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听行政法还是民诉
『壹』 行政法是不也就是民告官
行政法是一个法律领域的总称,而"民告官"则是一种诉讼。
行政法,是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一切法规的总称。行政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规定着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以此来调整国家和各种行政机关之间,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行政法,包括国家民政、治安、司法、军事、外事、财经、文教、卫生、科技、人事等各方面行政管理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过去,我国的行政立法是个薄弱环节,虽然先后制定出许多行政法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有关行政管理的法规,只是散见于宪法、法律、法规、决议、命令和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缺少系统的、切合实际的行政法规。
而行政诉讼,即通常说的民告官。是在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贰』 我想问一下,司法考试大致的复习顺序像民诉、刑诉、行政法是不是这些重点看好了,就一定能通过呢
你好,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所以,复习计划也不一样。
但是,从司专法考试来看,属大部分的学员,都会先从理论法/实体法着手去复习。比如,开始阶段,民法、刑法、行政法、法理。这些科目花的时间相对要多些。因为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知识多,法学理论知识比较强。前期投入多些时间,会更好去把握法学,形成一种法学思维。
诉讼法(民诉、刑诉、行诉),经济法。这些科目偏法条知识点。多数考点都直接来源于法条。但是,复习并不是单个地去背法条。而是全面掌握知识脉络,之后去理解和记忆。
你可以多做几份历年的真题,感受一下各科目出题的一个方向。然后明确如何去复习。
考试永远考的是重点,但是重点如何去把握,并不是,单个拿来,光背这个就可以的。是在你全面掌握知识体系下,你去归纳与总结,或者由辅导老师来帮你梳理。
『叁』 行政诉讼法是从属于行政法还是独立的部门法
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程序法是 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行政法是实体法。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程序法只是实体法的助法或者说是附法,程序法的所有价值和功能就在于为实体法内容的实现提供手段或工具;二是认为程序法并不是助法,而是具有实体内容形成作用的法的重要领域。本人认为程序法与实体法是相互配合的法。
『肆』 行政法、商法、民诉法都有哪些热点(争议)的问题
说实话,争议的东西太多了。
刑法那个是炒作抄的,其实刑法更多深奥问题反而没用回处理答。
行政法核心——官民冲突,怎么解决。合理合法的解决。行政法的原则。新国家赔偿法(还是不赔偿)……
商法——如何处理董事、股东、职工……权利斗争,公司怎么赢利才行……
民诉法——减少诉讼,和谐社会啊!!!ADR建立,执行难啊
『伍』 求: 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行诉、刑诉、商法、经济法、国际法 等有关司法考试的概念及解释
2.抵押权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为债权提供担保的抵押财产,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该物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其价值功能在于被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性。除了一般抵押权之外,还应当重点掌握特殊抵押权中的共同抵押权、浮动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
3.质权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的财产交由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只能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特定财产或者权利上设定,以债权人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动产为必要条件。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
4.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在法律规定可以留置的债权,债权人依债权占有属于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留置权是二次发生效力的担保物权,第一次发生的效力是有权留置债务人的财产,第二次效力是债务人超过规定的宽限期仍不履行其义务时,得依法以留置财产变价优先受偿。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具有与其他担保物权不同的效力。
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动产质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权利质权是指出质人提供的财产权利为标的而设立的质权。
留置权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和发展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将该动产优先受偿。
首先,标的物有所不同。
抵押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不动产用益物权和动产;质权的标的物为动产和除不动产用益物权外的其他财产权利,包括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留置权的标的物仅为动产。
抵押权一质权两种担保物权的标的物在动产上有交叉。于动产上成立的担保物权究竟为抵押权或质权,以债权人是否占有标的物为区别。留置权的动产是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其次,成立要件和保持要件不同。
除签订抵押合同外,抵押权的成立原则上以抵押登记为条件。抵押权的成立不以抵押物的交付为条件。抵押权的保持也不以抵押权人占有抵押物为条件。经登记成立的抵押权,以抵押登记记载的存在为其保持的条件,注销登记即意味着登记的抵押权不复存在。
质权的成立,除签订质押合同外,须出质人依质押合同的约定将质物交债权人占有。仅订立质押合同而不依质押合同的约定移转质物的,不能成立质权。质权人丧失对质物的占有,即引起质权的消灭。
债权人留置的动产,不需要签订留置合同,在留置条件具备时,即可进行留置。
三者均属物权担保。
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在于,抵押权的对象包括不动产和动产,而质权仅限于动产,而且质权以交付为生效要件,而抵押权则无需交付,有所有人持有即可。
留置权与前两者的区别很明显,基于一定的合同关系,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以留置相关的财物来保证债权。如车主不付修车费,维修厂就汽车扣留,不予交付。
一)抵押权的特性
第一、从属性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 第二、不可分性 抵押权是不可分割的物权。抵押物的分割、部分灭失或转让,被担保债权的分割或部分转让,均不影响抵押权,抵押人仍然能够完整地行使其抵押权。第三、物上代位性 抵押物灭失或者出让,其交换价值转化为其他形态的物时,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该物。这即抵押权的代位性。
(二)不得抵押的财产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但《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三)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之抵押
