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法的控权理念
1. 行政法的本质为什么是控权法
首先,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用版以调整各种行政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其规定的内容上看,其规定的活动原则,职责权限等无不体现着对行政机关的限制。
其次,行政权是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秩序的保障。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且行政权不及立法权、司法权行使的程序严格、公开却更具有扩张的趋势,因而行政权最容易导致滥用和腐败,会给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带来威胁,甚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再者,从行政法的原则来看,依法行政的原则要求政府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要求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越权无效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内活动;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政法对自己的行为或承诺守信用,不得变化无常;比例原则要求行政行为见过行政目标的的事先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要求行政机关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公开原则要求政府行为依法公开;行政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公道正派不偏私;行政公平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综上述原则,行政法无不体现者对行政机关的约束和限制
2. 为什么说行政法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法它是怎样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
1.行政法来的宗旨和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自保障个人自由权利,制止国家行政机关干预或限制个人自由和权利。
2.行政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独立的司法权对行政行为予以司法审查,从而达到其限制和控制行政权的目的。
3.行政权的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其管理只限于国防、外交、财政、治安等少数领域,最大可能地排斥自由裁量权。
3. 试谈行政法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保权论平衡论控权论
行政法是关于国家与国家权力的法律,民法是关于市场和人的法律.民法是从市民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其理念是自由主义,其文化基础是自由主义文化。行政法的理念是国家主义,其文化基础是国家统治的理论。自由与统治永远是一对矛盾。民法的价值理念之一是对抗国家力量的侵犯;行政法的价值目标之一是防止国家权力的膨胀并维护私权的合理存在。应该说,这二者都是从自由主义文化出发的。
民法的功能是保护私权并对抗公权。行政法的功能是规范与限制行政权的扩张。然而,民法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张扬私权,但它又容易导致私权的泛滥。行政法是以国家本位主义为基础,它可以保护私权行使,但是它的某些行政偏好又可能助长不适当的行政扩权。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都是社会利益两种极端的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达致对立的统一。当然,二者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假如没有个人本位主义与私权,就不可能有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的解放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假如没有国家本位主义与统治权,就不可能形成统治与秩序。但是,社会是在努力克服不断出现的各种对立与矛盾中而发展的,单靠行政法与民法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兼顾这一目标的.民法与行政法均强调形式正义,行政法通过行政权的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私权的泛滥;民法通过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和责任制度可以阻止行政权的对私权的无端侵扰.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4. 行政法为什么应该是控权法
行政法是控权法。该观点将“控制行政权力”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和核心。控权论认为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控制的法。该理论从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性和侵害可能性出发,强调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它的主要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认为行政机关享有权力和进行管理是一个事实问题,而非法律问题,授予行政机关权力不是行政法所能决定的。行政法所能规范的是权力行使的后果,是由于享有权力、运用权力所带来的法律问题。第二,认为行政权的行使无须法律保障,行政法就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法。这一观点较多地借鉴了西方行政法作用的理论。
今日看了孙笑侠教授〈法律对行政的控制〉一书,比较赞成一种观点,我们对于行政所说的控权不应该只是对行政的限制而言的,此处的控是一种广义上的,是一种对行政权的凌驾,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引导行政有效合法的实施,另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限制行政权的滥用,保障相对人的利益。如果以此说法,那么就不会产生对行政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少在理论意图上,我们还是比较重视行政职能的有效实现。
至于成本的抬高这的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对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的有效实现的管理,必须把握好有效的范围,有效就是要我们的行政权在社会服务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服务中要量力而为,结合我们的社会现实。但是即使这样成本的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总的来说,成本的提高,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就、以及公民组织合理利益的实现,还是值得的。
对于公民权利滥用的问题,其实在现阶段这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们所缺的恰恰是权利的重视。权利和权力是两个对应的范畴,他们处于一个运动的平衡之中,这需要双方的制衡,行政法对行政的控制就是为了要保持一种相对的均衡,所以权利滥用的问题是不用太担心的。
谢谢!
