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2019年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2019年

发布时间: 2022-02-08 23:06:39

『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求解

答案:1.该行为是行政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首先相对人是采用法定的招投标方式申请行政主体作出特定的行政行为;其次,该特许经营权是一种法律上的解禁,是行政主体对符合资格者给予的授益性行政行为;再次,该特许经营权是行政主体管理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外部行政行为,并具有一定的法定要是形式,就是“经营权证书”。符合了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的要件规定。
2.根据两个不同的行政行为法律依据来看,一个是住建部的“部委规章”,另一个是北京市人大常委的“地方性法规”,有关于特许经营权非法使用的相关规定又相互冲突,我国《立法法》有关于法律位阶冲突的规定来看,这二者无法比较其位阶大小,只能将此冲突的法律依据提请其共同的上级:国务院进行适用的裁决,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则直接适用;国务院认为适用部委规章的,则还需提请全国人大进行最终的决定。从本案性质以及行政程序的相关固定来看,我个人认为适用北京市人大常委的地方性法规的可能性更大,因而,行政主体未责令改正就收回行政许可的行为不合法。
3.赵某属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其的处分不属于外部行政行为,故而赵某不能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赵某只能参照《公务员法》的规定,采取内部申诉或控告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公务员对内部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的30日内提请本级部门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满的可在收到复核结构的15日内提出申诉。
4A公司的供水经营权证书被撤销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权。行政许可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前置”的那几项,因而针对许可被收回或者撤销的行政行为,被许可人可以选择复议或直接诉讼。
5.C公司无权提出行政诉讼。首先C公司不是原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其次C公司获得特殊经营权的行为本身不符合法律规定。因而C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非源自于行政主体。C公司可以在A公司起诉行政主体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楼主,我保证你95%以上的得分,回答的那么全面,我好累啊。打赏吧

『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

??什么问题

『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案例分析

1.县林业局的上一级关市林业局和县政府有行政复议权.2.县林业局为本案被告.3.县基层法院有本案管辖权.4.本案有第三人,既某村委会.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它应当是本案的第三人.

『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案例分析

什么问题啊,我帮你回答,把题目发上来啊

『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属,因为这个案例是行政法型的输入法,这里哪里?所以说一般的也是理解不了这些问题的

『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案例

随便找了几个,你看看吧,呵呵~~

案例1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某市原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屠宰许可证等证照齐全。1997年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该市政府根据其中确认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规定发出通告,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据此,市工商局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营业执照吊销,卫生局也将卫生许可证吊销。乙、丙、丁三家屠宰场对此不服,找到市政府,市政府称通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需遵守执行。三家屠宰场遂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何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理由是什么?
(2)谁是此案的被告?理由何在?
(3)此案乙、丙、丁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理由是什么?
(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工商局、卫生局能否据此吊销乙、丙的执照许可证?
[正确答案]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本案中市政府发布的通告,明确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而该市原仅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这就意味着剥夺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屠宰资格。可见,该通告是针对定点屠宰这一特定的事和甲、乙、丙、丁这一特定的人作出的,侵害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公平竞争权,属于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
(2)市政府、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均可成为本案的被告。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一)项可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对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诉讼,由于市政府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且直接侵犯了乙、丙、丁的利益,故乙、丙、丁均可依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以市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依《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乙、丙、丁可以市工商局、市卫生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乙、丙、丁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上题所述。
(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是行政许可行为,具体而言是属于资格许可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许可。既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行为是资格许可行为,未获得该牌的企业就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的经营活动,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就有权据此吊销其执照与许可证。但本案中,由于市政府的行为违法,所以,工商局、卫生局就不得据此吊销乙、丙、丁的执照与许可证。
[考点集成]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作出具体处理决定,并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针对特定对象即特定的事和特定的人作出的行为,这点是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重要区别所在。而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事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的行为,它一般不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规定在何种情况和条件下,行政机关和被管理一方的行为规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是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对象的,所以现实生活中区分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案例2 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合法性的原则
李某系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工商户,出售自制的蛋糕,李某蛋糕未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一行为被某工商所查获。根据《个体饮食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应予以警告、没收违禁区食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在工商所查获前李某出售蛋糕共获利590元。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工商所没收了李某尚未出售的蛋糕,没收其违法所得590元,并且工商所认为李某曾因伤害罪而被判刑3年,一年前刚出狱,因此要重罚,又处以李某1500元的罚款。
[问题]
工商所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适当?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工商所的行政处罚行为是合法的,但不合理,违背了行政合理性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对李某的罚款行为上。本案中,根据法定的罚款幅度的规定,工商所对李某处以1500元的罚款属于法定的幅度内,其行为没有超越法律,不与法律相抵触,是合法的。但工商所在法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不恰当,对李某进行1500元的罚款,除以其违法事实情节等为依据外,于一种不正当的考虑而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属不合理的行为。
[考点集成]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和实施的根本原理和基本准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内容包括:行政职权基于法律的授予而存在,行政职权依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决定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即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理性。

