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武汉大学行政法教授

武汉大学行政法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4-02 20:38:14

㈠ 李傲是谁

不是台湾的李敖写的……但也很好,都是人生哲理,亲切睿智,适合受挫的人看

㈡ 本人今年25,男性,没对象,打算报2013的研究生,武汉大学的行政法,不知这个专业的就业情景怎么样

你要是不考,那就一辈子都呆在你现在的这个职位,没什么太大潜力,这点你肯定也看专到了,否则不属会萌生考研的心思。

武大法律很好的,排名也很前,读出来当然不错。你现在的主要问题可能就是客观牵制因素有些多了,读研的话,全日制的再去兼职很辛苦,但也并非没可能。这个社会其实只要你有颗愿意努力的决心,有毅力,大多数事都能干成的。
我支持你去考,再苦再累再难熬,等你读出来,一定比就这么在农村中学教书好无数倍。

㈢ 李傲的个人简介

1987-1991, 就读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1991-1995,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1995-1998,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硕士研究生;
2001-2007,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1年4月--2001年6月,美国宾州大学、天普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9月--2001年10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
2002年9月--2003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2002年10月--2002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妇联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教研室主任、诊所法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行政诉讼部部长 论文类:
1.《未型式化行政行为初探》,1999年期1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学》转载。
2.《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全文转载。
3.《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从对深圳政务公开实施状况的调查谈起》,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
4.《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
5.《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
6.《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7.《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求索》2004年第4期。
8.《谁来唱主角-也谈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0期。
9.《事实调查-被法学教育遗忘的领域》,载《环球法律译评》2005年第2期。
10.《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1.《法官引领下的印度公益诉讼制度》,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4期。
12.《法律领域中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载《光明日报》2010年6月29日第11版。
著作类:
1.《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参编)
2.《实用法律应用文写作》,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编)
3.《行政诉讼法教学辅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编)
4.《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合作翻译)
5.《如何申请国家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合著)
6.《互动教学法-诊所式的法律教育》,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独著)
7.《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经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主编)
8.《中国性别平等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9.《法律诊所实训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
10.《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1.法律教育改革与诊所式教学,2002年--2003年,国际教育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个人专著《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与访谈项目,2002年,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成果:《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载于《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于《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3.法学教育改革与实习制度,国际福特基金会资助,2002年。项目成果:《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载于《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于《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于《求索》2004年第4期。
4.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2004年--2005年,美国雅礼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主编《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出版社2005年拟出版。
5.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200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㈣ 宪法行政法专业哪个学校厉害研究生好考不

学校厉害来与否关键看是否有自名师执教,考研容易与否要看自身实力与报考该校人数的多少
1、北京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基地,是我国公法研究的重镇,拥有一大批杰出的公法知名学者。如张千帆(宪法),姜明安(行政法)
2、中国人民大学 韩大元与胡锦光两名教授在宪法学界也算“九五之尊”了。
3、武汉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基本上在全国也位列三甲了。
4、浙江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专业是该校法学院最好的专业,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如胡建淼(国内知名行政法学者)、林来梵(国内著名宪法学者、规范宪法的倡导者)、章建生等。

㈤ 武汉大学法学院柳正权教授怎么样

柳正权

教授

基本情况

男,汉族,1963年生,湖北钟祥人。1980年在钟祥市参加工作,1998年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元月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考察学习法律的诊所教育方法。2000年7月赴泰国参加亚洲正当程序研讨会2001年8月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中国内地、香港法律交流活动。

教育背景

1983年至1986年,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本科;

1995年至1998年,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

2002年至,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史、中国刑法文化、中国法律文化心理

学术兼职

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律史教研室主任

代表性论文

1、《中西传统契约之比较》,《国际司法与比较法所刊》法律出版社,1999;

2、《法制现代化成本分析》,《法律科学》2000年第六期;

3、《中国法制史世纪回眸》,《法学评论》,2001;

4、《大禹治水与中国传统行政法起源及特质研究》,《珞珈法学论坛》2009年。

代表性著作

1、《中国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参编;

2、《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参编。

荣誉奖项

2002年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

2001、2003年二次被武汉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政治导师

2003年被武汉大学法学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作为教学项目主持人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04年获得本科教学质量奖

005年作为教学项目主持人获湖北省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西部法治论三等奖;2008作为教学项目第二主持人年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009年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工作者荣誉;2009年获湖北省依法治省征文三等奖;2010年获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㈥ 李傲最成功的作品

