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
Ⅰ 法律案例分析(短点的)
[案情介绍]
原告刘某诉称:原、被告因生意往来,被告分别于2006年1月26日、3月10日立下欠条2张,共欠原告276300元。后经原告多次催要均未果。故起诉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偿还欠款276300元。被告张某辩称:原告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原、被告没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并没有生意往来,更无欠款事实。被告不是本案的适格主体,即便被告欠其款项,也仅欠13300元,且还款期尚未届满,原告现无权提起诉讼。故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起诉。经审理查明:被告系原告妻妹,被告于2006年1月26日立具欠条1张给原告,内容为“暂欠结帐款:贰拾陆万叁仟元正。欠款人:张某。2006.1.26号”,在欠条下方注明“由张某某(张某姐姐)督促归还(2006年底前结清)”。2006年3月10日,被告又立具欠条1张给原告,内容为“结帐结下欠款:壹万叁仟叁佰元整。(13300)。欠款人:张某。06.3.10”。
[案情分析]
该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原告作为欠条的持有人,其所提供的欠条足已证明被告依法应负有偿还原告欠款的义务,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原则,原告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毕,应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另一种意见认为,对本案原、被告之间是否形成了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原告尚未完成其在本案中应负的举证义务,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情结果]
法院认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原告虽提供了欠条但因其拒绝陈述该债形成的事实,此不足以证明原、被告之间已形成了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相应的事实根据,故判决驳回原告刘某的诉讼请求。
[相关法规]
对举证责任的分配理论历来有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之分,实质标准是根据证明对象与证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分配的一种举证责任的负担形式,它主要被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形式标准是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为分配的一种举证责任的负担形式,它主要被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采用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其理由是:首先从实体法的构成来看,我国的实体法结构基本上与大陆法系的实体法规范结构相同,各种法律要件也比较明确,区分权利发生规范、权力消灭规范,并在司法实践中应用是有条件的。其次,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采用法律要件分类说来分配举证责任比起法官根据利益衡量、举证难易来决定举证责任分配,前者更容易为当事人所接受,避免当事人将不满抛给法官。法律要件分类说能够在较大责任上来吸收当事人对举证责任分配的指责与不满。最后,法律要件分类说的缺点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或者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补正,也可以通过例外规定予以修正。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侵权案件,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使证明责任的分配更符合公平正义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等规定,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亦即“谁主张,谁举证”。这也就是我国所采用的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Ⅱ 唐力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民事诉讼法精要与依据指引》《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集》。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河北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著述60余万字。兼任重庆市仲裁委员会委员.2003年入选首批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作为教研室主任积极参与民事诉讼法课程建设,该课程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2003年)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与此同时,唐力老师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持申报的《法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实体法与程序法教学之整合》获得了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重大课题;还主持了国家司法部部级课题“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的研究项目。近三年,公开出版专著3部(独著1部,合著2部);出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4部(主编1部,副主编2部),其中《民事诉讼法原理》(田平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人撰写近10万字)获得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权威期刊发表1篇,核心期刊发表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全文转载2篇;2004年获得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好作品三等奖一项。
Ⅲ 民事诉讼法著作推荐
1、《民事诉讼法(第二版)》
是2017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艳丽。本教材吸收和借鉴既有民事诉讼法教材编写经验,在内容上注重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前沿理念和问题的介绍,以及民事诉讼法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该教材在全面系统的介绍我国民事诉讼法理基础上,更为注重学生对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掌握和运用,为此在教材的体例设置上,每章分设六个部分。
2、《新民事诉讼法 》
本书由邱联恭教授发起并组织的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参与编写,本研究会为台湾首屈一指的民诉研究会,每年集合台湾地区此领域菁英,收录一次性发表当年研讨会的重要论文,于文后注明原刊载论文的期别及年月,命名为《民事诉讼法之研讨》。
该内容常列为台湾地区学术与实务研究者的指标性学术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湾民诉界实务与学界菁英作者群。历年来有许多台湾民事诉讼领域的专家学者相继加入,对于推动台湾民事程序法研究之进展及革新,贡献匪浅。
本书对大陆民事诉讼领域的学术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即将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参考。
3、《万国法源·国家司法考试万国授课精华:民事诉讼法(2013)》
《万国法源·国家司法考试万国授课精华:民事诉讼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讲课时随堂所发讲义的一本书。
4、《民事诉讼法》
