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员考民事诉讼法
A. 书记员考试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哪些
书记员到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进行复习?这也许是考生最关心的事了。此次考试内容为:笔试内容为综合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其中综合知识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常识判断等基本能力素质,法律基础知识考察考生的法律素养和实务。那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书记员考试中法律基础知识的备考要点。
一、考什么
此次书记员考试内容为法律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但书记员法律基础知识的考试题目与司法考试的难度相比,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相对简单,因此广大考生应找准定位进行复习。
法律基础知识除了我们熟悉的《宪法》、《民法》、《刑法》等之外,考生应多涉猎一些其他法律法规,比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继承法》、《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商标法》、《婚姻法》等。
对于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备考,不仅需要记忆知识点,更应注重理解实体法、程序法的核心考点,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民法、刑法、行政法,考查多以案例分析题目的形式进行。因此切记死记硬背,要在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一下关于法律的热点知识,比如与法律有关的节日或纪念日。
对法律知识要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做到不遗漏知识点、不偏离知识点,同时也要学会应对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综合应用。
B. 民事诉讼法中书记员的回避由谁决定
民事诉讼法中,书记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C. 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9条规定:书记员和执行员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
书记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D. 法院开庭只有书记员,开庭快结速时法官简单说一下违法吗
这种情况也并不违法,也属于一种形式,只要判决结果是公平公正的,就是可以的
E. 书记员可以收诉状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和《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要登记,开收条给原告;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F. 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书记员更换
法院采来取简易程序自审理的民事诉讼,只要审判员不进行更换即可,书记员是否更换,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审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 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