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劳动法婚假
⑴ 劳动法新疆地区事假、产假、婚假、病假如何发放工资
请详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管理的暂行规定》(新政办[1993]97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管理的暂行规定
为了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现对我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病、事假的管理暂做如下规定:
一、病假管理
(一)工作人员因病必须治疗和休病假的、凭指定医院(或本单位卫生所)医师证明向单位领导申请病假。
(二)长期休病假的,要定期出具医院证明。
(三)凡弄虚作假取得证明休病假的,一经查明,除按旷工处理外,须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
二、病假待遇
(一)工作人员病假在三个月以内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二)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三个月的,从第四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工资;
1、工作年限十年的,工资照发;
2、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本人工资90%。
(三)工作人员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
1、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按本人原工资的100%计发;
2、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按本人原工资的90%计发;
3、工作年限满十年的,按本人原工资的80%计发;
4、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按本人原工资的70%计发。
(四)获得国家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授予的劳动英雄(英模)、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仍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五)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仍可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六)病假连续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不计算工龄。
三、病假计算方法
病假安年累计计算。对跨年度连续病假超过六个月的,应与上年最后一次病假的时间合并计算。
四、事假管理
工作人员处理私事应主要利用节假日和公休时间,如须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应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后,按事假处理。未经领导批准,私自离开工作岗位的,按旷工处理。工作人员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四十天;因私出境人员事假的管理按国务院侨办、劳动人事部、财政部(83)侨政会字第齐号文执行。
五、事假待遇
(一)全年事假累计不超过三十天或连续事假不超过二十五天的,事假时间工资照发。
(二)全年事假累计超过三十天或连续事假超过二十五天的,超过天数按本人工资70%计发。
(三)因私出境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六十天的,按超过的天数扣发本人工资。
(四)事假期间,工作人员仍可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六、事假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七、病、事假期间待遇的计算基数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含地区生活补贴)。
八、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制定本单位的病、事假管理办法。
九、本规定由自治区人事厅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下发之日起执行。
⑵ 最新劳动法规定的婚假是多少天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内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容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⑶ 关于劳动法婚假和产假
算
婚假产假是依法享受的,单位不能限制期限
合同或者单位规章里如果有要求,这样条款无效的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⑷ 2016年新劳动法规定婚假多少天
2016年规定婚假复是三天。
1、按法定结制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4)新疆劳动法婚假扩展阅读:
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在婚假的问题上,虽然国家对职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⑸ 请问,劳动法规定有薪婚假是多少天
婚假是有工资的。婚假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根据劳动部《工内资支付暂容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是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
⑹ 劳动法婚假规定
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1980]劳总薪字专29号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属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晚婚假天数
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加合关系),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包含关系)。
晚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初次结婚
按照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的为晚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子为满22周岁、女子为满20周岁。因此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龄基础上,男女青年超过法定结婚年龄3年以上初次结婚,即男子年满25周岁或者女子年满23周岁结婚的;晚育,就是适当地推迟婚后初育的年龄,即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子女的。
⑺ 最新劳动法 婚假休息几天的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回(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答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⑻ 劳动法对婚假的规定
新劳动法没有相关规定,新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94年到现在都在用 新劳版动法知识他权的补充.
第四章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 婚丧假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法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下面的.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