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兴则国家兴
㈠ 现在当律师有前途吗
看你水平了,哪个抄行业没出能人的,这个和行业无关,以后的社会法制越来越严密,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律师当然是个必不可少的职业,但是如果想靠一张律师证混饭吃也未必容易,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看你有没有那么能耐了。
㈡ 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出自哪里
没有出处的,纯粹是自编的。
㈢ 关于律师的名言
关于律师的名言
1、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律师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有高度责任心,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第二个境界是有社会良心,为弱势群体、为权利被践踏的人伸张正义;第三个境界是有历史使命感,敢于为中国的法治与宪政,挑战权威、挑战体制。
——江平
2、中国律师的辩护领地,风能进、雨能进,警察不能进! ——陈有西
3、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烦、听起来很阔、做起来很难的职业。
——刘桂明
4、让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 ——贺卫方
5、律师要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
即使只能做一个花瓶,我也要在里面插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
——张思之
6.让所有的辩护都通往正义。 --许兰亭
7.你戴着荆棘的皇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律师,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但你视一切险阻诱惑为无物。你的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观事实才有最高的权威。
--胡乔木
8.律师之门,是神圣之门,是正义之门。
--于宁
9.没有律师就没有法治。
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
--田文昌
1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时间也建不起法治的罗马城。地位与权力终究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困境面前,律师要自强不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巩沙
11.律者,“法令”、“约束”也;师者,技长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两字合成为“律师”,即表明:律师乃律己之榜样,律师以擅法为专长,严肃而神圣乃律师职业之道。
--栾少湖
12.法治社会的律师应该是公民私权利的忠实代表,是社会理性不同声音的忠实代表,是以私权利制约公权力的忠实代表。
律师的执业权利与地位,是一个社会民主法治进程和人权保障最灵敏的晴雨表。
--吕良彪
13.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
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
--钱列阳
14.做有思想的律师,让法治成为信仰。
中国律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力量。--刘辉
15.律师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 -陆咏歌
16.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翟建
17.做律师是个良心活。 --段建国
18、律师一定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或者在做人方面有基本的职业道德,我始终认为作为刑事案件的律师,必须要具备天然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赚钱的职业,如果你把刑事辩护当成赚钱的职业,其实是发不了财的。
——朱明勇
19. 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
上帝想让谁灭亡,首先让他疯狂。
感恩、敬畏、诚信、睿智、善良、学习、责任、自律。
律师挣人家钱都是乘人之危,人家摊事才找你,所以要讲良心,服好务。
--岳成
20、我愿以个人暂时的人身自由为代价,推动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向前迈进一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步,足矣! — 李庄
㈣ 崔武的附件2:
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开所宣言
尊敬的师长和朋友: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也是一个值得感恩和期待的时刻。
感谢帮助过我的各位师长和朋友,与我们一起分享此刻的美好和激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庆祝一个开所典礼,而是为了见证一个得来不易的自由价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在2008年的烟花三月,全国人大代表用民主的选票完成了律师法的修改,通过了个人独资律师事务所的准设。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更是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里程碑。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不只是我们团队律师的一个新成就,也为中国、江苏、南京的民主、自由和开放增添了一个感人的例证。
个人独资律师事务所的横空出世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由的果实如此得来不易。我国用近六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重视集体权利到重视个人权利的转变。如果说,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那么每个律师更是中心中的中心。因为:律师兴则中国兴,律师强则国家强,律师自由则国民自由。
我们用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向世界证明,自由民主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上下求索的的普世价值,追求思想的独立和个性的张扬更成为中国律师的新潮流。
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的开办,不只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人民的成功,民主的成功。几百人的大规模律师事务所固足称道,但个人的自主和创造也容易淹没在集体意志中。我们终于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如锥破囊,勇敢的站起来!
个人所的成立,展现着理性的坚持和自由的信仰!
个人所的成立,代表着政府的自信和律师的尊严!
个人所的成立,象征着自由的追求和梦想的实现!