是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在修订中吸收了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强调了程序法的理论,并更加突出了其教学适用性
5、《民事诉讼法》
张卫平著法律类图书,以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为根据,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民事诉讼法》概念清晰、准确、分析简明、透彻,难点、重点明确,体系结构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了民事诉讼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注意民事诉讼制度的实际运作。《民事诉讼法》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诉讼理论和各种制度的动作机理。
Ⅳ 民事诉讼法学的作者简介
宁朝武男,1952年12月23日出生,山东省陵县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专院,获法学硕士属学位,后获法学博士学位,现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改工作专家组专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民事诉讼法学》、《应用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仲裁法学》、《中国仲裁制度:问题与对策》、《仲裁法理论与适用》、《仲裁法学案例教程》,并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Ⅳ 民事诉讼法案例
1997年,甲县a公司和乙县b公司在丙县订立了一份水泥供销合同。合同约定:“运输方式:由a公司代办托运;履行地点:a公司在丁县的仓库。”a公司依约履行了合同,b公司尚欠a公司30万元的货款。四个月后,b公司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大幅度降价处理水泥”的广告。同时,着手准备分立为两个公司。为此,a公司以b公司的行为影响货款的偿还和b公司即将分立为由,向乙县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要求冻结b公司银行存款30万元,同时提供了同等数额的资金担保。人民法院审查以后依法作出了冻结存款的裁定。后由于b公司向该法院提供了同等数额的财产担保,法院依法作出解除冻结的裁定。后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中,被告b公司反诉要求原告a公司承担由于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给自己造成的损失。(1)对于本案何法院有管辖权?为什么?(2)如果b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在何时间提出?该异议能否成立?(3)b公司的反诉请求是否正确?答:一、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b公司所在地乙县法院和丁县法院。《民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丁县是合同履行地,所以也有管辖权。二、如果b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答辩期是受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该异议不能成立。因为问题一已经说明乙县法院有管辖权,管辖权异议成立,必须是受理法院没有管辖权。所以乙县法院有管辖权,就不能成立。《民诉法》等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Ⅵ 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1.贺甲是被告,贺乙是原告,贺丙是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贺乙向法院起诉专贺甲,认为属侵害离自己的继承权,故二人存在权利义务上的争议,确定了原告被告的地位。
2.能,他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贺丙应该与贺乙一并列为原告。首先,这是关于继承的争议案件,是必要共同诉讼,所以,必须一并审理,贺丙与贺乙的诉讼请求相同,均要求继承其父的遗产,所以,为共同原告。
4.依职权追加贺丙为原告。通知她参加诉讼。
Ⅶ 邵明的代表著作
中国大网络全书·法学卷》[撰写“诉(诉的含义、构成要素、种类、合并和变更),诉权;执行原则、执行对象、执行异议、参与分配、执行竞合、执行措施],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03
《民事诉讼法理研究》(“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法律科学文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民事诉权研究》(合著)(国家教委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法律出版社/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2004
《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点品牌·复旦博学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证据法学》(副主编)(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
《证据法原理》(合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合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民事诉讼法学》(合著)(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证据法学》(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副主编)(21世纪人大法学院法学系列教材核心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与时俱进的中国法学》(合著)(罗豪才、孙琬锺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合著)(许传玺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司法部重点科研项目)(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民事诉讼法专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第二版)(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Ⅷ 乔欣的论文
1、证明责任及相关概念辨析——从两大法系到我国——澳门理工学报2003年1期
2、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中国法学》2001年5期
3、民事诉讼证据透视——从理念到功能的分析——《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论仲裁权的不当行使及其救济——《政法论坛》2001年2期
5、司法ADR与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修订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另一视角——《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基本问题》(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行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2月
6、论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7、论司法对仲裁监督的发展趋势——法制日报2000.9.24第3版
8、司法ADR与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法制日报2001.6.10第三版
9、仲裁申请撤回后的法律问题——法制日报2000.12.10第3版
10、仲裁程序中不存在第三人制度——法制日报2000.11.19第3版
11、公共利益在仲裁监督中的适用范围——法制日报2000.11.26第3版
12、中国民事诉讼法学50年——《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
13、改革完善我国审级制度的法律思考(1999年诉讼法年会论文) 载于《依法治国,司法公正——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4月出版