李傲
开放分类: 教育、人物、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性别 女
民族 回族
学历
本科 1987-1991, 就读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硕士 1995-1998,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硕士研究生
博士 1998-至今,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1987-1991, 就读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1991-1995,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3.1995-1998,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硕士研究生;
4.1998-至今,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研究生。
出国访问:
2001年4月?2001年6月,美国宾州大学、天普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9月?2001年10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
2002年9月?2003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2002年10月?2002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诊所教研室主任,诊所法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所开课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法律诊所(本科)、比较行政诉讼法(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比较行政诉讼法、宪法与公民权、反性别歧视。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类:
1.《未型式化行政行为初探》,1999年期1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学》转载。
2.《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载于《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全文转载。
3.《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从对深圳政务公开实施状况的调查谈起》,载于《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
4.《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2003年第6期《法学杂志》。
5.《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于《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
6.《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于《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7.《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于《求索》2004年第4期。
8.《谁来唱主角?也谈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0期。
9.《事实调查?被法学教育遗忘的领域》,载《环球法律译评》,2005年第2期。
◆ 著作类:
1.《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2002年版,法律出版社。--参编
2.《实用法律应用文写作》,2000年版,湖北辞书出版社。--副主编
3.《行政诉讼法教学辅导》,2000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参编
4.《诊所式法律教育》,2002年版,法律出版社。--合作翻译。
5.《如何申请国家赔偿》,2004年版,人民法院出版社。--合著
6.《互动教学法?诊所式的法律教育》, 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个人专著
7.《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经验》,2005年版,法律出版社--主编
◆ 个人项目:
1.法律教育改革与诊所式教学,2002年?2003年,国际教育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个人专著《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与访谈项目,2002年,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成果:《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载于《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于《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3.法学教育改革与实习制度,国际福特基金会资助,2002年。项目成果:《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载于《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于《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于《求索》2004年第4期。
4.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2004年?2005年,美国雅礼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主编《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出版社2005年拟出版。
5.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200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㈦ 比较行政法的作者简介

王名扬,当代著名行政法学专家,中田政法大学教授。1916年生于湖南衡阳县,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攻读法学,1940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师从当时的行政法学权威、留美博士张汇文攻读行政学和行政法学研究生。1946年考取最后一批国民党政府的公派留学生,前往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1953年以出色的表现获得巴黎大学行政法学博士学位。1958年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被分配进北京政法学院。1963年,王名扬被调到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法语。1983年重新回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英国行政法》、《美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等。

㈧ 秦前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前红,男,抄1964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仙袭桃市,法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宪政与法治国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宪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首席行政复议专家、武汉大学校长法律顾问等社会职务。同时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2006年香港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㈨ 刘茂林的个人经历

1980.09-1984.07 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4.09-1987.07 中南政法学院宪法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5.09-2010.12 在职申请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学位,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7.07—今 原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
其中:
1995.03-1998.03 中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副处级)
1997年至今多次到瑞士、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访问和讲学。
1998.03-1998.06 中南政法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副处级)
1998.06-2000.05 中南政法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兼港澳台办主任(正处级)
1998.12 晋升中南政法学院教授
2000.05-2001.0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正处级)
2001.09-2003.0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兼法学院副院长(正处级)
2003.05-2007.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正处级)
2007.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正处级)
2012年10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2015年08月31日,拟任省属高校校长。
2015年09月22日,湖北警官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㈩ 武汉大学法学导师情况

我来回答,10月2日 19:39 北京大学与人民大学是招收法律硕士的重要院校,不但招生人数在全国位于前两位,而且其学术实力与师资力量也在中国大陆名列前茅.因此,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两所名校,我将在今后分几次介绍两校,并进行对比。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报考
一. 博士生导师
1. 法理学:
北大:巩献田 罗玉中 周旺生 朱苏力
人大:孙国华 吕世伦 朱景文 朱力宇
2. 法制史:
北大:贺卫方 武树臣 张建国 李贵连
人大:曾宪义 郑定 叶秋华 赵晓耕
3. 宪法与行政法:
北大:罗豪才 袁曙宏 姜明安 应松年
人大:许崇德 韩大元 胡锦光 杨建顺
4. 刑法:
北大:陈兴良 郭自力 刘守芬 王世洲 张玉镶 周振想 储槐植
人大:高铭暄 王作富 赵秉志 卢建平 韩玉胜 黄京平 谢望原 何家弘
5. 民商:
北大:刘凯湘 钱明星 尹田
人大:赵中孚 杨大文 王利明 杨立新 龙翼飞 叶林
6. 知识产权:
北大:郑胜利
人大:刘春田 郭禾
7. 诉讼法:
北大:陈瑞华 汪建成 潘剑峰
人大:江伟 程荣斌 陈卫东 王新清 甄贞
8. 经济法
北大:刘剑文 刘瑞复 张守文
人大:刘文华 史际春 徐孟洲 吴宏伟
9. 国际法
北大:白贵梅 龚刃韧 饶戈平 邵景春 吴志攀
人大:董安生 赵秀文 郭寿康
10. 环境资源法
北大:金瑞林
人大:周珂

评述:从博士生导师的分布情况上,可以看出人大在民法与刑法上占据优势,赵秉志与王利明是代表性人物。而北大在法理与宪法行政法 国际法上有一定的优势 (仅代表个人意见)

