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09行政诉讼法自考
A.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同一本书
是一样的,看代码。自考的教材上面有注明自考的
B. 2011年4月自考科目
http://www.examda.com/zikao/anpai/20101214/122049685.html
这是湖南2011年4月自考科目安排,好像是没有。
C.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的复习重点谁有啊!谢谢啦
第21章重点
D.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09年7月自考习题答案去哪下
网上不可能有答案,这是违反安全法则的
E. 求法律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视频课件。 学点知识不容易啊,求大神好心人分享。
建议买自考通试卷配套自考书籍做题。视频不怎么管用。(本人经验之谈)
F. 湖北自考行政管理学,我一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了68分,但是现在变成了00261行政法学,是要重考吗
你这是遇上自考专业课程改革,正常的这种改革都会有一个前后课程替代表,版也就是说你之前的行政权法与诉讼法这么课程取消后,可以免考新计划的一门课程,两者学分差不多。具体替代关系不清楚,你可以联系自考办工作人员。
你不用去重考。当初用企业管理替代了物理(工),简单说你前面的课程考完就可以不用考新计划对应的课程,可以用旧课程的单科成绩去申请最后的毕业。
G. 2012年4月湖北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选择答案
行政诉讼法(06909)1-5CCDCB 6-10D?BAC 11-15CBDAB 16-20CADCA 21-25ADDAB 26-30DADAD 31AB 32AB 33AB 34BC 35 AC 36AB 37BC 38AC 39BD 40AB 41ABCDE 42BDE 43 AB 44ABCDE 45ABCDE 46. 行政诉讼是指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法定的程序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47. ? 48.行政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代理权限内,以当事人名义作为行政诉讼行为,以维护该当时人利益的行政诉讼参加人。49.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过程中,将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并作出裁判的活动。50.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资源协商,互相谅解,达成协议,并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后,结束执行程序的行为。 51. ?52.行政诉讼管辖的确定应当那个遵循的原则:(1)方便当事人、尤其是原告参加诉讼。(2)有利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3)均衡负担原则53.证据审查的标准:(1)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证据材料所反映的或者所证明的均为案件客观情况,不是主观臆测的。(2)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有内在的必然联系。(3)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行政诉讼证据必须是经合法程序,运用合法手段取得,而且符合法定形式。54.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即以何种标准判断国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一、主体要件。国家对一定范围内的主体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两类侵权行为的主体:(1)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中对外行使职权的职能机构,还包括劳教管理机关和监狱管理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二、侵权行为要件。国家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要件所要解决的是国家侵权行为主体的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这一要件包括两项内容:(1)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2)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违法。三、损害结果要件。赔偿是针对损害而言的,有损害即有赔偿,没有损害即无赔偿。行政赔偿也不例外。损害是指对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不利后果,只能具备某种性质的损害才引起行政赔偿:(1)损害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2)损害必须是针对合法权益而言,违法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不引起国家赔偿责任。四、因果关系要件。行政赔偿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可引起行政赔偿的损害结果必须为侵权行为主体的违法执行职务行为所造成,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国家才能对其承担赔偿责任。以上四项要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四个要件同时具备,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55.(1)人民法院应当对此案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6款的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本案中,市政府民政部门不按期发放抚恤金而且任意扣减,属于未依法发放抚恤金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人民法院对民政部门不依法发放抚恤金一案会作出履行判决,即判决民政部门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3)项的规定:“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根据《行诉法解释》第60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应当指定履行的期限,因情况特殊难以确定期限的除外。”(3) 公安局的理由不成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2款第(1)项的规定:“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市公安局的治安民警在已经听见孙佳呼救的情况下,完全知晓公民的人身权正在受到侵害,然而他们并没有下车制止,未履行保护的职责。“公安局辩称当时是下班时间,所以可以免责”的理由不充分。对具有应急职责的行政机关而言,工作人员实际上随时处于待命上岗状态,如公安民警等。所以公安局的理由不能成立。公安局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不仅可诉,而且必将在诉讼中败诉。
H.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科自考科目如何复习能及格
首先要弄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调整的对象、关系、范围及其名词概念。再就是熟悉这二部法的条款,再看一些案例就可以了。
I. 江苏省自学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0年7月增考试卷以及答案
你认为真的有神仙呀!!
我有重点资料你要不?
[email protected]有需要快发消息给我,
简答题
1.简述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1)有法定依据;3)违法事实确凿;4)较小数额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2)所谓较小数额的罚款,是指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的罚款;
2.简述行政征收的作用?
1)行政征收是国家实现其管理职能,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保障;
2)行政征收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具有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3)行政征收属于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别,公平负担,协调各种利益团体和各阶层的利益;
3.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1)行政合同属于一种双方行政行为;
2)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优益权;
4)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或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履行行政合同发生的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有关规则,通过行政法上的救济途径(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予以解决。
4.简述行政机关的特征?
1)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实行领导——从属制;
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的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5.简述我国关于公务员辞退的法定情形。
1)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2)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其考核等次连续2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3)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
4)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其工作,本人拒绝对其的合理安排;
5)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
注意:公务员被辞退,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待业保险。
6.简述行政诉讼起诉被受理的条件?
1)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有明确的被告;这一条要求,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必须具体清楚地向法院表明控告谁,即被诉行为是由哪个行政主体作出的。
7.简述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被授权组织:
1)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2)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3)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8.简述行政许可在现代国家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发展民族经济,保持国内市场的稳定;
2)消除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因素,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3)保护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制止不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
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协调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5)保护并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国力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避免资源、财力及人力的浪费;
9.简述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1)促进行政民主;5)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行为的效率取决于——行政方式的适当选择、环节的合理安排、过程的科学组合,以保证行政机关活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大都与制度不完备、程序不健全有关;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给失职与滥用职权留有余地,从而起到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作用。
4)监督与控制行政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行政程序法使行政程序成为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B:行政程序法是杜绝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政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10.简述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1)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管理的对象;
2)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11.简述代执行和执行罚的特点?