14、论仲裁权的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8年第6期全文转载)
15、论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月
16、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实践——《中国商业法制》1996年第3期
17、支票内容的法定性及支票欺诈的法律责任——《中国商业法制》1996年第5期
18、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思考——《中国律师报》1996年10月2日 19、管辖权异议的上诉案不能裁定发回重审——《中国律师报》1996年10月30日
三、教材
1、外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4、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指定用书(2001、2002、2003)——法律出版社
5、中国律师文书范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3月版
6、中国行政管理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合同法教程(法学教材编辑部统编教材)——群众出版社1994年8月版
8、中国行政管理案例教程——中国政法大学1990年(主编)
主 要 科 研 项 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立法及立法理由书(教育部特别重大课题);
2. 民事证据制度(司法部项目);
3. 民主议事与决策程序——中国工程院议事程序规则(中国工程院项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
5. 民事诉讼原理研究(教育部项目)
获 奖 情 况
2003年
全国第五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2001年
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7年
全国人民调解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1993年
全国首届行政管理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Ⅸ 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分析教学案例
1、车辆管理所在受理机动车登记申请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如何处理?应当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车辆管理所在受理机动车登记申请时,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如何处理?应该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记的理由。
3、车辆管理所不使用计算机登记系统登记的,登记是否有效?无效。
4、机动车的登记分为哪几种?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5种。
5、免于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有哪些情形,应当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一)国产机动车出厂后两年内未申请注册登记的;(二)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进口后两年未内申请注册登记的;(三)申请注册登记前发生交通事故的。
6、机动车所有人申请注册登记的,除应当填写申请表和交验机动车外,还应当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四)车辆购置免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它证明、凭证。除免检车辆外,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7、车辆管理所办理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注册登记时,应当对车辆进行哪些特别审查?
使用性质、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
8、车辆管理所办理全挂汽车列车和半挂汽车列车注册登记时,牵引车和挂车是否可以使用一副号牌?
不可以。牵引车和挂车分别核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9、机动车所有人申请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应当在变更后几日内向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后十日内。
10、机动车使用性质改变的,是否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11、机动车所有人为两人以上,需要将登记的所有人姓名变更为其他所有人姓名的,是否可以申请变更登记?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12、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的,申请转出前,是否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是。
13、申请机动车转出的,应当核发有效期为几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30日。
14、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几日内将转出的机动车转入住所地车辆管理所?30日。
15、机动车所有人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变更为其他所有人姓名时,变更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提供哪些证明?身份证明和共同所有的公证证明,也可以提供《结婚证》或者证明夫妻关系的《居民户口簿》。
16、发动机型号不同,是否可以办理变更登记?
不可以办理,但经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选装的发动机除外。
17、具有哪些情形,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不需办理变更登记?(一)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加装前后防撞装置;(二)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三)增加机动车车内装饰。
18、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迁移或者机动车所有姓名、联系方式变更的,是否需要办理变更登记?不需要办理变更登记,但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备案。
19、申请备案事项,车辆管理所受理后如何办理?
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备案事项。
20、因发动机号码、车辆识别代号因磨损、锈蚀、事故等原因辨认不清或者损坏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备案的,车辆管理所受理后应当如何办理?在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上打刻原发动机号码或原车辆识别代号,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备案事项。
21、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几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三十日。
22、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移登记前,是否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是。
23、机动车在抵押登记、质押备案期间,能否办理转移登记?不能。
24、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办理什么手续?
办理申请抵押登记手续。
25、机动车抵押权消灭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办理什么手续?办理申请解除抵押登记手续。
26、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车辆管理所受理注销申请后,应当审查哪些证明、凭证?
