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电话怎么
① 拨打12333 能不能咨询劳动法
可以。12333则是属于全国性质性的公益性劳动保障电话,在出现一些劳动问题的时候都是可以打电话去进行咨询的,劳动法当然也是可以的,主要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劳动法方面的一些相关政策信息,就例如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工作待遇,职业培训等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咨询劳动法应该注意什么
在拨打电话咨询劳动法的时候,因为地区不同,所以一定要去注意1233,服务内容也会有一些稍许的差别,在使用1233咨询劳动法的时候一定要去先询问当地的具体情况如何并且要根据各地的劳动法规和政策去使用,注意查看其中的政策法规,避免出现一些误解或者是违法的行为,每个地区的政策法规是有所不同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到目前为止收的标准一般都是按照本地通话标准收取的,如是咨询的方面不同,可能支付的费用也会有所差别。
12333劳动仲裁咨询
劳动仲裁主要就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务争议中做一个工段和决策,在我国只要是劳动仲裁出现过之后,则是由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主要是提出劳动仲裁的一方在劳动争议当日起一年之内都可以向仲裁委员提出书面申请,12333则是智能通讯,是可以去咨询关于劳动仲裁的所有问题的。
举报过之后信息还能撤回吗
如是在1233上面拨打电话,进行了举报举报的信息也是能够撤回的,但是要去看举报的信息是,正处于未处理状态还是处于处理中状态,如是还没有作出处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举报入口自己去点击取消举报就已经可以了,但如果是已经有了处理结果,而且还给了被举报方处罚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去自主取消,去找到帮助中心留言入口的客服人员才能够帮助撤销。
② 12333、12348、12345,哪个电话可以咨询劳动法的
12333和12348都可以咨询劳动法问题。
首先,12333是劳动权益保障热线,专门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权益维护引导以及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这意味着,当公众遇到劳动法相关的问题时,如工资纠纷、工时问题或劳动合同疑问等,可以通过拨打12333来获得专业的解答和帮助。该热线在工作时间提供人工服务,但也提供24小时全天自动语音服务,方便公众随时查询和了解相关信息。
其次,12348是全国法律援助热线,它的服务范围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等多个法律领域,包括劳动法。因此,公众在面临劳动法方面的困惑或争议时,同样可以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这个热线由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负责运营,能够提供高效、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无论是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还是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等问题,都可以通过12348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至于12345,这是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虽然其咨询范围广泛,包括行政职能、政策规定、办事流程等公共服务信息,以及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投诉和建议,但它并不专注于劳动法问题的咨询。因此,在咨询劳动法方面,拨打12333或12348会更为直接和有效。
总的来说,公众在遇到劳动法相关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拨打12333或12348进行咨询。这两个热线都提供了专业、便捷的服务,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③ 劳动合同法咨询电话号码是多少
可以直接拨打“12333”这个电话号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过《关于继续使用全国性公益服务号码12370与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号),明确12333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目前“12333智询通”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和投诉举报等公共服务。
(3)劳动法电话怎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④ 怎么举报公司违反劳动法电话
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投诉电话
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12333是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
2. 劳动者权益保护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 用人单位消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 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 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 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 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伍首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