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处
Ⅰ 行政法各法律渊源之间如果有抵触或者冲突,应该如何处理
基本抄法律和普通法律发生冲突,以基本法律为准;法律和行政法规发生冲突,以法律为准;行政法规和规章发生冲突,以行政法规为准;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发生冲突,报国务院裁决;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发生冲突,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如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应当适用行政法规,则以行政法规为准;特别行政区方面,变通规定优于法律;最难区分的可能就是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了。这个先由国务院来裁决,如果裁决为部门规章,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最终裁决。
行政法规范冲突实际上就是法律规范冲突具体到行政法规范领域的特殊表现类型。因此,明确行政法规范冲突的内涵的首要前提,就是明确行政法规范的含义。广义的行政法规范,是民事法规范、刑事法规范的对应概念,指的是一切行政法渊源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以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而基于论证重点的选择,本文所指的行政法规范则主要采用较为纯粹的狭义理解,即主要涉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其他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Ⅱ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行政法的看法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就是我们必须执行已经成文了的法律,美国人更注重人权,法律都内是以人权被基本拟定的容,而中国的行政法是完全按照权利拟定的,看起来严丝合缝,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法律的严密性,导致出现问题,互相推脱责任,但是在美国,三个执法部门,都是分别独立的,主要的区别,就在人权问题上,在中国,你找不到民主选举的国民主席,在中国,在美国.历届都是选举出来的,虽然里面有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但是美国非常注重人权,而在我们华夏儿女身上,有的只是历史悠久的帝王制度,和所谓的现在的和谐社会,说白了,就是美国的执政党,都是民主选举出来的.我们的都是谁的权威大,就可以延续下去!
Ⅲ 同一当事人既违反了行政法又违反了刑法如何处理
需要看是否是因一种行为引起的 如果是一种行为则只追究刑事责任即可
Ⅳ 行政法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数额是50元以下还使是20元以下
行政法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数额是20元。
根据《中华人民版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权》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4)行政法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Ⅳ 行政法和民法有什么不同呢行政法主要是处理那些事
民法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行政法处理的范围是不平等主体之间
Ⅵ 学行政法对就业有什么好处
考公务员学什么都可以考,在企业做行政的话更用不上,应用面很窄,建议别学
Ⅶ 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规定如何处理
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既违反行政法中某个法条的规定同时又触犯刑法的某个法条规定,从而构成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竞合。在实践中,一行为同时触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情况大量存在,如偷漏税、走私、破坏公共秩序等行政违法行为等,在行为构成犯罪的同时还触犯有关行政法的规定。发生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竞合的实施处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处刑罚。即对一行政违法行为己构成犯罪的,只由司法机关给以刑事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就同一事实重复处罚。这实际上也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给予刑罚就足以达到惩处和预防行政犯罪的目的的,就没有必要再由行政机关予以有关行政处罚。如:对于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流氓活动,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都作了处罚规定。刑法规定,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在处理这类违法行为时,对于违法者违法行为情节恶劣的,应当由司法机关给予刑事处罚,行政机关原则上就不应再对其适用行政处罚了。这是因为司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已经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而且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其制裁程度已远远超过了行政处罚对其的制裁,因此行政机关再对其适用拘留等行政处罚已没有必要,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适用刑罚后,便不得再适用行政处罚。
2.刑罚与行政处罚双重适用。即对行为人除由司法机关予以刑罚处罚外,有关行政机关还应予以行政处罚。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行政犯罪具有触犯刑法和行政法的双重性,行为人也就应当相应承担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另一方面,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种类及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在适用刑罚的同时还必须适用行政处罚以弥补刑罚的不足。刑法规定的主刑和附加刑的种类和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仅适用刑法规定的刑罚在有些情况下不足以消除违法行为人犯罪的全部危害后果,也不足以彻底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适用刑罚的同时并处一定的行政处罚有利于更好地打击犯罪,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中也切实可行。如:对于偷税。抗税的违法行为,刑法只规定“违反税收法规,偷税、抗税情节严重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依照有关税务法规的规定,对于有偷税、抗税行为的人,行政机关还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对违法者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还不足以挽回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因而可以并处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以解决刑罚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刑罚和行政处罚并处的问题,有些是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如:刑法规定,违反海关法规,进行走私,情节严重的,除按照海关法规没收走私物品并且可以罚款 外.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更多的情况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是单处还是并处,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灵活掌握。如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这一规定,对于销售失效、变质产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给以刑事处罚,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给予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当然这一行政处罚必须是为了解决刑事处罚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作出的。也就是说一行政违法行为触犯了刑律,如果刑罚已对违法者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就应当免除;如果刑罚已对违法者作出了财产方面的处罚,如罚金,关于财产方面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就应当免除。
Ⅷ 行政法关于撤回行政处理决定书的法条是哪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撤回行政处罚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我没有找到,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了处罚的成立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成立处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Ⅸ 什么是"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
直属机构就是级别比组成部门低一点,但办事比较直接的机关,只要它的上级满意就行内,群众是否满意容可以放在其次考虑。
以市政府为例,市政府直属机构包括:
地方税务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
环境保护局
水利局
工业促进局
农业局
广播电视局
新闻出版局
文物局
体育局
统计局
园林局
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旅游局
外事办公室
侨务办公室
法制办公室
信访办公室
派出机构,是指以及政府或其职能部门派出的下属机构。设立派出机构的机关,成为“设立机关”,常见的派出机构及其对应的设立机关有:
公安派出所——区、县一级公安局
街道办事处——区、县一级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级别)——省级人民政府
Ⅹ 为什么说行政法是小宪法
行政法目的在于保障私权和自由;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行政权;
行政内法的基本容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而行政法的手段是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
在控权论者看来,行政法的作用正如同紧箍咒 ,约束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行政权。
“控权”不等于“限权”。“控权”是法律对行政权力的驾驭、支配,他并不仅仅限制行政权力 限权”则是尽量少地授予行政权力,即限制行政权力的范围。
限制是消极的,控制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