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60天

劳动法60天

发布时间: 2022-08-19 17:04:34

⑴ 按劳动法规定60个工作日之类指的是多长时间

除去其中的法定节假日后其余天数累计为60天即为60个工作日。如:2015年12月共有31天,其中除去双休日8天,工作日为23天;又如2016年1月共有31天,其中1日元旦节假,双休日有10天,节假日共11天,工作日为20天。

劳动法中申请仲裁的60天是从何时开始计算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⑶ 各位60个工作日是多长时间

除去其中的法定节假日后其余天数累计为60天即为60个工作日。

如:2015年12月共有31天,其中除去双休日8天,工作日为23天;又如2016年1月共有31天,其中1日元旦节假,双休日有10天,节假日共11天,工作日为20天。

(3)劳动法60天扩展阅读:

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

⑷ 劳动法规定的60天仲裁时效

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版请仲裁的时效期间由权原来的六十天延长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一年时效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超出一年仍然可以申请仲裁,这类情形包括: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形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仲裁时效期间自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时起重新计算一年期间。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可随时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综上,你还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

⑸ 合同中写的60个工作日是指多少天

60个工作日,是指去除节假日和周末日的天数。从起算时间开始按每个工作日计量即可得出。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目前我国实行的标准工作日是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平均每周工作5天半。、

《劳动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5)劳动法60天扩展阅读

新文件下发后,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同时废止。

1、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

原则上:自每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为工休日——完全适用国有机关和事业单位;

2、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12个月所有的周六和周日);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节假日=250天。

⑹ 劳动法82条这个,发生劳动争议60日内提出不应该是一年的诉讼时效吗

《劳动法》是老的那个版本吧,2008年之后国家有颁布新的《劳动合同法》。新法的第82条讲的是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
关于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在《仲裁调解法》第27了。

⑺ 劳动仲裁六十天 怎么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恐怕你的诉讼请求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同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由于你是签署了解除合同的协议,因此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一个确定的日子,因此超过60天后你就丧失了胜诉权。

⑻ 申请劳动仲裁 法定时效是60天吗

1995年1月实施的我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但是,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⑼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可以超过60天吗

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来规定已经失自效,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热点内容
拿了介绍信去买标书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4:41:08 浏览:947
青少年多少岁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4:40:23 浏览:865
道德山顶 发布:2025-05-20 04:26:17 浏览:740
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条例 发布:2025-05-20 03:28:30 浏览:219
出台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发布:2025-05-20 03:24:12 浏览:10
公司法律诉讼管理制度 发布:2025-05-20 03:23:28 浏览:199
社会治安处罚法题库 发布:2025-05-20 03:19:25 浏览:20
六五普法经济法类内容 发布:2025-05-20 02:46:17 浏览:588
东北财经法学院 发布:2025-05-20 02:42:01 浏览:920
石油管道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0 02:33:19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