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内容简化

劳动法内容简化

发布时间: 2022-02-11 13:27:37

1. 劳动法赔偿案

你好,就你描述的问题,律师答复如下:
首先,你们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版劳动关系的事实,如权 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
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
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
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祝福!

2. 中国劳动法

这个属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协商变更,你可以不同意

3. 新劳动法的话题

的确如此,同工同酬现在只是一个纸面上的东西,但是毕竟为以后一些特别不公平的案例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因此还是有正面和积极的意义的。

有些雇主逃避法律的方法,很幼稚,只能骗骗不懂法的人,但是在实际判定中,一点法律效力都没有。举几个例子。

A、劳务派遣,尽管用人公司无需给上社保,但是派遣公司却需要给上社保的。

B、让员工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合同。这条在上法院的时候一点点效力都没有。

C、签订的合同规定,干某个活多少钱,干另外一个活多少钱,但是如果让你遵守其他员工应该遵守的公司条例,那么大多数都可以认定是事实劳动关系。

以上情况,其实大多数都是可以得到维权的,只不过现在维权成本太高,希望以后能够降低维权成本,简化流程,使更多人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

4. 劳动法规定年假有几天

年假抄,是国家根据劳动袭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5. 新劳动法中对于大集体和全民有明确规定么

1、95年实施的是《劳动法》,08年实施的是《劳动合同法》,两者不存在“新”与“旧”的不同(即不存在“新劳动法”)。
2、“大集体”和“全民”等称谓是95年劳动法实施之前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词,但95年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大量开始实施改制(涉及劳动者的就是身份的转变),相应劳动者与企业间间也相应实施合同制。因此上述等称谓也越来越仅具有“历史意义”。
3、现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区别与“大集体”“全民”等,现在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关于不同劳动者之间如存在不平等待遇现象,如果有违同工同酬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要求解决。
注:
a、《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同一工种已不再有大集体与全民、农民工与正式工的差别,在同一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同工同酬。
b、同工同酬作为一项分配原则也有相对性,即使相同岗位的劳动者之间也有资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劳动报酬只要大体相同就不违反同工同酬的原则。
c、同工同酬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宪法权利。
5、劳动合同法中的集体合同不是指大集体。
注:
a、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b、集体合同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
第一、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同用人单位相抗衡,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集体劳动条件是本单位内的最低个人劳动条件)。
第二、劳动关系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个人劳动合同只需就特殊情况作出规定即可,简化了劳动合同的内容,降低签订劳动合同的成本。

http://hi..com/lawyer0796/blog/item/df574b358d954949251f148b.html/cmtid/37863cd28f65680a3af3cfd4#37863cd28f65680a3af3cfd4

6. 听说劳动法规定单位开除员工要补偿3个月工资,如果是因为员工犯错被开除,也能补偿吗

不能补偿,且劳动法没有规定说单位开除员工要补偿3个月工资。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而如果用人单位正当理由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是没有经济补偿或者赔偿的。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涉及到经济补偿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7. 劳动法工厂倒闭员工是怎样赔偿

用人单位出依法支付工资、保险等款项外,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

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超过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

计算标准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等)。

(7)劳动法内容简化扩展阅读:

支付条件

应支付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一章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由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较劳动法的规定,本项经济补偿范围有所缩小。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有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跳槽,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一般不会失业,或者对失业早有准备,如果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不太合理,因此对协商解除情形下,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作了一定限制。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注意: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经济补偿、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务派遣中的经济补偿,都是要给付的。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第四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清偿顺序中第一项为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因为有违法行为而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时,劳动者是无辜的,其权益应该受到保护。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较劳动法的规定,本项规定是增加的规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些法律、行政法规中有关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营企业的老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领取相当于经济补偿的有关生活补助费。

尽管《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于2001年被废止,但2001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仍可以领取工作之日起至2001年的生活补助费。

热点内容
司法局民法典宣讲 发布:2025-08-21 21:19:49 浏览:293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英文 发布:2025-08-21 21:19:11 浏览:351
东奥经济法谁讲的有意思 发布:2025-08-21 21:15:42 浏览:905
条金条例 发布:2025-08-21 20:38:44 浏览:974
道德经第26章 发布:2025-08-21 20:09:54 浏览:744
法治与和谐社会论文 发布:2025-08-21 19:58:09 浏览:836
涉及法律知识的笑话 发布:2025-08-21 19:51:02 浏览:468
国家劳动法流产假期多少天 发布:2025-08-21 19:41:58 浏览:689
劳动法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2025-08-21 19:31:45 浏览:162
工业化强国都是法治国家 发布:2025-08-21 19:25:16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