5. 行政法是怎样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且必须有法律依据。
6. 为什么行政法律是限权法,控权法
行政法是控权法。该观点将“控制行政权力”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和核心。控权论认为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控制的法。该理论从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性和侵害可能性出发,强调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它的主要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认为行政机关享有权力和进行管理是一个事实问题,而非法律问题,授予行政机关权力不是行政法所能决定的。行政法所能规范的是权力行使的后果,是由于享有权力、运用权力所带来的法律问题。第二,认为行政权的行使无须法律保障,行政法就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法。这一观点较多地借鉴了西方行政法作用的理论。
今日看了孙笑侠教授〈法律对行政的控制〉一书,比较赞成一种观点,我们对于行政所说的控权不应该只是对行政的限制而言的,此处的控是一种广义上的,是一种对行政权的凌驾,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引导行政有效合法的实施,另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限制行政权的滥用,保障相对人的利益。如果以此说法,那么就不会产生对行政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少在理论意图上,我们还是比较重视行政职能的有效实现。
至于成本的抬高这的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对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的有效实现的管理,必须把握好有效的范围,有效就是要我们的行政权在社会服务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服务中要量力而为,结合我们的社会现实。但是即使这样成本的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总的来说,成本的提高,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就、以及公民组织合理利益的实现,还是值得的。
对于公民权利滥用的问题,其实在现阶段这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们所缺的恰恰是权利的重视。权利和权力是两个对应的范畴,他们处于一个运动的平衡之中,这需要双方的制衡,行政法对行政的控制就是为了要保持一种相对的均衡,所以权利滥用的问题是不用太担心的。
7. 为什么说行政法是控权法
行政法目的来在于保障私权和自由;自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行政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而行政法的手段是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
在控权论者看来,行政法的作用正如同紧箍咒 ,约束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行政权。
“控权”不等于“限权”。“控权”是法律对行政权力的驾驭、支配,他并不仅仅限制行政权力 限权”则是尽量少地授予行政权力,即限制行政权力的范围。
限制是消极的,控制是积极的。
8. 沈岿的主要论文
1、《现代行政法的精义——平衡》,《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平衡论:对现代行政法的一种本质思考》(第二作者),《中外法学》1996年第4期;
3、《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再探讨》(第二作者),《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4、《试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载《行政法论丛》(第1期),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二十世纪美国法律思潮与新公法运动》(译评),载《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法治原则与公共行政组织》(第二作者),《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7、《传统行政法控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第一作者),《中外法学》1999年第1期;
8、《关于美国协商制定规章程序的分析》,《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9、《政治理论视角中的公法》(译评),载《行政法论丛》(第2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个性化研究之初步》,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4期;
11、《扩张之中的行政法适用空间及其界限问题——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引发的初步思考》,载《行政法论丛》(第3期),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制度变迁与法官的规则选择》,《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重构行政主体范式的尝试》,《法律科学》2000年第6期。
14、《法治和良知自由》,《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
15、《公立高等学校如何走出法治真空》,载《行政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载《宪政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法学会2003年度论文二等奖)
17、《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司法裁量的空间与限度》,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
18、《因开放、反思而合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19、《行政诉讼确立“裁量明显不当”标准之议》,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20、《21世纪行政法》(译文),载《行政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1、《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合法化进路》,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2、《析论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司法审查》,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3、《解析行政规则对司法的约束力》,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
24、《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24.《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基于司法实务的考察》,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25.Comments on “China’s Courts: Restricted Reform”,The China Quarterly,191 September 2007(英文);
26.《司法解释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7.《国家赔偿:代位责任还是自己责任》,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28.《食品免检制之反思——以风险治理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29.《风险治理决策程序的应急模式——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隔离决策的考察》,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 行政法它是如何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
首先从上来说,行政法就是来约束和监督行政权力行使的。其次,在我国,调整行政机关内部关系,也就是行政机关内部人员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我国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调整行政机关外部法律关系主要有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这两部法律主要是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的规范的,最后,对于在前两部分,如果行为人对行政机关的行为不服,或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可以提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