案例3 行政主体资格
某市人民政府计划对本市各个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进行整顿,决定先由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组织制订一份关于整顿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的规范性文件。政策研究室经对各方面进行调查,征求有关工商、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意见后,最后起草的文件经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批准,以本研究室的名义向全市进行公布,并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要贯彻落实。
[问题]
该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公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该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公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对外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是市人民政府的内部机构,虽然同属行政机关系统,但它只是机关内部的协调、办事管理机构,它不能对外独立行使权力,也不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的规范性文件,应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对外公布,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考点集成]
根据行政主体的理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享有行政权力。(2)以自己的名义运用行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活动。(3)能够独立地承担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组织。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立法权。我国的中央立法机关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地方立法机关是一定层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柒』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

(1)县人民法院对乙某的两个起诉将如何审理?
答:县人民法院可以将两个诉讼合并审理。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将有联系的几个诉讼合并在一起作一次审理和裁判,也称诉讼的合并。乙某的投毒行为违反了两个法律的规定,侵犯了两个客体,并由两个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理,由此产生对两个诉讼标的提出了两个诉讼请求。这两个诉讼请求属于同一性质、同一审判程序,又是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符合诉讼客体合并的条件,因此,县人民法院可以将两个诉讼请求合并审理。
(2)本案被告是谁?
答:本案被告是县公安局与县渔业管理部门。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是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本案中,乙某对县渔业管理部门的罚款决定,是直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县渔业管理部门应为被告。乙某对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先申请复议,而复议机关市公安局维持了县公安局的决定,因此,县公安局应为被告。
(3)本案有无第三人,如果有是谁?
答:本案有第三人,是甲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到诉讼中。本案中甲某是乙某违法行为的被害人,公安机关与渔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乙某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直接影响到对甲的合法利益是否给予充分的保护。因此,甲某与被诉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评析

1、此案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可诉范围,某公司无权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条第二项不属于受案范围”“(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此处的仲裁是法定机构以中立身份按照法定程序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决行为。“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劳动争议仲裁。
因此,案中的劳动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的行政行为不属可诉范围。
2、《工伤认定办法》第十四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分析:(1)李某与公司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有实质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应认定二者之间关系属于劳资关系。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本案争点应在,李某是否在上班途中。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为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因此,本案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保障局举证李某并不是在上班途中。估且不论在劳动保障局制作《工伤结论通知书》时,是否有通知用人单位举证。在后来用人单位向法院起诉,证明不是上班途中的两个理由,
(一)李某发生车祸的时间是早上6点30分,而其上班的时间应该是早上6点45分,其案发的地点到公司最少需要半个小时,按照公司的《考勤管理规定》即使没有车祸也是迟到的;(二)车上载着其妻子,因此无法判断李某是在上班的途中,很有可能是送其妻子到某处。
这两个理由只是用人单位的猜测,并不充分,并不能因为载着其妻子,和可能迟到,就推定李某并不在上班途中。
而且根据民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和衡平原则,判定应向有利于雇员的一方。
因此,李某应属于工伤。

『玖』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急求~~

1:可以诉讼,因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行政诉讼
2:行政裁决
3:行政诉讼

『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案例分析

该题不适合高质量,烦请法律分类的伙伴收回。

热点内容
王丽丽律师 发布:2025-08-22 05:52:50 浏览:58
收据不写日期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2 05:28:08 浏览:350
香港国安法判案法官 发布:2025-08-22 05:25:55 浏览:154
免责声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05:24:30 浏览:521
平坝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22 05:23:47 浏览:640
劳动法未到合同期 发布:2025-08-22 05:23:42 浏览:826
离婚能否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22 05:23:05 浏览:629
排队插队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 发布:2025-08-22 05:13:55 浏览:890
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2 05:03:44 浏览:397
王宗旗律师 发布:2025-08-22 04:44:37 浏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