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13和220跳
1. 刑事诉讼有哪些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依靠群众原则[刑事诉讼法第版6条/第43条/第63条/第84条];
3.以事权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刑事诉讼法第6条];
4.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刑事诉讼法第6条];
5.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9条]。
6.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1条]。
7.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2. 刑事判决下来,执行局会通知当地派出所捉人吗
一、刑事判决由哪个机关执行
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是指以下几种:
(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4)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生效判决和裁定因内容不同,执行主体也不相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9条、第211条、第219条和第220条的规定,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和裁定,以及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判决,均由人民法院自己执行。《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和第218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徒刑缓刑、假释以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和裁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在交付有关部门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案件的性质和刑罚的不同,把判决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规定的有关部门执行。
3. 刑事诉讼法226条
原审法院同级抄的检察院 。 这个应当好理解,因为上诉人对原来的判决不服,而原判决是由检察院起诉、法院判决的结果,此时两个部门肯定是同级的,因此法院就应当把上诉状和案卷送交到同级检察院,意思是说,哎,知道了吧,那小子人家对咱们的原判不服。与上级检察院没关系。
《刑事诉讼法》第220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4. 不退去罪是什么意思
“不退去罪”是对日本刑法第130条「住居侵入罪」后半段内容的单独称谓。简而言之,这项罪名是指:
“在没有正当理由的前提下,侵入他人住所或有人(被授权者)管理的宅邸、建筑物及船舶。又或是已被再三要求的前提下,仍未从前述地方离开(退去)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处3年以下徒刑,又或1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在侵入者已知被要求离开的前提下,如果有第三者对其提供帮助,如饮水/食物/被褥/衣物等等,只要对其侵入上述地方有帮助的,因为“侵入”是一个持续状态的过程,所以提供帮助者会被等视为共犯。
【附加说明及相关问题】这个罪名之所以会在国内传开,主要是针对NHK电视台的收费情况。虽然NHK电视台可以依法收取签约费用,但该法的优先权低于『刑法』「住居侵入罪」,因此不能被认可“依法进入”,所以才被利用于针对NHK电视台(收费不贵,主要是烦)。
在上述罪名的基础上,对NHK电视台的收费员(集金人)可以通过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13条尝试「私人逮捕」,但对普通留学生而言,这一操作存在困难性,并且可能触犯包括且不限于日本刑法第220条「逮捕・监禁罪」在内的雷区,所以不建议积极尝试。
在实际操作中,假例已使用包括且不限于利用监控、手机在内的视频+音频取证,只要自己没有不当言辞或举动,在对方已经违反「住居侵入罪」之后,无分是否执行「私人逮捕」都可以将之作为诉讼证据。然而因为可能的“未遂”情节,即:在被要求后有一个限定的离开时间,因此才成为容易触雷和争议的地方。所以才不建议过于主动地尝试「私人逮捕」。
5. 刑事诉讼法213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本条法条说的是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刑事诉讼法中反诉的规定。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
6. 2018年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术语的界定是
摘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侦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是否需要逮捕和是否涉嫌犯罪,如果不需要逮捕或者不涉嫌犯罪则可以释放,反之则需要继续关押。转为逮捕继续关押意味着公安机关已基本认定有犯罪事实,在进一步侦查取证后即可进行法庭审理。由于公安机关拘留时间的限制,有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在拘留期间中无法侦查清楚,而犯罪嫌疑人又具有极大的社会危险性,为保证案件的侦查顺利进行和证据的收集,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判多少年
刑事诉讼法只是一个程序法,不是实体法,是规范办案流程的。八十二条是有关拘留这一方面的规定,所以没有什么严重只说。你可能跟刑法搞混了。
8. 刑事诉讼法,208条。295条。213条。,69条第三
您好:
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三)在传回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答
第二百零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最多290条,没有295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一款第二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