(一)代执行的特点:
1)对象是行政行为所确立的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有法律根据或者有合法的行政行为存在,而法定义务人不履行其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这是代执行的实施前提。
3)代执行的主体必须是行政强制执行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所指定的第三人可以成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
(二)执行罚的特点:
1)一般只适用于不作为义务和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
2)执行罚的数额从义务主体应履行义务之日起,按日数计算,并可反复适用;
3)执行罚的数额必须由法律、法规明文作出规定,执行机关只能依法实施,无裁量余地;
12.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1)由法定的行政主体进行;
2)行政复议按照特定行政程序进行;
3)是一种行政裁判行为;5)依申请的行为;
4)行政复议同时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13.简述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须符合的条件?
1)赔偿是法律规定的;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2)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3)国家负责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4)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
14.简述可诉性行政行为的特征。根据《行政诉讼法》,可诉性行政行为:
1)是具有司法审查必要性的行为。
2)是与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有关的行为;
3)是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实际影响的行为;
4)是在现实情况下有司法审查可能性的行为;
5)是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15.简述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特点。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2)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3)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基础是对行政决定法律适用的审查;
16.简述被授权组织的条件?
1)相应组织应与所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
2)对于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被授权的组织还应具备某些特别条件;
3)相应组织应具备所授权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4)相应行政组织应具备了解和掌握与所行使行政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支持的工作人员;
17.简述行政行为的涵义和特征。
(1)特征:
A:服务性;B:裁量权;C:单方性;D:强制性;E:从属法律性;
(2)涵义: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1)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即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即行政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
3)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即行政主体的相应行为能对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对行政相对人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18.简述管辖权移转与移送管辖的区别。
1)管辖权转移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移送管辖无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
2)管辖权的转移发生于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级别管辖的一种变通形式;移送管辖一般发生于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是地域管辖的一种补充形式。
3)管辖权的转移是指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将案件管辖移交给原本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使其获得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而移送管辖是指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把已经受理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行政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
19.简述行政处罚的特征?(体现了强烈的制裁性和惩戒性)
1)行政处罚的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2)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政主体行使。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和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者其他权益的限制或剥夺,或者对其科以新的义务。
20.简述行政裁决的特征。
1)行政裁决具有不可变更力;
2)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
3)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裁决程序通常依当事人的申请开始,以协商或调解为前置;
5)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是民事性质的,且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这是行政裁决的前提;对行政裁决不服,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1.简述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1)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复议范围和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5)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2.简述行政诉讼被告资格。
1)必须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
2)必须具有行政诉讼权利能力,并以自己的名义应诉;
3)必须事实了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23.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政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的特征有: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一般禁止;
3)行政许可是收益性行政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和资格的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或影响秩序的因素,确保财政收入;
5)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并应以正规的文书、格式、日期、印章等形式予以批准、认可和证明,必要时还应附加相应的辅助性文件。
24.简述行政诉讼被告的特征。
1)被告必须是经原起诉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如果没有被诉则不成为被告;
2)被告与原告处于对抗地位;一方面,没有原告就没有被告,但同时,被告与原告又因相互抗辩、对立面存在;
3)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即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
25.简述行政给付的一般程序。
(1)定期性发放的行政给付:
1)通常应当由给付对象本人或所在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2)主管行政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审查、评定等级,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技术专家或专门部门的鉴定,以确定标准,然后再定期(按月或年)发给。
(2)一次性发放的行政给付:通常由给付对象提出申请,主管行政机关予以审查核实,然后按照法律、法规或规章所确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
(3)临时性发放的行政给付:
1)有的由给付对象提出申请,有的则由基层组织确定给付对象;或者经有关基层组织发给给付对象。
2)不同形式的行政给付程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程序规则,主要有:
A:申请程序;B:审查程序;C:批准程序;D:实施程序;
3)在这些程序中,一般都要书面形式,如果行政给付的标的为一定的财物,具体的给付还应有一定的物品发放登记程序。
26.简述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
1)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不得进行执行和解;
2)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3)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法定性;
4)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
5)行政相对人不履行的义务,是适用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
27.简述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
1)证明对象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行政诉讼的被告在证明活动中负有特别的法律义务;
28.简述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1)行政管理关系;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
29.简述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1)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2)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3)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4)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5)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没有依法发放的;
6)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措施决定不服的;
7)对行政机关作出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决定不服;
8)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9)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10)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的,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1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30.简述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1)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如果不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只能是“诉讼代理人”。
2)与行政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他们与案件结果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
3)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法院的裁判是针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当事人必须服从;受法院裁判拘束意味着诉讼的法律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J. 2016年10月湖南自考本科经济法学专业要考多少门课程
经济法学(独立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30107
0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必考 2
0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必考 4
03 00015 英语(二) 1选考 14
04 00167 劳动法 0必考 4
05 00169 房地产法 0必考 3
06 009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1选考 5
07 06909 行政诉讼法 1选考 5
08 07944 经济法学原理 0必考 7
09 07945 企业与公司法学 0必考 7
10 07946 税法原理 0必考 7
11 07947 金融法概论 0必考 6
12 07948 环境法学 0必考 7
13 00996 电子商务法概论 1选考 6
14 06917 仲裁法 1选考 4 免试英语(二)
15 06911 国家赔偿法 1选考 3 免试英语(二)
16 0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 1选考 2
17 00249 国际私法 1选考 4
18 00258 保险法 1选考 3
19 10301 经济法毕业论文 0必考 0
S1 0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 0必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