 19:55:23 浏览:303
法院强执通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2 19:23:45 浏览:715
公司打印机实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9:15:33 浏览:788
建立农村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2 19:08:08 浏览:432
2017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2 18:52:05 浏览:800
村委会有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2 18:50:32 浏览:184
房产纠纷律师案例 发布:2025-08-22 18:49:13 浏览:400
法院变卖车辆 发布:2025-08-22 18:48:26 浏览:558
一个道德败坏 发布:2025-08-22 18:42:28 浏览:364
道德建设月手抄报 发布:2025-08-22 18:40:10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