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政诉讼法教授
1.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内、法人和其他容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从而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http://tieba..com/p/4336007044详细可在这里查询或咨问。
2. 行政诉讼法案例
1.行政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所以他有权提起诉讼。理由并不是他是不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而是他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
2.行政复议决定直接针对的虽然不是蔡某但是却涉及到蔡某的利益,因而他也有权提起诉讼。对于这一点,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三条有明确规定。所以前面二位的答案是错的。
3.当事人死亡的,法律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是其近亲属。行政诉讼法二十四条明确规定。
具体理由见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
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哪个老师讲得好
推荐徐金桂老师。徐老师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司法考试辅导专家。版理论功底深厚,深谙考试权规律。授课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针对性极强。擅长比较、总结行政法各部分相关理论、知识点,强调将法理、法条与案例有机结合,帮助学员深刻领会行政法精神,切实掌握考试要决,提高应试能力。徐老师应邀每年都在中法网学校进行授课培训,喜欢听他的课程的学员可以登录网站了解。
4.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哪个老师讲得好
各有优缺点。
万国的我不知道。
我觉得:xx针的王旭,适合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专会有很大提高。属x合的林鸿潮,风趣幽默,在学员有一定的基础上,会学的更加牢固,口诀也是让人过目不忘,适合应付司法考试:备案找上级,人大不备案,比准当备案,规章有例外。
5. 河海大学邢鸿飞
性别
男
籍贯
江苏高淳
出生年份
1963年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专业
法学
研究方向
1.行政法学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公用事业法研究
4.国际河流法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水利学会水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法学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法学会理事
江苏省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
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社会兼职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咨询员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咨询员
江苏省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
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
南京市政府法制法律咨询委员会成员
南京市中级法院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
学术经历
1984年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
1984年至1997年,南京大学任教,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系系主任
1997年迄今,河海大学任教
1999年,晋升教授
历任河海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
现任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
荣誉称号
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的学术论文《水权及相关范畴研究》荣获“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2000年,荣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科研情况
出版《官僚与官僚制》、《行政法学》、《中国现行法制探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原理》、《行政诉讼的程序与方法》、《公用事业法原论》、《高校行政法治论》等学术著作。
主编、参编《行政诉讼法学》、《新编行政法实务指南》、《行政管理学》、《法学教程》、《法学概论》等教材。
在《中国法学》、《法学》、《江海学刊》等主流期刊(CSSCI期刊源)发表《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契约性》、《试论行政契约的分类及形式》、《论行政契约缔结与履行的特殊规则》、《行政合同的制度分析》、《行政合同在BOT项目中的运用及其法律保障》、《论行政程序立法中的三组关系》、《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论行政相对人》、《论行政集团诉讼》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独立承担、主持“市场经济中的行政合同研究”、“水权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水行政执法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中西官制与文化比较研究”、“城市垃圾处理BOT项目中的行政合同及特许经营权研究”、“城市拆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水权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行政应对措施法律问题研究”、“江苏法律援助机制与工作研究”、“高校的行政主体地位及其教育管理中的公权与私权关系研究”、“南京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立法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条例立法研究”、“国际河流法律问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主讲课程
硕士生课程:
1.行政法学
2.行政诉讼法学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培养硕士 人,正在培养博士 人
联系方式
电话:025-83787291,025-83787295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 河海大学法学院
邮政编码:21009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其它说明
6. 新《行政诉讼法》规定
新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 规章)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 规章 )进行审查
7.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主讲老师是谁
《行政法来与行政诉讼法》课程自主讲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咨询监督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规划咨询小组成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海关与外汇法律研究所秘书长等。
8. 学习行政诉讼法的体会
第一,法律至上原则。
在依法行政中,法律至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最高规范。
2.依法行政规则。政府的依法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法律没有规定时,行政机关无权像公民那样自由地活动。
3.合法性规则。行政行为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设定。
4.保证实施原则,行政机关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保证法律的实施。行政机关的职责是执行和实施法律,对于行政机关来说,不仅有消极的义务遵守法律,而且有积极的义务采取行动,保证法律的实施。
第二,正当程序原则。
程序是实体的保障。没有正当程序的规范,行政法治要求的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因此,行政法治对法律至上的要求必然要通过正当程序来实现。
第三,
公平救济原则。依法行政意味着行政相对人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法律渠道纠正行政侵权行为,也就是必须存在公平有效的行政救济。
9. 行政诉讼法常识: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内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容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