亲爱的同胞,让我们永远记得这一刻,永远记得珍惜和感恩。因为个人律师所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走过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亿万人民对自由的坚定信仰,如果没有领导人的开明开放,我们今天就不能站在这里,庆祝一个属于全民的光荣盛典。
今天,我们仿佛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门前。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开办,为我们共同的命运打造了一把全新的钥匙。自由之门已经开启。我们如此谦卑,但决不退缩。我们充满自信,但没有丝毫自满。
从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获得执业许可证的那一刻,崔武以最严肃而谦卑的心情接受公民的付托,誓言必将竭尽个人的心力、智慧和勇气,来承担法律赋予的重责大任。
个人的深切了解,个人所绝对不是个人主义,更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个人出资,个人负责。这种体制的好处是避免不少规模律师事务所的流弊:人合心不合,一盘散沙;决策缓慢,互相扯皮;各自为政,以邻为壑;频繁流动,责任缺失。有鉴于此,我们坚决反对“拉 人头,摆摊位”式的粗放经营。我们的用人理念是:宁缺毋滥,结构优化,务求特色,按需用人。我们的办所理念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个人的深切了解,每个律师都想摆脱依附,追求独立;摒弃一律,张扬个性。一旦羽翼丰满,便想另立山头。包括我本人。律师之间维系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而维系稳定的合作关系又是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以为,一个律师事务所首先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才能“近者悦,远者来”,才能让律师真正合起来。律师事务所和公司的运作模式不一样。公司主要靠资本积聚和流水作业来维持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而律师事务所主要靠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来服务客户,难以推行流水作业。必然导致规模律师事务所山头主义盛行。如果有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利益纽带把大家联接在一起,每个利益主体都提取部分利润参与共享,才能真正出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状况。这种利益共享机制也只有投资单一的个人律师事务所才能很快建立起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我们愿意在个人律师事务所内部建立起这样的命运共同体。
个人深切体认: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架构对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律师事务所不是个人威权统治的实验场。今后事务所的注册主任除对外负总责外,对内只负责本所的价值指导和大方向的把握。事务所将设置一名执行主任,实行责任内阁制,一年一聘,公开选任。我们将为有能力的律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大柄不必在我,唯有德有能者,以及认同本所价值者居之。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既集中又民主、既生动活泼又井井有条的内在秩序。让民主、自由的种子首先在律师事务所内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个人的深切感悟,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立并不是简单的个性张扬和炫耀,而是以个人的品质和资产作为对外服务的瑕疵担保。因此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服务体系:所有案件实行讨论通案制、部分重大案件在我所“模拟法庭”进行沙盘作业演练、根据委托人要求委请专家会诊、律师服务委托保险公司承保等制度。我们还制定了本所律师服务规范。也许本所其他律师代理的案件不是我亲自出面,但我可以负责地说,我要让每个案件的办理都体现本所的质量管理,甚至我要参与讨论,形成代理方案,体现集体智慧。我们不允许一盘散沙,糊弄当事人。我们要让社会大众看到我们的名称就能联想到我们的质量服务体系。我们在宣传上绝不搞个人崇拜,只宣传我们独特的质量服务体系。我们绝不搞“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是真理”式的机械文宣,我们只宣传我们的特色和产品。
本人从一名教师做起,后来也做过记者、专栏作家。律师执业已满十年。近些年来,我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过南国的酷热,北国的阴冷,西部的险峻,东部的平坦,代理过国内许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深知律师执业的甜酸苦辣。本人秉持“唯仁者能以大事小,唯智者能以小事大”的古训 ,用仁爱和智慧处事,每每临深履薄,大多不负重托。我们深知,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楚虽三户能亡秦”的故事昭示我们: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强大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内在构成和搭配。我们只要优化组合,张扬特色,必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不可或缺。
各位朋友:过去,律师靠个人才能打拼天下。古人云:“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如今,律师到了不合作难以生存的时候。我们除了用内在机制来营造律师内部的合作外,我们更重视与社会各阶层的合作,特别是和市场经济各种中介组织的合作。我们要坚决破除过去“律师就是办案”的传统思维,我们要利用律师熟悉政策法律、广交八方的优势,大力开拓有特色的非诉讼业务。我们以国家法律为坚强后盾,我们以社会需要为源头活水,我们以特色人才为最大资本,在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舞台上一定会不断上演“止戈为武,防消并重”的精彩活剧。
我们深知,我们除了给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之外,还担负着推动法治进步的重任。本所提倡律师在办案之余,著书立说,参与公益。本人曾经担任过多家报纸的专栏作家,出版过多本法学专著。近段时间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在读了我的文章后感触良多,给我发来短信说:“我不认识你,但我感谢你。” 我们深知:国民精神的锻造离不开律师的参与。追求法治进步和民生幸福永远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的存在价值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善尽公民责任。
我们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方向是民商和人权领域。我们深知,民商法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许多刑事上冤假错案,都是因为执法者混淆了民商纠纷和刑事犯罪的界限。一些执法人员只研究刑法,不注意民商法学养的提高,导致知识空洞化。我们认为,只有精通民商法的律师才是最好的维护人权的律师,才是最佳的刑辩律师。因此本所的专业方向是深耕民商法,兼顾人权领域的刑事辩护和行政诉讼。润商就是促进协商,服务工商,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公民、公司等商主体的合法权益!
