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劳动法生育津贴
Ⅰ 2016年产假劳动法到底怎么规定的,有没有具体的文件
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取消晚育假,但具体延长生育假的天数尚未确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修正案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允许再生育子女的具体办法。
申请产假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申请书,结婚证,准生证,身份证,医生开具的怀孕周数证明,以及B超结果显示胎儿周数的证明。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可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提前15天休假。难产时,额外增加15天产假。若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可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可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于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对于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按照生育保险规定项目和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由用人单位支付。
Ⅱ 劳动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一、产假工资发放标准有哪些
1、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生育保险,那么则由政府给产妇按生育险金额发放生育保险金,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2)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80%发。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
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
Ⅲ 劳动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如下:
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3、产假,领生育津贴;
4、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产假工资如何发放
1、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人平均缴费工资计发;
2、缴纳生育保险的,又社保发生育津贴,单位不用再另行发放工资。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Ⅳ 劳动法关于生育期间工资的规定
法律分析: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