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康菲漏油事件与民事诉讼法

康菲漏油事件与民事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2-02-26 06:57:44

Ⅰ 康菲石油漏油事件最终是怎么处理的,赔钱了没有,赔了多少

淡定淡定,康非漏油事件和墨西哥有很大的区别
1 康菲控股49%,虽然是作业方应该负全责,但在平台上实际工作的都是中海油服和其他服务公司的人员,康菲只是有监督,中海油控股51%,如果严查,中海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2 渤海污染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大家都知道渤海基本属于内海,想循环一次都要10年时间,渤海在康菲之前实际上已经污染的很严重,我们给康菲服务的时候已经亲眼所见,漏油乱排现象很普遍,说不好听的,这点漏油不及去年前年的漏油事故,这里我就不说了,新闻根本没报。
3 渤海193区块是块很好的区块,油藏浅,出油多,当年中国的2B专家竟然没探到有那么大储量,所以才卖给了濒临破产的康菲,结果。。。。康菲现在富的流油,中海油为了面子去年也弄了什么3000万方得什么成就,结果弄了个3000万吨,多了近7成,康菲近几年的疯狂开采也是多处漏油的原因。
4 你想想地下都被打成筛子了,还堵个屁啊!!要我看,不要堵了,等康菲合同到期了,把他赶走了,国家再慢慢弄把,毕竟油还是咱们的,污染?对中国来说,那都不叫事!!

Ⅱ 蓬莱19-3油田的漏油事件

微博透露,渤海湾油田漏油的消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漏油时间可能是在2011年6月10号左右,据说是2号平台在注水的时候压力过大把地层挤破了。造成原油外泄,有可能当时没有能及时发现。该油田所有的钻修井指令和数据由康菲石油负责拟定,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负责具体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康菲的钻井监督的指令操作。因此不排除作业设计/程序本身就有缺陷的可能。 2011年8月22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15米范围内发现10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中国海监船只和飞机在2011年8月19日巡航监视发现油田海域有3处油膜覆盖区域,油膜长度从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宽度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围达1.35平方公里。
发生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B、C平台已经停产,B平台附近已经安放了集油罩,C平台附近还有数艘船只正在进行油污清理工作。海面仍有肉眼可见的少量油膜覆盖,海面偶尔会冒出油花,仿佛海面上一个个“伤疤”。
2011年8月22日,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一行乘坐海监船只到蓬莱19-3油田B、C平台附近海域进行现场察看,并在船上召开了三场调查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农业部渔业局关于生态损害评估、渔业资源评估等情况汇报。
2013年2月1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经过排液泄压、维护治理等一系列整改措施,蓬莱19-3油田已恢复正常状态,具备正常作业的条件,国家海洋局同意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逐步实施恢复生产相关作业。

Ⅲ 2011年6月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的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致使渔民损失惨重,沿海岸滩养殖的扇贝、海

A、近年来,世界各地多有漏油事件发生,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当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故A说法错误;
B、由题干中信息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致使渔民损失惨重,沿海岸滩养殖的扇贝、海参、鱼虾大量死亡,可知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B说法正确;
C、由于石油通过沸点不同可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所以说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Ⅳ 在公益诉讼时,同一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可否提起一般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

可以,公益与私益,二者并行不悖。公益诉讼代表人不得代替直接受害人行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权;直接受害人提起的具有公益因素的环境私益诉讼属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范畴,同时,出于维护真正重要的环境公共利益的需要,公益诉讼代表人在获得直接受害人起诉通知或法院关于直接受害人提起诉讼的通知的情况下,可与直接受害人作为共同原告提起诉讼。


一、在公益诉讼代表人提起诉讼后,直接受害人能否起诉?

可以。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运作中,公益诉讼代表人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仅能提起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环境)之诉,在此情况下,直接受害人仍可以通过起诉向法院主张自己的环境侵害赔偿请求权。

具体到“康菲漏油事件”,由于受到损害的众多渔民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讲仍是私益,作为公益诉讼代表人的海洋局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仅能提起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生态环境)之诉,并不能代替众多受害渔民提起环境侵害损害赔偿之诉。在此情况下,众多受害渔民仍可通过起诉来实现自身的权利。

二、在直接受害人提起诉讼后,公益诉讼代表人能否起诉?

