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劳动法维权
㈠ 中职学生学习劳动法培养法律意识重要性是什么
培养法律思维,用法律思维更加系统全面和逻辑性地看待人事物,对于社会层次而言版,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对于权中职生层次而言,有利于中职生今后走上社会从事工作好不被侵害,因为初入社会者是社会中的弱者,跟青少年一样,需要被法律保护。
㈡ 劳动法维权
1、如果公司以撤店原因解除职工,应该有经济补偿,可以争取赔偿(2倍与经济补偿)。因为单位违返合同关于工作地点的约定
2、要证明是否加班、加班时间。几个人共同作证,工资条是否有加班费?有的可以作证。单位应负举证责任,如果单位不能证明没有加班,就将付举证不能的后果
3、违法
4、违返,
没有缴纳保险或克扣工资,职工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并可要求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㈢ 学生劳动纠纷
同学,首先你要清楚下面几点:1、你是在校学生,而且与公司之间签订的是实习协议(尽管当初对方承诺转正而不是实习,这个等会儿再说),不在《劳动法》所规定的的劳动关系范围内,双方之间是劳务合同关系。2、关于劳务合同,在公司破产时双方的劳务合同即终止,公司没有义务支付经济补偿金。3、“上班2个月我签署了转正申请书,正式转正,福利待遇和其他同事一样,但是没有给我缴纳五险一金,”转正申请书仅仅是申请书,你需要确认申请书是否有公司签字、盖章等能够证明转正成功的的材料并保留。
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从2个方面入手开始维权:1、研究合同具体内容,公司承诺的各类待遇是否在部门解散前全部如实履行。如果没有,可以要求相应赔偿。2、仔细回忆签署合同时公司关于转正的叙述内容,或者后期工作过程中可以证明或者默认你是转正员工的相关材料,如果有相关的书面材料、语音记录最好,可以以此作为依据,认为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欺骗劳动者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应赔偿。
另外,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适用雇佣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可以通过雇佣关系予以保护,你可以尝试拨打12333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热线(比较麻烦的方式),或者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给你与正式员工相同待遇的赔偿金。
友情提示,现在法律对于大学生兼职相关法律保护并不完善,很多无良商家会利用漏洞招收大学生兼职,关于大学生兼职收入纠纷案件数不胜数,希望你以后在兼职过程中提前了解合同内容,多了解合同法、劳动法、民法中关于劳务关系的内容,避免与对方扯皮。
㈣ 关于劳动法,如何维权
合同有约定发放补偿金额,公司就应该按时发放。因为广州分公司倒闭了专,补偿金额应向深圳属工厂主张。2011年8月分公司倒闭,劳动合同因有法定理由自然解除,可请求分公司的总公司主张经济补偿金。此外,调回深圳工作,也应该在工作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㈤ 劳动法如何规定,本人如何维权
1、劳动合复同法 37条,劳动制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5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劳动法 72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3、根据上述规定,【1】你解除劳动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2】用人单位应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3】劳动者工资应足额及时发放。上述意见供参考
㈥ 中专实习生是否受劳动法合法保护
您好,来如果是学源生到工厂实习的话,不受劳动法调整,所以无需签订劳动合同。
理论依据: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法只调整因就业而形成的劳动关系。目前所谓的学生打工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一类是勤工俭学。前一类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后一类也只是学习之余的一种补充,其
目的一是接触社会,二是补贴家用,绝不可能将其视为就业。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适用劳动法的可能性。
㈦ 劳动法 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6月29日
第八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一、概念
强迫职工劳动罪(刑法第244条),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又侵犯国家劳动管理制度。劳动者作为公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已为我国宪法所明定。所谓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以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所谓国家劳动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劳动法》及其系列配套规章的规定,依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包括用人单位)不得侵害。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1、有违反劳动管理法规的行为。所谓违反劳动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或者其他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如违反劳动法第38条关于“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的规定;第41条关于“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要求,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第42条关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41条规定的限制:(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规定等等。如果没有违反劳动管理法规,而是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依规不准职工擅自离开劳动、居住区域,不准外出,不准接触他人的,则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2、采用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职工进行劳动。所谓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方法,是指采取监视、禁止出入等方法而将职工限制在一定的场所、区域内劳动。为了达到限制职工人身自由的目的,其他可能使用暴力、胁迫的方法,如施以伤害或以杀害、伤害进行威胁等,但这必须是为了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否则,即使采取了暴力、威胁的行为,但不是为了限制其人身自由而强迫其劳动,亦不能以本罪论处。还应指出,有的甚至是将被害人禁闭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内劳动,已超出限制人身自由的范围达到了剥夺人身自由的程度,此时,又触犯了非法拘禁罪,对之应当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择一重罪处理。所谓强迫职工劳动,是指违背职工的意志,迫使其进行劳动。至于劳动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则不影响本罪成立。
3、本罪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必要。虽有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但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亦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长时间无偿强迫他人劳动的;强迫多人无偿劳动的;因强迫劳动致使发生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的;采用暴力、胁迫、侮辱等手段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情节恶劣的;等等。对于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经批评教育即能纠正,并取得职工谅解的,宜不以犯罪论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所谓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包括: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所谓企业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如工厂、农场、公司等。在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乡镇企业、合伙企业等都是企业。有学者将用人单位限定为法人,此与立法相违背。我国劳动法第2条将用人单位定为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企业与企业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除包括企业法人外,还包括一些非法人企业,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企业法人以领取并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公示方法,而非法人企业以领取并持有《营业执照》。为公示方法,但无论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还是持有“营业执照”,均为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所谓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7个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根据劳动法第2条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此规定,劳动部于1995年8月11日发布《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应当视为用人单位。
4、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因此,与这些人形成劳动关系的单位,不能作为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犯本罪,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会产生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危害后果,但仍决意为之。其目的则是为了强迫职工劳动。如果不是出于强迫职工劳动,而是为了其他诸如逼迫他人与己结婚、索付债务等目的,即便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亦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一般是为了贪利,追求经济利益,但也不排除可以出于其他动机,如报复、惩罚等。动机如何,不会影响本罪成立。
如果情节严重的我建议你还是用法律手段保护下自己比较好
现在就是有太多人怕没有工作而忍气吞声遭受欺压 所以导致这些用人单位越来越胆大 不能再让他们为虎作伥了
如果你是在有座位的情况下 还被要求站着工作的话 应该是属于体罚员工 侵犯了公民人身权
㈧ 维权劳动法!
可以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月,需要支付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但是需要劳动者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入职时间以及事实劳动关系证据。
㈨ 劳动法怎么规定怎么维权
你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三年,前两年公司没有给签劳动合同也某有交五险一金,属于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公司补齐五险一金,具体方式方法可以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㈩ 如何用劳动法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版超过一个月不权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