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8年劳动法公休假规定

2018年劳动法公休假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5-01 18:22:26

㈠ 2018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2018法定法定节假日11天.

法定节假日不是劳动法规定的,而是由国务院下发文件规定的。现行的全年法定节假日是11天: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2018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_中国政府网

拓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

《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

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发放三薪或双薪。

人民网-2018放假安排来了!哪天放假?怎么倒休?加班费怎么

㈡ 劳动法对公休假的规定

法律主观:

一、年休假的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二、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模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迹伍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姿码或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㈢ 劳动法关于公休假的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公休假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益,并通过调休制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具体规定如下:
1.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确保职工享有年休假,并且在年休假期间,职工应获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 职工的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的天数也有所区别。工作满1年不满5年的职工,每年享有3天年休假;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职工,每年享有7天年休假;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每年享有10天年休假;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职工,每年享有15天年休假;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职工,每年享有20天年休假。
3. 以下情况职工将无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2)职工请事假累计超过20天,且单位未按规定扣工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超过2个月;(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超过4个月。
4. 单位应根据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工的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1个年度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确因生产、工作特点需要跨年度安排的,可以跨1个年度。如果单位因工作原因无法安排职工年休假的,须经职工同意,方可不安排。对于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需按照职工日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5. 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单位执行年休假条例的情况。工会组织依法保护职工的年休假权益。
6. 若单位不安排职工年休假或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将受到人事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的责令改正,并可能被要求支付赔偿金。对于拒不支付的单位,职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7. 职工与单位在年休假方面产生的争议,应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理。
8. 国务院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年休假条例的实施办法。
9. 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务员的年休假规定则明确如下:
1. 公务员的年休假天数根据工作年限确定:(1)工作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3天;(2)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7天;(3)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4)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5)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公休假不仅使个人能在工作后得到休息和放松,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㈣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共多少天

共29天。

安排如下:

1、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2、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3、清明节:4月5日(清明节)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4、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节: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与周末连休。

6、中秋节: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与周末连休。

7、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号(星期六)、9月30号(星期天)上班。

(4)2018年劳动法公休假规定扩展阅读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

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㈤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共多少天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共29天。

1、元旦节放假时版间共3天。

2、春节放权假时间共7天。

3、清明节放假共3天。

4、劳动节放假共3天。

5、端午节放假共3天。

6、中秋节放假共3天。

7、国庆节放假共7天。

(5)2018年劳动法公休假规定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1、其中元旦三天双倍工资。

2、春节初一、初二三倍工资其余双倍工资。

3、清明节当天三倍工资其他时间双倍。

4、劳动节当天三倍工资其他时间双倍。

5、清明节当天三倍工资其他时间双倍。

6、中秋节当天三倍工资其他时间双倍。

7、国庆节1、2、3号三倍工资其他时间双倍。

㈥ 劳动法关于公休假的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公休假规定是什么?
国家公休假规定是什么?
公休假是法律为维护劳动者权益而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比如每周有两天不用上班的周末就是公休假,还有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这些能带薪休假的假期也是公休假。那么国家公休假规定是什么呢?律图小编为您找到了关于公休假的国家最新规定。
(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胡携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敬局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公务员年休假的相关规定
《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
年休假假期,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分别确定。
(一)参加工作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3天;
(二)参加工作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7天;
(三)参加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
(四)参加工作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
(五)参加工作时间满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休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裤稿伏,因为公休假使人们能在紧张劳累的工作之后放松身心。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公休假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什么情况下,职工没有年休假
如下情况下,职工没有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没有年休假;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没有年休假;
3、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没有年休假;
4、职工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没有年休假;
5、职工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没有年休假。

热点内容
人力资源部怎么规避劳动法 发布:2025-05-01 23:19:53 浏览:590
万州最好律师 发布:2025-05-01 23:09:07 浏览: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23:05:49 浏览:437
相应法律责任很重 发布:2025-05-01 22:57:48 浏览:123
深圳司法中院 发布:2025-05-01 22:57:47 浏览:443
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题 发布:2025-05-01 22:53:49 浏览:197
没有及时发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22:33:26 浏览:605
经济法的地位及与民法的区别 发布:2025-05-01 22:26:39 浏览:36
安全生产法规定承担 发布:2025-05-01 22:12:56 浏览:726
崇明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1 22:10:03 浏览: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