在直接受害人提起诉讼后,公益诉讼代表人能否起诉,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在直接受害人仅提出损害赔偿之诉(即仅为了保护私益而起诉)时,公益诉讼代表人为维护环境公益仍可就要求环境侵权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环境等提起诉讼。在此情况下,公益诉权与直接受害人的民事诉权独立并存。

第二,在承认直接受害人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情况下,若直接受害人提起具有公益因素的私益诉讼(即直接受害人除要求赔偿自身的损失,还要求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环境等),即环境受害人之诉或自利利他型环境公益诉讼时,则原则上公益诉讼代表人无须另行提起诉讼。

Ⅳ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简要概括渤海湾漏油事件的经过。不超过25个字。搜狐财经讯 国家海洋局2011年7

6月4日和1 7日先后接到报告,17天后方控制。(意对即可)

Ⅵ 康菲漏油事件概述

蓬莱19-3油田,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中,距山东省龙口市仅48海里。该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作业方为康菲中国,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6月,该油田B、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康菲石油对于事故原因及处理方式,颇多伪饰,由于通晓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没有严厉而有效的处理措施,康菲石油至今仍未见积极处理此事。

Ⅶ 求康菲漏油事件全经过

康菲漏油事件始末

19-3俩平台相继漏油

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不明来源少量油膜。

6月8日,康菲再次报告,在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的一条天然断层发现海底渗油。

6月12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确认溢油源自蓬莱19-3油田。

6月17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国海监22”船报告: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随后康菲报告,C平台在钻井作业期间发现油气气泡出现在海面,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该平台距B平台附近的海底渗油地点约两英里。康菲表示其通过打水泥塞,渗油在48小时内得到成功的控制。

康菲其后给予漏油事故原因的解释是:在其进行注水作业时,对油藏层施压激活了天然断层,导致原油从断层裂缝中溢出来。

责令停产 限期清污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媒体通报会,向社会公布渤海湾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相关情况。除发生事故的作业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现以外,海面已无明显漂油,840平方公里海水恶化成劣四类。

7月6日,康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渤海湾油田漏油事件进行说明。中海油作为合作方出席了本次会议。据康菲公司介绍,海底渗漏点已被全部堵住。

7月13日,国家海洋局指示康菲公司暂停B平台和C平台的生产作业。康菲表示,停产将导致康菲公司暂时减产每天约17,000 桶原油。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指令,这次停产将持续至渗油的风险完全排除后。

8月5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下发通知,要求康菲公司针对B平台的减压和弃井计划,制定专门的溢油应急处置预案报分局备案;同时要求康菲公司制定减压和弃井措施不力情况下彻底封堵溢油源的应对方案。

同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要求康菲8月31日前完成所有的封堵工作,并提交第三方对封堵效果的评估鉴定报告。

8月8,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再次向康菲公司下发通知,进一步要求确保8月31日前完成油污清理作业并提交第三方最终评估报告。

终于道歉 承诺负责

8月1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一家法律服务机构为主、多家法律服务机构为辅的法律服务团队代理渤海溢油索赔案。

8月19日,康菲石油首次发布公告表示道歉,并将承担相应责任。

8月19日,国家海洋局在蓬莱19-3油田海域发现3处油膜覆盖区域,油膜长度从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宽度约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围达1.35平方公里,总体呈现银灰色和彩虹色、局部呈兰/棕色。C平台附近海底油污清理现场海水环境受到石油类污染,石油类浓度较前几日有所升高。

8月20日,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认在C平台西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8月20日24时,渤海溢油索赔律师团队公开选聘报名截止时,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共收到全国各地49家律师事务所的报名材料。

8月24日,综合卫星、海监飞机、海监船舶监测信息显示,蓬莱19-3油田监测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类浓度较高。高值区主要位于C平台海底油污清理现场,平均浓度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湾漏油事件在北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发布会上向公众道歉,表示将对溢油事件负责。他同时表示,康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关赔偿的要求,如果收到要求,将“给予考虑”。

同日,司徒瑞还表示蓬莱19-3油田溢油原已被永久封堵,这一说法随即遭到广泛质疑。

油污未清 索赔开始

8月2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置情况视频通报会议。国家海洋局局长刘锡贵明确提出“两个彻底”和“两个切实”——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切实依法维护渔业渔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依法维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利益。

8月25日,康菲公司承认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发现新的油污(含油基泥浆)渗漏点,C平台附近先后共发现渗漏点16个。

8月26日,国家海洋局发出通知,再次催促康菲全面实现国家海洋局“两个彻底”的要求。

8月29日,康菲发表公告说,已在C平台周边海底清理出矿物油油基泥浆399立方米,或6月17日泄漏之矿物油油基泥浆总量的99%以上。

8月31日,据央视报道,目前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依旧有油花。据《经济参考报》透露,海监部门现场调查显示,日前16个新溢油点的产生,与康菲公司在渤海湾5个钻井平台的继续作业有关。若有关部门已获得充分证据,有可能责令康菲公司的蓬莱19-3油田7个钻井平台全面停止作业。

8月31日,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49家报名的律师事务所中,已初步选定了4家作为国家海洋局的法律服务团队,对康菲的索赔诉讼即将展开。

9月2日,康菲公司收到了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三停”的指令。即,在整个蓬莱19-3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作业。康菲中国介绍说,此次在渤海湾停止作业的231口井中,包括180口生产井和51口注水井。