《机动车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
27、机动车灭失的、机动车因故不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或者因质量问题退车的,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是。
28、报废的哪些车辆应当在车辆管理所的监督下解体?大型客车、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
29、申请注销登记因车辆损坏无法驶回登记地,如何交售报废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向车辆所在地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报废机动车。
30、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具有哪些情形,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一)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机动车所有人愈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二)机动车登记被依法撤销后,未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三)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被依法收缴并强制报废的;(四)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注销登记时未交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
31、机动车被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是否可以办理注销登记?不予办理。
32、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是否需要交验机动车?是。
33、补发、换发机动车号牌,可以改变原机动车号牌号码?原机动车号牌号码不变。
34、补发、换发机动车号牌期间,车辆管理所应当向机动车所有人核发什么凭证?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十五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35、未销售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办理什么手续?应当向车辆管理所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
36、因轴荷、总质量、外廓尺寸超出国家标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的特型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是否可以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可以。
37、机动车需要在本行驶区域内临时上道路行驶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几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十五日。
38、机动车需要跨行政辖区临时上道路行驶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几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三十日。
39、进行科研、定型试验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几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九十日。
40、因号牌制作的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核发号牌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几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十五日。
41、具有哪些情形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可以申领不超过三次的临时行驶车号牌?未销售或者购买、调拨、赠予等方式获得机动车后尚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
42、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几个月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
三个月。
43、机动车所有人申请检验合格标志、除填写申请表外,还应当提交哪些证明、凭证?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44、大型载客汽车因故不能在登记地检验的,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不可以。
45、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原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办理新购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是否可以向车辆管理所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
可以。
46、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应符合哪些条件?
(一)在办理转移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二)机动车所有人拥有原机动车三年以上;
(三)涉及原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47、确定机动车号牌号码应当采取什么方式?
采用计算机自动选取和由机动车所有人按照机动车号牌标准规定自行编排的方式。
48、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申请各项机动车登记和业务吗?可以代理申请除申请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外的其他登记和业务。
49、机动车所有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委托代理人申领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所有人死亡、出境、重病、伤残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不能到现场的,可以凭相关证明委托代理人代理申领。
50、代理人审请机动车登记和业务时,应当向车辆管理所提交代理人的哪些证明、凭证?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所有人的书面委托。
51、《机动车登记规定》中所称“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七日”、“十日”、“十五日”,包括节假日吗?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52、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最长有效期“十五日”、“三十日”、“九十日”,不包括节假日吗?包括工作日和节假日。
53、大型客车、中型以上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在机动车回收企业解体时,车辆管理所如何进行监督解体?(一)应当派人现场监督;(二)制作客车车身或者货车车架切割解体前、解体后以及包含车辆识别代号部件的照片;(三)将照片粘贴在机动车查验记录表上并由民警签字。
54、车辆管理所应当每季度公告一次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信息,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机动车号牌号码;(二)机动车号牌种类;(三)机动车的品牌型号;(四)登记证书编号;(五)车辆识别代号。
55、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经人民法院调解、判决、裁定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是否需要审查原始来历证明?不审查原始来历证明
56、2004年4月30日以前注册的机动车档案资料不齐全,经核定不属于被盗抢、走私、非法拼(组)装等嫌疑车辆的,转入地车辆管理所是否应当退档?应当办理转入,不得退档。
57、机动车登记被撤销,车辆管理所在办理注销登记时应审查什么?审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公安交通管理撤销决定书》。
58、非法拼(组)装或者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被依法收缴并强制报废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审查什么?审查机动车被依法收缴的法律文书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
59、无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哪些材料,补建的机动车档案无效?
出具的批准补建档案的文件和核对公函。
60、机动车档案从注销登记之日起保存几年后销毁?保存两年后销毁,但属于撤销机动车登记的,应当保存三年后销毁。
61、车辆管理所在办理机动车登记及相关业务过程中,发现嫌疑车辆又不能立即排除嫌疑的,是否可以暂扣嫌疑车辆?
