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中国的劳动法没人执行

中国的劳动法没人执行

发布时间: 2025-07-03 06:41:47

㈠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不执行劳动法

因为严格执行劳动法对于一些用人单位来说压力太大,但这并不可以成为回违反劳动法的合法理由答。存在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㈡ 劳动法出台了好多年可是有的老板根本就不执行人力资源也拿她们没办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合同法,由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条款如下:
第七十三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第七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有权对劳动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㈢ 为什么劳动法规定必须签合同交保险,但还是很多企业不执行

企业不执行法律规定,或不履行法定义务与责任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关投诉。因此产生纠纷的,用人单位将承担不利法律后果。

㈣ 为什么国家不严格执行劳动法

国家为何在执行劳动法上显得较为宽松?资源与市场视角下的深层考量

当我们探讨为何国家在执行劳动法上可能有所松动,答案并不简单,而是与国家的资源分配、市场依赖以及经济策略密切相关。首先,从资源匮乏和市场依赖的角度看,工人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利益牺牲者。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对煤炭、成品油和粮食的进口量分别增长显著,显示出我国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煤炭作为火电的主要原料,国家人口众多,粮食自给不足,这些都使得企业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曹德旺曾提及,中国在生产玻璃时,税收和能源成本远高于美国,蓝领工资较低,使得利润空间被压缩。



在国内企业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劳动法会进一步抬高人力成本,而政策上长期倾向于“让利于资”,以保持竞争优势。这种做法导致了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外资制造业,它们享受着廉价劳动力和便捷的出口条件,利润却大量外流。



然而,这种依赖性带来的后果是双面的。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受限,因为工人的收入不足以形成稳定的消费循环,而外资的利润又不足以投资研发。政府在税收上又必须保持平衡,以吸引外资。因此,政府通过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牺牲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来支撑当前的建设。



这种政策导向使得企业地租成本上升,工人生活成本随之上涨,外资企业选择成本更低的地区,导致国内生产价格上升,国际市场可能选择抵制,国内消费者则不得不面对紧缩的消费选择。这进一步导致企业业务下滑,就业压力增大,消费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困境,社会上出现了对年轻人“吃苦耐劳”的强调和鼓励消费的言论,其背后的目的是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转。然而,忽视了执行《劳动法》给予工人权益的长远意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是在间接保护经济中的大户利益。



因此,国家在执行劳动法上的选择,背后是复杂的经济考量和利益平衡。只有真正理解并实现劳动者的权益,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而非持续牺牲工人以维持表面的繁荣。

热点内容
龙岗法院立案庭 发布:2025-07-03 17:26:21 浏览:236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发布:2025-07-03 17:25:11 浏览:854
2015年法规真题答案 发布:2025-07-03 17:14:10 浏览:361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什么 发布:2025-07-03 17:05:22 浏览:222
公司法人变更的股东会决议 发布:2025-07-03 16:45:55 浏览:663
吴江律师行 发布:2025-07-03 16:37:34 浏览:38
最新劳动法工资规定深圳 发布:2025-07-03 16:22:22 浏览:454
高邮律师 发布:2025-07-03 16:22:21 浏览:439
民法典完善了哪些法律 发布:2025-07-03 16:07:59 浏览:207
唐忍法规链接 发布:2025-07-03 15:33:07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