二. 报考与录取
1. 北大:此次北大共有2400人报名,共招收305人,前180名在本部学习,后125名在深圳分校学习
(1) 北大复试人数为321人,淘汰者为复试笔试加口试成绩总和不及格,英语口语考试为参考成绩,不记入最后录取分数
(2) 复试分数线:330 55 55 90 。复试分数所占比重为= 初试成绩*14%+复试成绩*30%
(3) 学费为43000元,不管住宿,没有研究生补助金
(4) 学制三年,必须全脱产学习
(5) 深圳分院:学费 66000,三年补助金为36000,前十名为36000+6000 不包住宿
(6) 教学方式:为双导师制,校内一名加校外一名
(7) 奖学金为1万元/学年
2. 人大:
(1) 此次人大共有3400人报名,共招收360人,全部在北京学习,前二十五名为公费
(2) 人大的复试人数为407人,
(3) 复试分数线:325 55 55 90 —— 西部委培生可以降五分录取(原来的分数线为330 55 55 90 ,但复试人数只有308人,不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20%的复试人数的要求,后进行降分扩招,人大最初将分数定为330是因为人大法学院师资力量在全国是最雄厚的,但是在历年的分数线上都是五所院校中最低的,这样很难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故今年与北大看齐,但最终并没有坚持,但在官方资料中分数线仍称为330,我想这大概是一个面子问题)
(4) 学费:39000,本来定为46000 元,但由于在招生简章上并没有注明学费,在录取时突然告知考生为46000,遭到人大法硕考生的一致反对,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学费改为39000元,第一学年先交26000,否则不发通知书
(5) 学制:全脱产为两年,业余班为3年
(6) 不包住宿,每月定期发研究生补助
(7) 师资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也参与教学
(8) 法律硕士教研室:朱力宇,赵晓耕,范愉

评论:人大的报名人数虽然比北大多一千人,但330以上的人数少于北大考生,因此报考人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录取后均在北京上学也是一个优势,缺点是这个学校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行政人员态度蛮横,录取不公开,不透明,知道成绩而不知道排名。政策制定朝令夕改,学校体制与工作人员带有浓重的行政机关色彩。北大的录取虽然公开透明,但是考上后的待遇实在太低,考北大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毅力,而人大对于考生来说是理智的选择,尽管你心中有一些不甘。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法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于1996年开始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为首批招生单位。2004年计划招生人数200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030180)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一、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

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和网上调剂录取等。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准考证》、《初试成绩单》、《复试通知》和《协议书》等,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二、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同等学力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2、报名前已通过国家四级外语水平考试并获得证书,复试时提交国家四级外语水平考试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4、复试时提交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文章。

5、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6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年龄不限。

三、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1、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凡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一律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

网上报名网址:
http://pgs.ruc.e.cn
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考生登录研究生院网报系统,注册用户;

2)通过网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费;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一律不退报名费。

网上付费成功后,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4)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有效身份证、军官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到我校进行电子照相。

2、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凡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在我校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提交报名信息,但不在我校网上支付报名费。

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有效身份证、军官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在当地省、市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办理交费、照相等报名手续。

外地考生须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须在外地报名点再次提交报名信息,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在外地提交的报名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3、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自负。

4、考生办理完报名手续后,报名表等报名材料不需返回我校。

四、考试科目

1、全国统考:(1)101政治 (2)201英语或203日语

2、全国联考:(3)398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4)498综合基础课(含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中国法制史)

具体考试科目以日后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六、考试地点

北京考区:中国人民大学

外埠考区:在当地省、市招办指定的考点。
八、录取

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原则上录取第一志愿的合格考生)。按规定,被录取的考生必须同我校签定协议书(如属委托培养,还须同委托单位签定协议书),按规定交纳培养费后由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自筹经费生可以迁入我校集体户口。

九、培养方式

脱产学习,不脱产学习两种方式。全日制学员限招170人,学校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十、培养费

每名学生的培养费总计39000元,分两次交清。

十一、学位授予

学习期满,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考试通过,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教育部统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十二、关于毕业生就业

原单位委托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必须回原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法学院咨询电话:010-62511265 法学院网址:
www.cnlawschool.com

研招办电话: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入学考试成绩查询电话:16898166

欢迎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7174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七章处罚 发布:2025-07-19 03:57:17 浏览:666
社会与法保姆赶走业主 发布:2025-07-19 02:58:44 浏览:89
会计税法经济法注会 发布:2025-07-19 02:53:50 浏览:454
民事诉讼法涉外与仲裁篇pdf 发布:2025-07-19 02:53:49 浏览:369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中的地位 发布:2025-07-19 02:10:46 浏览:97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发布:2025-07-19 01:54:41 浏览:534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速记口诀 发布:2025-07-19 01:53:22 浏览:555
电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务 发布:2025-07-19 01:46:43 浏览:522
招标投标实施条例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9 01:31:58 浏览:748
依法治国读后感600字 发布:2025-07-19 01:15:16 浏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