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暂扣嫌疑车辆。
62、业务导办、数据录入、制发牌证、档案整理等工作可以由聘用人员承担吗?可以。
63、业务受理、资料审查、机动车查验工作,可以由聘用人员承担吗?不可以。但可以按规定在民警监督下执行。
64、车辆管理所应当在机动车强制报废期满的几个月前,通过信函、手机短信或者向社会公告等方式告知机动车所有人?二个月。
65、车辆管理所应当在机动车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后的几个月内,通过信函、手机短信或者向社会公告等方式告知机动车所有人?二个月。
66、机动车在被盗抢期间、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或者车身颜色被改变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审核哪些证明办理变更备案?有关技术鉴定证明或者公安机关的发还证明,能够确认该机动车与被盗抢的机动车为同一辆车的。
67、公共安全行业强制性标准《机动车号牌专用固封装置》(GA804-2008)是什么时间实施?
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68、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处理?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撤销机动车登记;申请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登记。对涉嫌走私、盗抢的机动车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69、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办理补、换领机动车登记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等业务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处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70、机动车的定义是什么?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作业的轮式车辆。
71、机动车行驶证上签注的乘坐人数是否包括驾驶人?包括驾驶人。
72、机动车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分为营运和非营运两大类。
73、校车属于营运性质还是属于非营运性质?
非营运性质。
74、车身颜色分为哪几种?分为白、灰、黄、粉、红、紫、绿、蓝、棕、黑10种。
75、机动车检验员应当获得什么资格方可从事机动车查验工作?应当获得查验员资格证书。
76、如何审核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证明?审查是否有具有资质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签章,确认安全技术检验项目是否齐全及制动、灯光等主要安全项目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77、监销报废解体的机动车时,如发现车辆的五大总成不齐全,怎么办?应要求机动车所有人出具相应的书面材料,予以说明,但车身/车架缺失时应认定为车辆缺失。
78、监销报废解体的机动车时,应查验什么?
应查验被报废解体机动车的车辆识别代号,确认车辆五大总成是否齐全。
79、机动车的五大总成是什么?车身/车架、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后桥。
80、安装机动车号牌,是否允许使用可拆卸号牌架和可翻转号牌架?不允许。
81、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机动车所有人愈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履行什么程序?应当公告该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82、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应当粘贴在什么地方?粘贴在机动车前窗右上角。
83、哪些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报废的大型客车、中型以上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
84、哪些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85、在办理机动车哪些业务时,不需要确认机动车?
抵押、注销抵押登记。
86、哪些车辆不得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大型载客汽车和涉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的机动车,不得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87、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身份证是什么?《组织机构代码》。
88、对机动车所有人提出的申请事项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如何告知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记的理由。
89、已撤销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身份证明是什么?
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
90、九座以上非营运车报废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报废年限是10年,可以延缓10年,强制报废年限为20年。
91、微型货车、19座以下出租车报废年限是如何规定的?报废年限是8年,不可以延缓,强制报废年限为8年。
92、轻型货车、大型货车报废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报废年限是10年,可以延缓5年,强制报废年限为15年。
93、除正三轮摩托车外的其它摩托的报废年限是如何规定的?报废年限是8-10年,可以延缓3年,强制报废年限为11-13年。
94、已达到报废年限但未办理延缓报废手续而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如何处理?应当按照报废汽车的有关规定处理。
95、什么叫非营运的机动车?个人或单位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
96、营运载客汽车从注册之日起的5年内,其安全技术检验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5年内每年检验1次。
97、哪些车辆从注册之日起的6年内每两年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
98、营运性质的车辆包括哪些机动车?公路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货运、租赁的机动车。
99、机动车的唯一性确认是指什么?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
100、二手车的含义是什么?是从办理注册登记到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挂车和摩托车。
Ⅹ 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
1、诉讼标复的是陈某与崔制某的婚姻关系;
2、本案应由B区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第二款之规定,本案属于对下落不明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应该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管辖,因崔某经常在B区居住,因此应由B区法院管辖;
3、法院做法的错误有:一、B区法院接到A区法院移送后,认为无管辖权又移送回B区,二、B区法院审理本案应组成合议庭审理,三、B区法院对原告崔某提出的回避申请没有进行处理,四、原告崔某仅起诉离婚,法院没有权利依职权宣告陈某为失踪人。五、对下落不明人应该公告送达法律文书,交给其父母不能视为送达。
4、张某应该以陈某和崔某为被告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实际经营人与登记的不一致的以登记人和实际经营人为共同被告。
5、B区法院对张三的起诉没有管辖权,因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地在A区,应由A区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