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调研

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调研

发布时间: 2021-01-02 03:23:41

Ⅰ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普通公民还能代理民事诉讼吗

基本取消,但是有特例,新的民事诉讼法基本取消了一般公民的诉讼代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拓展资料:

对于公民代理不能简单的说限制或取消。

原因在于:

1、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还有待提高,专业律师在质量和数量上仍不能满足整个法律服务行业的需求,而公民诉讼代理可以弥补一些法律服务的专业需求,能够满足基层群众对社会法制、经济生活的基本需要;

2、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多数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比较差,难以承担律师代理费用,国家能够提供的法律援助范围和作用还非常有限;

3、公民代理一般都是当事人从自己周围的人群中所选择的比自己更适合参加诉讼的人选,对于案件的调解,社会矛盾的化解,法制的宣传教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我们不能否认,一些不好的公民代理的存在,但不应因为一些不好的公民代理行为而否定整个公民代理制度,公民代理制度本身是好的,只是被一些人恶用了,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以完善。

Ⅱ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证人证言应怎样使用

证人证言系证据之一,属于旁证,只要所证立事实成立即可以采信,成为有效的证据。

Ⅲ 2016最新民事诉讼法何时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回据2007年10月答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6年没有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的报道。

Ⅳ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日期

“新民事诉讼法”是错误的概念,实际上严格说来,是新颁布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本法公布之日施行”是民事诉讼法本身的规定。而你所谓的“新民事诉讼法”施行日期是指修正案施行日期,也即2013年1月1日。

民法典实施后民事诉讼法作废吗

民法典是实体法,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套的。回

最新的民事诉讼法是2017年实答行的,而被民法典取代的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都是好多年没有修订了,其中有一些和最新的民事诉讼法不统一和不协调的规定,这次民法典的颁布解决了这些问题。

而且最新民法典的颁布还要提前为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做铺垫。虽然最新的民事诉讼法还算是比较新,但也毕竟实施三年多了,随着社会发展肯定会出现一些后续需要修订的地方,这次民法典的颁布还要考虑以后民事诉讼法修订的问题,不能为以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设置障碍。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民法典吸收了最新民事诉讼法好的或者需要继续保持的地方,摒弃了民事诉讼法不好的地方,为以后修订民事诉讼法做铺垫。

实体法和程序法需要相互对接、相互契合、相互统一。修改的一方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以前和未来,还要考虑对方的以前和未来,齐头并进。

Ⅵ 当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时,国家修改了原法律并宣布实施,请问其判决应该适用新法还是旧法

实行从旧原则,行为按照行为发生前的规则处理,新法不溯及既往,主要原因:

1、法律是行为和裁判的标准,应该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溯及既往性法律破坏了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2、溯及既往型法律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从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3、新法在保障人权方面比旧法更优的时候,选择适用用新法。

我国《立法法》第84条就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6)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调研扩展阅读;

为正确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现就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前已经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和执结的案件(以下简称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但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案件,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第二条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管辖规定的,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继续审理。

第三条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人民法院已经完成的送达,仍然有效。



    Ⅶ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日期

    你好,
    “新民事诉讼法”是错误的概念,实际上严格说来,是新颁布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自本法公布之日施行”是民事诉讼法本身的规定。而你所谓的“新民事诉讼法”施行日期是指修正案施行日期,也即2013年1月1日。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
    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12年8月31日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二、将第十四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三、删去第十六条。
    四、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
    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
    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六条:“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
    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Ⅷ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再审案件一定会举行听证会吗

    有些事情不能完全按规定来执行,再审案子太多,法院忙不过来,自然就版要延期,院长签个字权就延期了,很正常。新民诉法实行后,我们这高院一个月200多件申请,3个月绝对不够处理。你安心等吧,最长半年,这期间法院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你当然有权利要求开听证会,但是开不开还是法院说了算。你现在是复查阶段,还没确定立案,你要把证据尽量提出来,否则立案不成的话,你留着证据也没有。

    能说的就这么多了,祝你好运

    Ⅸ 依法治国对民事诉讼法实施的影响

    一、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现状之我见
    案件执行工作作为人民法院两大任务之一,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施初期,各级人民法院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加之执行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设置混乱,执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案件执行工作不规范等情况极为普遍,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执行工作越来越多的阻碍了人民法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司法权威的完全树立。特别是近几年来,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一大社会顽疾。
    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实施以来,随着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各种涉法利益冲突的增加,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所必经的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社会阶段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更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也极大的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给司法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使社会公平正义受到了极大挑战。客观地看,造成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财产私有化程度加快,但社会公众财产的公示公告不够,财产监管制度不完善,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难以查询到确实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相关部门及个人囿于自身狭隘利益的考虑,不愿积极协助人民法院执行,更有甚者采取非法手段极力阻挠人民法院执行;部分被执行人诚信意识缺乏,蓄意隐瞒、转移财产,躲避执行,甚至给人民法院来个人间蒸发,让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无法查获其行踪;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经不住当事人的一再恳求,挡不住"人情关系"的庸俗干扰,而出面干预和影响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工作,而人民法院因人力物力受制于人,挺不起腰,抬不起头,不得不屈服忍耐;执行案件的数量激增与执行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执行人员分身乏术,疲于应付的现象;个别执行人员消极执行的情况;法律法规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不够完善,又相对滞后,从法律程序上制约了执行工作的健康发展。种种不利因素,不一而足。
    近年来,随着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各种暴力抗法事件的增多,人民群众特别是一些案件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充满怨言,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各级人民法院对此在紧紧依靠党委、人大领导和监督的同时,不断创新执行理念,改进执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执行手段。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也多次就"执行难"问题下发文件予以支持,但均因于法无据,而在施行过程中畏头畏尾,收效甚微。人民法院"执行难"的状况仍没有得到大的扭转。
    二、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篇的闪光点、对执行工作的影响及实际执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次民事诉讼法执行篇的修改,最高立法机关既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自治权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从法律层面上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明确了严厉制约和制裁的依据,为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必将起到强大的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

    Ⅹ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溯及力,对于新民事诉讼法施行前受理的案件,已经立案的案件,仍适用旧民事诉讼法吗

    在新法施行后,已经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的或判决尚未尚未生效的,适用新法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