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与新冠病毒

民事诉讼法与新冠病毒

发布时间: 2022-02-15 21:35:18

❶ 疫情期间成都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

根据法律规定,若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与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会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本次疫情不符合上述的规定,因此不中断诉讼时效。但是本次疫情可以中止诉讼时效。

什么是中止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发生了法定的不能行使权利的原因时诉讼时效暂停计算,诉讼时效中止原因消除之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了五种可以造成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其中包括①不可抗力、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③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④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⑤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因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实践中仍存在争议,但在特定情况下必须解决新型肺炎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国家及各地出台了文件,基本可以认定本次疫情可以造成诉讼时效中止。

重要提示,不是所有的合同的诉讼时效或者债权的诉讼时效等,都可以中止的,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因本次疫情而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本次疫情障碍发生在债权诉讼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疫情导致当事人不能及时行使权利,如当事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住院治疗无法主张权利;当事人被隔离观察无法主张权利等。当事人主张诉讼时效中止时应提供证据,如政府公告、病例等证明文件。

❷ 扬州毒老太怎么判刑

7月29日,扬州公安局通报,毛老太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那么,类似毛老太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又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公民或组织不配合健康上报和抗疫管理的,可能要承担相关行政、刑事和民事三种法律责任。具体承担何种类型法律责任,要看其行为的具体情形、危害程度。
第一类、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也就是说,在疫情期间,当政府启动紧急状态之时,如拒不执行相应防疫命令的,将会受到十日以下的拘留,并被处以罚款。本案中,如果毛老太的行为仅仅是不配合流调,或者抗拒隔离措施,就会受到上述行政处罚。显然,毛老太的行为模式已经超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列明情形,危害程度远高于行政案件的范围。
第二类、刑事责任。
对于不配合抗疫管理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公务罪。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明确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通过公布,修改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明确新冠肺炎等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的传染病属于该罪调整范围。
2020年2月6日,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本案中,根据现有的报道、公安部门的通报信息看,毛老太可能构成该罪。毛老太拒不执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借用他人绿码,离开隔离居住地,前往非疫情风险地区,成为扬州地区壹号确诊病例,导致他人感染新冠,符合本罪的特征。至于后果是否构成特别严重,量刑达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还要看卫生部门最终的溯源结果,看到底有多少人员是因为毛老太的行为直接引发新冠,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来判断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后果特别严重”情形。
如果在疫情期间,不配合防疫政策,以暴力等方法阻碍防疫的,也有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两高两部《关于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第二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第三类、民事责任。
毛老太隐瞒行程,私自离开隔离点,拒绝透漏行程,导致扬州地区新冠疫情的传播,其行为初步判断,已经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其接受刑事处罚的同时,还可能需要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被害人(即因毛老太的犯罪行为导致感染上新冠的受害人)可以在毛老太被追诉刑事犯罪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也可以代表国家、集体,向毛老太主张民事赔偿。
当然,被害人也可以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而不必在刑事诉讼中一并提起民事赔偿。提起民事赔偿的具体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该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❸ 新冠是自费还是公费

新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公费。
对于确诊和疑似新冠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实施综合保障。
也就是说对于新冠的治疗,患者不需要自费花钱,由国家补贴治疗。
现在,刷医保卡就可以结算医疗费用,许多地方也实现了异地就医费直接结算,非常快捷方便。
按照天津市的新冠肺炎医疗报销政策:
1、已参保人员,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财政会给予全额补助;
2、未参保人员,救治发生的医疗费用,全部由财政资金保障。
对于新型肺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都是由地方政府解决,患者是不用承担任何费用的。并且这不仅仅是天津和湖北这样规定,全国各地政策都是以患者及时就医为优先原则,不用过于担心费用的问题,如果担心没有医保无法报销新冠肺炎,可以关注一下当地的报销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三十七条 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❹ 疫情期间的转运时效会有影响吗

稍微懂一点法律的朋友们都知道,法律上有一种概念叫做诉讼时效。
所谓诉讼时效,通俗地来说,就是您知道您的权益受侵害之后,在多长时间内可以起诉的制度。对于一般的民事官司来说,诉讼时效有三年的时间,在三年时间内您都可以起诉。即便超过三年,也不是绝对不能起诉,只不过对方可以用这一点来反对您的请求。
对于行政诉讼,就不一样。按照行政对于行政官司来说,诉讼时效最长只有一年时间,如果行政机关告知了您诉讼时效,那么诉讼时效甚至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六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算短,但是如果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六个月几乎是一晃而过。超过六个月,不好意思,按照法律的明文规定,法院甚至直接都不受理您的案子。所以,对于行政诉讼来说,时间确实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止计算的。《行政诉讼法》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那么,新冠病毒疫情能够算不可抗力吗?如果算不可抗力,那么能够因此就停止计算起诉期限吗?
民法上的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行政法上的不可抗力可以参照这个说法。2月10日,人大法工委的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所以,新冠病毒,至少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算作四十八条规定的不可抗力。
然而,存在不可抗力并不直接能导致起诉期限中止计算。只有当这种不可抗力足以导致起诉期限被耽误才能够中止计算。

