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免于起诉

劳动法免于起诉

发布时间: 2021-01-30 03:01:03

『壹』 不经过劳动仲裁,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

现实困惑
秦某不服公司与他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双方协商不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过程中,秦某发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人与单位领导很熟,他认为仲裁委员会一定会偏袒公司,于是决定放弃仲裁请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法院会受理秦某的起诉吗?律师点评
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其中协商、调解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也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程序。只有经过仲裁,当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本案中,秦某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秦某认为仲裁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与本单位领导有较好的私人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他可以依法提出回避申请,但不能未经仲裁而直接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特别提醒
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也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仲裁委员会未受理仲裁申请,才可以提起诉讼。

『贰』 劳动法规定多久不发工资可以起诉

因用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停工、停产,向员工放假期间,是要支付工资的。根据放假时间长短、劳动者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确定不同的支付假期工资标准。
根据原劳动部有关工资支付的规定,非劳动者原因造成的单位停工、停产期间,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放假时间不超过一个工资发放周期的(通常为30日内),支付劳动者的正常全额工资。
放假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提供了劳动(比如正常上下班、进行考勤)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假期工资;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对于停产、停工放假超过一个工资发放周期、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情况,支付工资的标准由各地自行规定。例如在广东省规定,停工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双方协商确定工资支付金额;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单位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生活费。深圳市规定,非员工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放假期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标准工资80%的假期工资;放假超过一个月的,单位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80%的工资。停工、停产工资发放期限到恢复生产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为止。
劳动争议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叁』 劳动法,新劳动法规定是不是不能对员工罚款

1、劳动法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服劳动者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劳动法免于起诉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单位对职工的处罚有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其中,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经许可,擅自在厂内推销物品者。

2、上班时间,躲卧休息,擅离岗位,怠忽工作者。

3、因个人过失致发生工作错误,情节轻微者。

4、妨害生产工作或团体秩序,情节轻微者。

5、不服从主管人员合理指导,情节轻微者。

6、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挂规定标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者。

综上所述,有时候员工会因为工作疏忽失误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有的企业设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罚款。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来说,公司对员工处罚措施有警告、撤职及开除等。通过罚款来加强管理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肆』 不予起诉与解除劳动合同

呵呵你这问题有点意思
法学案例教学的吧
我认为公司不能凭此解除劳动关系,原因你在上面都已经写出来啦,现重新整理如下: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要合法解除劳动关系,必须符合http://gs.51wqw.com/laodoongfa/faq_hetong/2010/0624/1039.html中规定的条件,否则违法!
注意,其中第四款的规定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有没被依法公诉或者起诉。
再者,如果公司仅仅凭一个员工有过诉讼经历就开除他,那么这个社会上水还敢打官司,那这社会的很多合法的权益都没人敢去维护

【问题补充】:证据不足,连起诉都谈不上,那更是不符解除劳动法25条第四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啊!
这样跟你说吧,不管是不是案例还是事实,只要是法院没有判罪,也没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就不符合条件!任何解除你合同的行为都违法!

『伍』 免予起诉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吗

可以的,并且不需要支付补偿金。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内十九条容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9、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陆』 劳动部[1995]309号文件关于不被起诉解除劳动合同有新的规定吗

没有新的规定。
所谓不起诉被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涉嫌犯罪被逮捕,因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作出免于起诉决定。按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9条规定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解释,现在依然执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的规定,没有新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部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部发1995309号
29.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柒』 劳动者触犯刑法但被免予起诉,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1995 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1995 年劳动法实施意见》)第29 条的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 条免予刑事处分的。因此虽然被免予刑事起诉,但用人单位仍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0839 出现什么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进行规模裁减人员?

在一定情况下,需要裁减人员20 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 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 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 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企业依法进行重整的,可以裁减人员。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指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方可进行裁员。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企业转产,是指改变主要经营的业务,导致原有业务部门需要整体移交、转移或取消。技术更新,指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或者生产技术大幅提高,可能导致同样的工作只需更少的劳动者即可完成。因此,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捌』 很多工厂都加班超过三个小时,但为什么很多工人都不起诉劳动局。劳动法规定每天加班不超过三个钟。

1、法律上关于加班和加班费的规定是这样的: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内间不容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厂里满足上面的条件,是可以安排加班的,职工投诉了也没用

2、如果还在这个厂里干,是不能投诉的,要不你的小鞋不是穿定了?

3、还有很多职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没投诉,我也随大流

4、平时不学习,不关注法律法规,不关注自身权益,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投诉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这么几个情况了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竞赛宣传海报材料 发布:2025-10-01 11:00:19 浏览:437
法院人发言 发布:2025-10-01 10:57:04 浏览:435
分配条例表决 发布:2025-10-01 10:55:35 浏览:214
法学大学课本 发布:2025-10-01 10:48:14 浏览:519
济源法院网 发布:2025-10-01 10:40:11 浏览:967
土地出让违反合同法缴纳的定金算罚没款 发布:2025-10-01 10:27:30 浏览:218
王晶法院 发布:2025-10-01 10:15:14 浏览:848
附录法学 发布:2025-10-01 10:14:23 浏览:771
不符劳动法 发布:2025-10-01 10:13:05 浏览:888
工伤康复在劳动法中的规定 发布:2025-10-01 10:12:57 浏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