《担保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担保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如下:
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
2.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3.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
5.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二、动产质权的效力
(1)、质权对担保债权的效力《担保法》第67条规定,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实现质权的费用。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2)、质权对质物的效力质权人不但对质物本身有质权,对质物之从物、孳息物,亦享有质权。(3)、质权人的权利义务权利:留置质物;优先受偿;收取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者从约定;救济质权损失,即排除各种有害质权的行为。义务:妥善保管质物;返还质物。
三、权利抵押与权利质押的区别
权利抵押,指以不动产他物权为标的而设立的抵押担保。权利质押,指以出质人提供的财产权利为标的而设定的质权。两者均是以权利为标的的、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约定担保物权,但两者仍在许多方面存有差异
(1)标的范围不同。(2)权利性质不同。(3)生效要件不同。(4)债权保全方式不同。(5)当事人权利义务有所不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你现在的过司考能迅速提高分最好的就是提高卷一的成绩,建议每天早晚多看卷一科目,
『陆』 如何理解行政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告行政机关的不一定是行政诉讼,如果争议的不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内就可以适用容民事诉讼。比如一个工程队为公安局修房子,房子修完了公安局不给钱,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县体的行政行为存在,而这个行政行为的利害相关方对这个行政行为不服的,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柒』 民事诉讼能对抗生效行政法吗
不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很多不同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联系
第一,行政诉讼解决的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处理行政争议时,有可能也有必要一并解决与此相关的民事争议,这就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它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便于当事人双方解决争议,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事多判的矛盾结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行政争议的先决性或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问题。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应当中止,等待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
第二,当事人因不服行政违法侵权行为提起的赔偿诉讼既有行政诉讼的特点,也兼具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三,法院处理行政争议案件,需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有一些共同适用的原则、制度和程序,也有一些各自特有的明显不同的原则、制度和程序。
1、处分原则。虽然行政机关不享有实体权利的处分权,但民事主体双方均享有实体上的处分权,所以无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而是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们一方面不能要求行政机关对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让步,以求得争议的解决,另一方面,也不能以行政机关已作出裁决而限制当事人就民事争议部门的处分权利。
2、调解和反诉。由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与反诉,因此,行政诉讼不论是为主而是附带,都不能适用调解与反诉,在民事部分中,法院应主持调解,民事被告也有权依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出反诉。
3、举证责任。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法院在一并审理民、行交叉案件时,对于行政诉讼部门和民事诉讼部门,应当分别适用各自的举证责任规则。
4、审判组织。行政诉讼无简易程序的规定,民事诉讼中,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对于一并审理的民、行交叉案件应统一由一个审判组织来审理。因此,审判组织应统一为合议庭,民事部分的审理也应以普通程序来审理,不适用简易程序。
5、审理期限。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笔者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应为3个月,民事附带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一般也应为3个月,如果3个月不能审结,附带行政诉讼的部分也应在3个月审结,并先行作出裁判。
6、判决方式和上诉。第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民事附带行政诉讼案件时,一般情况下应由同一审判组织通过开庭一并审理、一并判决,“即两案一判”。但是,如果一并审理会造成过分迟延、影响行政诉讼结案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分别审理、分别判决,“即两案两判”。第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上诉审的审理原则有所不同,行政诉讼上诉审实行全面审查原则,而民事诉讼的上诉审则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在“两案两判”中,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两份判决分别提出上诉或者仅对其中一份判决提出上诉,自然应依照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分别适用各自相应的审理原则。但是,如果采取的是“两案一判”的情形,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不管对判决的哪一部分提起上诉,因这种情况下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联系紧密,且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宜采取全面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有以下不同:
第一,举证责任不同。
第二,结案方式不同。
第三,一审人民法院的变更权限不同。
『捌』 司法考试应该听哪些老师的音频
个人建议:民来法内容太多,仅仅源只听两个老师的怕是不妥,所以民法应该听李建伟+马特+丁绍宽
刑法的话,听听袁登明+罗翔,一个总则部分,一个分则部分。听分则的话,刘凤科的也还是可以的了。
行政法的话,你就听林红潮的就足够了。因为林红潮一个人讲的行政法内容就已经太多了,你再去配合别的老师的,太多了是一个,另一个容易出现记忆混乱。所以,行政法不建议听好几个人的。就听一个就足够了。
至于诉讼法的话,民诉听听郑其斌或者杨秀清的就可以了,刑诉听听汪海燕、马明亮或者向高甲的就不错了。
别的小法到考试前三个月再听都来得及了。
我个人认为这么样的,去年考试前的复习也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