9月6日,康菲宣布将设立一项关于蓬莱19-3油田事件的基金。9月18日,康菲又宣布要为专门处理渤海湾的环境问题设立第二项基金。“第一项基金是赔偿基金,第二项基金是环境基金。”

12月16日,康菲石油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对蓬莱19-3号油田钻井平台周围的水质进行了检测,还在海岸沿线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没有证据显示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今年6月份发生的漏油事故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2012年1月25日,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农业部、中海油总公司同时发布,康菲将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省、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

Ⅷ 谁能告诉我渤海湾漏油事件怎么处理的 为什么又没有动静了啊 现在快进入10月了 为什么还没有出来处理方案啊

对相关监管部门来说,除了督促和谴责,还可进一步调查蓬莱油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三同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有关部门也可以克服所谓“核算方法不明确”的不足,尽早匡算生态损失,代表国家提出生态损害赔偿;或者,协助渔民搜集受损证据,要求肇事者承担无过错民事责任;在刑法修正案(八)新鲜出炉的背景下,还可以考虑适用“污染环境罪”,向司法机关移送相关犯罪嫌疑人……把现有法律用好用足,有助于执法部门摆脱执法不严的诟病,维护国家机关的应有权威。

作为蓬莱油田的最大股东,中海油虽然不是“肇事方”,却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一方面,就漏油事故本身而言,中海油确应“强化监管职能”,以其专业能力尽到对康菲公司的约束、制衡之责,进而维护本国利益;另一方面,透过一起起安全事故,中海油也应反思其发展目标与监管技术能力的匹配,反思其“国际招标、引进外资”的开采模式,更好地承担央企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国际合作中更好发挥作用。

Ⅸ 康菲公司事件

在国家海洋局7月5日下午通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之前,媒体纷纷猜测此次漏油事件的发生时间,在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被网络披露后半个月内,媒体力图从多方“证实”并进行报道,但多方求证未果,此次溢油的准确时间、事故原因、溢油规模、分布面积和影响范围始终是迷雾一团,一些愤怒的网友和媒体将矛头指向了中海油。

蓬莱19-3是中国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康菲中国石油合作开发,作业方为康菲中国。

6月21日某网络微博最早爆出此次渗油事故,称“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引起网友和媒体的关注。但事故发生的半个月后,多家媒体联系中海油集团没有获得回复,一些网友指责中海油掩盖漏油信息,缺乏社会责任。甚至有媒体“列举了”中海油2007年以来的“瞒报”的漏油事件。

时隔半个月后,7月3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确认,该油田的渗漏在上个月的上旬就已出现,目前事故已基本处置完毕,整个泄漏污染海面只有200平方米。中海油“语焉不详”的回应没有给公众满意的答复,并把民众和媒体对整个事件的关注推向高潮。

有网友认为,海上油田发生渗漏不是企业可以“内部消化”的私事,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中海油没有权力“隐匿”事故达半个月之久,甚至是在国家海洋局公布监测结果,媒体公开报道“倒逼”之下,才勉为其难地披露一些有限信息。这样一味“捂”“堵”下去的结果,可能错失最佳的补救时间,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加剧对公共利益的伤害。再则,此举也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不负责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之规定,中海油有及时主动披露重大事件的义务。

7月5日下午有70多家境内外媒体、90多名记者参加了国家海洋局媒体通报会,国家海洋局15位官员集体亮相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海洋局通报显示,此次发生泄露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莱19-3油田B平台和C平台,首次发现时间分别为6月4日和6月17日。截至7月4日,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已基本完成了溢油影响范围、溢油对海水水质、沉积物影响评价工作。B平台采取减压措施后,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后,溢油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国家海洋局证实,根据相关法律,康菲公司对此次漏油事件承担全部责任,中海油对此事件不负责任。事已至此,该事件或可平息。但蓬莱漏油事件引发媒体和公众对央企社会责任的集体拷问却值得思索。

中海油的漏油事件,不单单是事关企业利益的私事,更是事关公众安全的大事。面对这类和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信息公开是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做的第一步。因为这已属于“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重要信息,需要企业乃至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公开,主动介入,主动发布。

Ⅹ 渤海湾漏油事件原因

2011年6月期间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这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康菲公司负责宣传的人士表示,康菲是作业方。

热点内容
两什么一条例 发布:2025-08-18 18:14:51 浏览:6
民诉法条例 发布:2025-08-18 17:55:00 浏览:899
动物之森条例 发布:2025-08-18 17:45:46 浏览:466
劳动法周末出差算加班吗 发布:2025-08-18 17:39:19 浏览:283
大一经济法怎么答 发布:2025-08-18 17:38:37 浏览:204
美国军队总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18 17:38:25 浏览:1
兴华书法官网 发布:2025-08-18 17:37:43 浏览:988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什么 发布:2025-08-18 17:17:19 浏览:314
内蒙古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2025-08-18 17:01:25 浏览: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旧对照 发布:2025-08-18 16:56:37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