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赔偿追诉时效

劳动法赔偿追诉时效

发布时间: 2022-03-02 15:40:04

1. 劳动法的双倍工资赔偿1年诉讼时效是怎么算的

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诉讼时效就应当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具体到本案而言,2016年11月合同结束后,你不能要求2015年12月之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因为已经超过仲裁时效,得不到法律支持。

(1)劳动法赔偿追诉时效扩展阅读:

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2. 关于年假补偿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你好,
关于年假补偿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三年,三年之内可以追偿。

3. 在劳动法中的所有纠纷,的追诉期的期限

一般起诉时间是2年

工伤的起诉时间是1年

如果 过了追诉期 只能 申诉

举证一般都是谁主张 谁举证 但是 劳动法 很多部分有明确规定 举证责任是倒置的

换句话说 用人单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付举证责任

4. 关于劳动法规定公司企业追究员工责任的时限

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答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5. 支付经济补偿金诉讼时效是几年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请求诉讼时效是三年。按照现行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按照《劳动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6. 劳动法辞退赔偿诉讼时效2015

用人单位解除劳来动关系自(辞退)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
3、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

7. 劳动法辞退赔偿追溯期限

您好,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8. 劳动法诉讼时效是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专裁的时效期间为属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8)劳动法赔偿追诉时效扩展阅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目的: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时间及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9. 支付经济补偿的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

请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按照现行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按照《劳动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10. 劳动法怎么解释诉讼时效的

劳动法没有规定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才对诉讼时效有规定。

热点内容
花都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6 16:42:54 浏览:362
婚姻法法以及解释 发布:2025-08-16 16:38:17 浏览:164
2016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 发布:2025-08-16 16:35:19 浏览:173
司法报法院 发布:2025-08-16 16:32:51 浏览:56
相邻权人行政法 发布:2025-08-16 16:26:53 浏览:568
最高法院对酒驾 发布:2025-08-16 16:26:50 浏览:647
刑事诉讼法银行查询 发布:2025-08-16 16:20:19 浏览:860
2016司法考试查询 发布:2025-08-16 16:01:09 浏览:71
温榆河法院 发布:2025-08-16 16:01:08 浏览:709
法律硕士结业证书有用么 发布:2025-08-16 16:00:26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