有人或许会说,疫情闹成这样,法院都不办公,我都没法起诉了,怎么就不算诉讼时效被耽误呢?
事实上,就各地法院发布的公告来看,各地法院已经基本实现了普遍复工,对于立案所带来的的疫情感染风险,法院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2月18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在线诉讼活动”。各地人民法院在疫情之前基本上也已经建设了一套完整的网上立案系统。既然能够通过网上立案,那么法院这一面就并不存在起诉的障碍。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说新冠病毒疫情对于起诉期限就完全不存在影响呢?
法院这边的阻碍不存在不代表病毒对您不会造成阻碍。如果您不幸确诊了新冠病毒肺炎,或者被认为是疑似患者并采取了强制措施隔离的,您这边显然就丧失了起诉的能力,诉讼时效自然应当中止计算。
湖北省高院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诉讼活动调整事宜的公告》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等法律问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精神执行。虽然说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诉讼时效问题并没有规定,但是03年非典疫情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是有专门规定的。
2003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当事人因是“非典”患者、疑似“非典”患者或者被依法隔离人员,不能及时行使民事请求权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虽然《通知》2013年就已经废止,不过湖北省高院的意见强调的按照有关规定的精神执行,它仍然可以加以参照。因此,确诊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或者因为疫情被依法隔离的,诉讼时效有充分的理由中止计算。
所以,单纯疫情并不能成为诉讼时效中止计算的事由,除非您确诊了或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又或者是

❺ 被告人请求法院微信开庭合适吗

这个是不可能的吧用微信怎么开屏了那你得去法院咨询

❻ 疫情期间原告可以不到场吗

可以不到场,原告湖南某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诉被告某某实验林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法院于22年1月23日向被告送达了传票、起诉状、证据副本等诉讼材料,原定于2月26日开庭。开庭前,被告向法院致电,称因疫情防控,其聘请的律师住所地仍实行交通管制,故申请延期开庭。接到被告申请后,平江县人民法院致电原告,原告称被告所在地已经放开防疫交通管制,若其聘请的律师住所地交通管制,被告可以更换其他律师代理案件,故不同意延期开庭审理。
平江县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律师所在县市确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地区,被告律师属于应当到庭的诉讼参与人,该案被告申请延期开庭,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对于被告申请延期审理案件的情形,不需要征求原告同意,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决定。因此,平江县人民法院通知原、被告本案延期开庭审理,具体开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1、申请延期开庭审理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故律师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委托代理人,属于诉讼参与人。聘请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保障其诉讼权益具有重大影响。本案中,被告聘请律师亦属于必须到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此外,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之间除了具有相互信任的人身属性之外,亦有合同关系,故本案中并非原告所称的可以任意更换。
1、通常认为,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能到庭的正当理由至少包括:
2、发生意外事件,如突生疾患、交通事故、遭遇劫匪等当事人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
3、不可抗力,如大地震、飓风、战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重大自然灾害或社会变故。219年底,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将此次疫情定义为不可抗力。
综上所述,被告所聘请的律师因疫情防控不能到庭,被告申请延期开庭审理,符合法律规定。故本院依法准许被告的延期开庭审理申请。
219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期间,法院应妥善处理防疫期间的各类案件。
在法院的民事案件的审理中。

❼ 仲裁书下来后我想上诉法院,但是中间有春节假期,1月28号发出30号我收到,请问我现在怎么办

有关规定,自收到判决书或仲裁结果书15天内可以上诉。这15日的最后一天若与国假可顺延。按你的时间15天的最后一天是2月13号,农历初十,也是法院上班时间。最好在春节前或正月初七、八(上班时间)把案立上,后在补充相关内容。若他们放假,可与他们协商立案时间。立案到开庭最快也得20天以后。

❽ 疫情期间当事人可以申请延期开庭吗

存在下列情形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延期开庭: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必须到庭主要是为了查清案件事实,有些案情仅靠代理人是说不清楚的,而正当理由主要是指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比如大暴雨大雪天气道路封闭等。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法院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来审查当事人的回避理由是否合理,如果当庭无法决定是否回避的,那只能等到是否回避决定作出后再另行开庭,延期审理也是情理之中的时。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这个主要是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必须将这些案件事实调查清楚后才能开庭,这个时候也只能延期审理了。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在疫情期间,如果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在治疗、隔离期间,或者身在受疫情影响关停交通的地区,无法参加庭审的,可以申请延期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热点内容
合同法不履行合同时间 发布:2025-08-20 20:42:37 浏览:176
社会与法电视台节目表 发布:2025-08-20 20:34:29 浏览:445
拍卖公司拍卖结果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0 20:33:34 浏览:719
彭水司法所 发布:2025-08-20 20:17:19 浏览:622
宁波司法招聘 发布:2025-08-20 20:16:22 浏览:467
疫情期间体温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0 20:06:23 浏览:343
新刑事诉讼法2018律师会见 发布:2025-08-20 20:02:07 浏览:206
学生的保证书家长签字后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0 19:50:52 浏览:768
2017劳动合同法规定 发布:2025-08-20 19:46:12 浏览:372
徼道德经 发布:2025-08-20 19:46:10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