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是啥

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是啥

发布时间: 2022-04-04 05:12:04

①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原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② 《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含义和根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法条解读:
刑事诉讼法第46条中的“只有被告人供述”,仅指甲(或丙、丁等)承认自己犯罪或有被指控的事实存在,即“供述”;“没有被告人的供述”,则指甲(或丙、丁等)说明自己罪轻或无罪的辩解,甚至对他人罪行的检举揭发。这里不能将“供述”扩大解释为“口供”。因此,把这一点搞清楚,“被告人”的范围有多大则不言自明了。现在反过来再看第5种情形,就可以发现甲、丙、丁三被告人所供认的罪行均关乎自身,亦未相互纠缠,是清一色的“被告人供述”,此时如无其他证据,他们的供述无法得到查证属实,当然不能认定甲动手打人这一情节。可见,无论是被告人的供述,还是辩解和攀供,它们都处于同一的证据地位,具有相同的特性,尽管出自数个被告人之口,但对其互证力不应期望过高,即“不轻信口供”,一般情况下,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在被害人死亡未留下任何陈述,即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更不能轻易用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互证其罪。而要把着力点应放在口供外的其他证据补强上,放在调查研究上,要“淡化”口供。这既是口供自身特征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权,杜绝刑讯逼供,促使司法人员提高办案水平特别是侦察水平的大势所趋。

③ 民诉法第45,46条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专时提出;回避属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④ 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是不是可以理解最长诉讼时效是五年

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可以理解最长诉讼时效一般是五年。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回六条规答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46条是什么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内容是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刑事鉴定是指侦查机关为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作出结论的一种侦查行为。
鉴定意见作为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八类证据之一,在刑事案件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有些案件中成为定罪量刑的核心证据。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公检法在各自主导的刑事诉讼阶段都可以依法启动司法鉴定程序。
一般而言,司法机关需要鉴定时,多数指派其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实施,并采用指派或者聘请的方式进行。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的情形如下:
1、原委托鉴定事项有遗漏的;
2、委托人就原委托鉴定事项提供新的鉴定材料的。
3、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第一百五十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⑥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是

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版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权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⑦ 《行政诉讼法》四十六条第二款司法解释

请问来该不动产登记时违反自《城市房屋登记管理办法》法定登记程序,比如没有提交共有人身证证件、结婚证,申请书上赠送共有人时存在代签行为,在取得房产证后难道只要过了二年,就丧失起诉权,该房产证就可以名正言顺为合法行为吗?

⑧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有没有司法解释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没有对四十六条作出解释是什么原因

《行政诉讼来法》第四源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⑨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有的案件可以在六个月之后五年之内去进行政诉讼,那么这里面是有什么条件呢

人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版从知道权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⑩ 刑事诉讼法四六条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热点内容
专业交通律师 发布:2025-07-18 17:52:33 浏览:646
听法治报告会有感 发布:2025-07-18 17:52:32 浏览:663
劳动法员工有双休规定吗 发布:2025-07-18 17:51:00 浏览:40
风骚律师第一 发布:2025-07-18 17:49:28 浏览:104
日本劳动法赔偿 发布:2025-07-18 17:44:47 浏览:461
刑法红皮教材 发布:2025-07-18 17:36:17 浏览:137
社区普及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18 17:28:23 浏览:273
职业道德和技术 发布:2025-07-18 17:23:07 浏览:545
重庆司法热线 发布:2025-07-18 17:13:14 浏览:492
劳动法中关于工资标准的案例 发布:2025-07-18 17:12:26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