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单位条款与劳动法冲突

单位条款与劳动法冲突

发布时间: 2022-03-03 20:56:45

① 劳动规章纪律与劳动法冲突问题

1、规章制抄度一定要你们签袭字了才产生法律效力的,或者通过工会和职工代表签字
2、三次违纪开除是可以的。只要你们同意就可以的,
3、罚钱是有标准的,不能乱罚的,上海这边是不能罚超过工资总额20%。罚 了之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合法是只要程序合法就可以了。这个上面并没有说不支付工资,不缴纳社保之类的,所以只要你签字了。估计还是可以成立的。
没明白啊,公司违规。,公司违规只会造成行政处罚,比如劳动监察对于公司的罚款, 你们没啥的。故意违纪?你违反纪律他就罚钱。3次开除。只要规章制度你签字了。他根据制度做出处罚也是可以的。连侥幸都没得哦

② 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与劳动法有差别的时候以哪个为主

你好,我们在做任何协议、合同都要遵循法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只有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充分地受到法律保护。那么,当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和劳动法相违背时,当然是违反劳动法,即便是双方自愿约定好的也不应受到法律保护,是没有法律效率的(也就是说,违反劳动法的条款是无效的)。

③ 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里面的条款与劳动法里面规定的条款相违背,以什么为准

1、约定5年的竞抄业限制期限违法。

2、不知你是否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者掌握公司商业秘密的人员,如果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约定不超过2年的竞业限制期限和约定违约金,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支付员工经济补偿,如果公司不支付,员工无需遵守竞业限制协议。
如果违约金远远高于了正常数额,按照《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二)显失公平。……”《民通意见》第72条“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属于可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知你在公司获得的总收入是多少,超过总收入30%,应该可以法律裁定违约金额过高,显失公平。

3、如果你不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者掌握公司商业秘密的人员,公司与你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期限违法,此条款无效(不是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供你参考

④ 保密协议条款是否有效与新版劳动法冲突

此条款为保密协议中的竞业禁止条款,可以这样约定,但同时需要约定按月支付的经济补偿,一般认为未约定经济补偿的竞业禁止条款是无效的。你可以跟单位明确一下,如果你离职后履行该条款单位每月支付多少经济补偿,如果单位说不支付经济补偿,最好请单位在相应条款上注明一下。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⑤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两部法律冲突怎么办

原则:《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的普通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特别法,特别法有规定的按特别法。
但是此情况需具体分析。
因刘小姐签合同时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故按劳动法执行,故假设明年5月刘小姐要求辞职,需要付违约金。(从旧原则)
请明白,如果一个新法的实施将否定从前的所有将天下大乱。所有法律除刑法中为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规定有从轻原则,其他都是按原时间点法律处理问题的。否则,你想如果按当时的法律大家签个劳动合同,现在有新的了,比如对劳动者有利,那就用新法,那资方的权利谁保证那?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要保护以后的事情。
"请问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按劳动法签订合同关于违约金的约定合法吗?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效条款?"
合法,是有效条款。
注意,劳动法对违约金的范围等有具体规定,如违反那些规定将无效!!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3条用人单位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支付和劳动者违约时培训费的赔偿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但约定劳动者违约时负担的培训费和赔偿金的标准不得违反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等有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但需注意:在1月1日前签的合同按劳动法规定

⑥ 用人单位的合同里多处和劳动合同法冲突,此合同是否有效

此合同属于部分条款无效合同,就你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1、违约金,公司购买美国设备,即使美国公司有培训义务,并不影响公司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承担的违约金。很浅显的道理,设备的价格是包含培训义务的。
劳动者需要承担的违约金,为尚未履行时间用人单位有票证证明的因培训产生直接费用。
2、用人单位扣留毕业证违法,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和处罚,涉及你本人的只是退还。
3、竞业限制不得超过两年,并给予经济补偿。合同中限制期限五年不符合法律规定,应改为两年;没有约定经济补偿金,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规定,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应当按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
如果你支付了违约金后,公司要求进行竞业限制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4、合同中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部分无效,应当改按法律规定执行。
违约金你是应当按照实际支出承担的,毕业证必须退还的。

⑦ 劳动合同法与现行法律、政策中的条款冲突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效力同等。但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如果某些条款有冲突,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与现行的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政策相比,前者的效力更高,因此如果某些条款有冲突的地方,应以劳动合同法为准。

⑧ 现行合同条款与新劳动法抵触的,新法执行后是否应作废例如违约金问题.

中国法律的原则是从旧原则。以前签订的合同不适用新劳动法。但是不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按照新劳动法重新签。

⑨ 公司的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法有冲突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违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条,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⑩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冲突的地方以什么为准

与劳动合同法冲突的以劳动合同法为准是指08年之后新签的合同优先适用劳动合内同法,08年之前订立的合同容只要不与当时的法律(主要是劳动法)抵触就继续履行,即使某些条款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也就是说原定的违约金条款继续有效。劳动合同法对施行之前订立的合同不具有追溯力(97条规定经济补偿属例外条款,有追溯力)。

热点内容
法学院柯以 发布:2025-08-16 03:42:16 浏览:945
法官自查报告 发布:2025-08-16 03:40:24 浏览:486
元阳法院 发布:2025-08-16 03:36:25 浏览:152
司法部杜伟 发布:2025-08-16 03:29:44 浏览:449
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发布:2025-08-16 03:04:35 浏览:888
劳动法职工奖惩 发布:2025-08-16 02:49:38 浏览:285
道德经门事件 发布:2025-08-16 02:43:25 浏览:737
强力金融法学 发布:2025-08-16 02:34:22 浏览:852
导火新闻线行政法知识 发布:2025-08-16 02:28:41 浏览:346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经济法 发布:2025-08-16 02:14:36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