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算行政法处罚吗
『壹』 行政处罚被法院撤销,行政机关重作行政行为期限为什么是60日法律依据是什么谢谢
作出来行政处罚的具体期限法律没有自作规定。我国执法部门非常多,依据的法律也非常多。每个部门行政法规规定的处罚时限都不一样,属于行政效率的问题,处罚时还要依据部门行政法律,法律无法具体规定,只能在具体部门法中规定。
『贰』 行政法哪条规定政策不合法的可以撤销
不能是抽象的政策,必须是影响到行政相对人具体利益的政策。
一、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违法;
2.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一般情况下,一经撤销,自始无效;特殊情况下,自撤销或确认违法之日起失效。
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条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和明显不适当。
二、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后果
在程序法上,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有权机关作出撤销决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有关当事人。其他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成员无权擅自否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法定程序是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监督程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权利救济程序,必须经过当事人的申请和提起。行政复议机关以决定撤销违法的和明显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可以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以此消除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超过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或者行政诉讼的提起期限,当事人就不能在权利救济程序种,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提出异议。行政监督是行政系统中的法制监督,包括行政主管机关内部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在监督制度的运行中如果发现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行政机关也可以主动地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撤回。
在实体法上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效力可以溯及至该具体行政行为成立之日,根据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也可以自撤销之日起失效,但是当事人在撤销决定作出之前一直要受到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约束。
在处理后果上,具体行政行为因为被撤销而丧失或者不能取得法律效力后如果相关的义务已经履行或者已经执行,能够恢复原状的应当恢复原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由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叁』 行政法中撤销、吊销、撤回三者之间的比较
1、“吊销”、“撤销”和“撤回”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根本区别。
2、“吊销”是行政处罚措施的一种。“撤销”适用于行政机关或者被许可人任何一方有违法行为的情形。“撤回”主要是指行政许可的实施以及被许可人从事许可事项的活动本身并不违法,但基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行政机关收回已经颁发的行政许可的情形。
3、撤销行政许可,是因为行政许可实施的过程存在违法问题,违法行为的主体可能是许可机关,例如,未按照法定条件做出许可,也可能是行政许可申请人,例如,利用欺骗的手段缺的许可。
4、吊销行政许可,是在被许可人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后,利用许可实施了违法行为,执法机关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的情形。因为被吊销的原因是当事人违法,因此,因吊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5、撤回行政许可,是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了变化,或者许可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将已经发出的许可撤回。这时行政许可机关无过错,当事人也无过错,因为为了公共利益才撤回,所以撤回行政许可给当人如果造成损失时,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补偿。
(3)撤销算行政法处罚吗扩展阅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肆』 行政处罚程序违法,法院是撤销该处罚决定么
法院会撤销原处罚抄决袭定。因为行政处罚程序违法。撤消此决定后,行政机关按合法的程序对被处罚人重新作出处罚是可以的。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4)撤销算行政法处罚吗扩展阅读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的有:
(一)行政行为撤销会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的行政行为有: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伍』 行政法关于撤回行政处理决定书的法条是哪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撤回行政处罚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我没有找到,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了处罚的成立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成立处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陆』 撤销 下级行政回复 行政法哪一条依据
一、如行政回复是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途径进行撤销。依据是《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一款第三项,行政复议机关经过审理,确认行政机关存在下列违法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撤销该行政回复。复议机关可以是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是本级人民政府。
二、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途径进行撤销。对该具体行为提出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该行政行为存在: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2]
(六)明显不当的。
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判决生效后,行政机关应当执法法院生效判决进行撤销。。
『柒』 某区法院判决撤销公安局的一个处罚决定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吗
属于司法确权行政行为无效
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版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权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第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捌』 二审法院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是否有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版效:
权(一)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依法被判决撤销,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依法被判决撤销,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三)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轻微瑕疵,能够补正违法,但未对原告权利产生实际影响的;
(四)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应当判决履行,但判决履行已没有意义的;
(五)被告撤销或者变更原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仍要求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作出确认的。
(六)原告提出具体行政行为无效,理由成立的。
行政行为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人民法院作出确认违法或者无效前款规定的判决时,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玖』 行政法中行政行为的撤销不懂!
指有权机关作出的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后使其既向前又向后失去法律效力的决定如果仅向后产生效果则为废止。撤销具有前溯力(溯及既往),要消灭行政行为已取得的法律效力且效力及至行政行为生效之时。行政法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有利行政与不利行政撤销条件的差别和引起的法律影响。
另外提醒注意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撤销一个行政行为会对公共利益产生重大损害,就不具有可撤销性,但可确认其违法!对行政行为不予撤销。如:《行诉法解释》第58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
『拾』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执法决定被撤销后,其撤销效力溯及至什么时候
行政执法被撤销后,自开始就没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回
第五十五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答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四)违反本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槛用职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