各位朋友,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但最终检验我们工作成绩的是社会和历史。因此,我们不但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更要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服务。司法尊严,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律师就是这道防线上的哨兵。法律人的尊荣在于法律人的自立。个人律师事务所能够成立代表着中国律师自立的开始!
威权和武力只能使人一时屈服,民主和自由才是永垂不朽的价值! 只有掌握法律和真理,精通规则和技巧,才能开拓前进的道路,打造不朽的建筑!
今天,我能在这六朝古都奋斗成长,历经挫折与考验,终于获得法律的许可,承担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责大任。个人的成就如此卑微,但其中的寓意却弥足珍贵。不论在多么艰困的环境中,祖国都像至爱无私的母亲,从不间断的赐给我们机会,带领我们实现美好的梦想。我们只有不断创造,携手向前,才能无愧“中国律师”的光荣称号!
我们诚恳期待:如果您有好建议,就就请您告诉我们吧,让我们改进工作。如果我们有特色,就请您转告朋友,让您的朋友也分享我们的服务。
亲爱的朋友,这一刻的光荣属于全体律师。所有的恩典都要归于祖国:我们永远的母亲。让我们对这块土地感恩,向人民致敬。民主、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自由、进步的中国律师万岁!
崔武
㈤ 86岁高龄的江平教授给广大律师们说了啥
86岁高龄的江平教授给广大律师们说了啥?
2016年7月24日下午,现年86岁高龄的中国著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江平教授在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南区大礼堂为贵阳广大律师们作了一次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笔者作为现场听课的一名普通律师学员,深受启发,现将江平教授讲座的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发布,与全国律师同行和法律人一起分享。
这次讲座,江平教授紧紧围绕他提出的“律师兴则法治兴,律师兴则国家兴”深入诠释了律师的职业优势和作用,勉励广大律师积极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是江教授授课的部分观点集锦:
一、律师兴则法治兴,律师兴则国家兴。
二、律师作为一个职业来说,他的优势在哪里?只有弄清楚了职业的优势,才有权利说“律师兴则法治兴,律师兴则国家兴”。如果我说国家兴则律师兴,那绝对没有问题,也没有争议。那么为什么我说律师兴就国家兴呢,这说明律师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作用,这是别的职业不能够代替的。
三、律师作为一个职业来说,他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律师是一个更具有权利意识的职业群体;二是律师是一个更具有社会意识的职业群体;三是律师是一个更具有法律意识的职业群体。
四、从职业的情况来看,律师和维权紧密联系,而且律师的维权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其他一些职业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律师的天职却是维护他人的利益。律师都是维权的,律师始终应将维权放在第一位。
五、律师本身自己的利益也需要维护,但是律师的职业并不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他的职业使命是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六、警察和律师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可缺少的两股力量。维稳是公安的作用,维权是律师的作用。
七、律师的办案思维和法官、检察官、公安部门的同志的办案思维是不同的,律师的思维基本上是无罪思维,在法庭上更多的表现为对控方的对立,根本原因是思维的不同。
八、律师这种权利的观念是进步的观念,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观念,律师这种以权利为中心的思考,是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来考虑,这应该是一种进步的思维。当然这样的思维也有一些片面,没有用全局的思维来衡量。
九、律师职业自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律师是靠自力,靠服务,靠信誉赢得市场的尊敬和尊重。
十、律师本身服务的市场就是社会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的规律的适用于律师的规律,市场竞争的规律也适用于律师的规律,律师本身就是市场的一份子。
十一、律师本身更贴近民众,更了解民众的心声。律师是民众权利的维护者,是民众利益的代言人。
十二、“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都是学法律出身,我们的任务跟国家的治国之道完全一致。
十三、作为法律人要维护法律的精神。
十四、如何处理好治国之道和谋生之道,这个恐怕只有学习法律的人会遇到这个问题,学其他专业的恐怕没有这个方面的问题。怎么处理好治国和谋生的矛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的理念,法律的理念要牢牢在心中,这个天平的概念,公正、公平、正义要牢记。(江老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语重心长呀,他还用宋世杰帮打官司的案例指引法律人如何处理治国和谋生之道)。
十五、法律人的弱点是什么?江老借用马英九父亲的一句话:"守经有余,权变不足"。
十六、对于法律人来说,应该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看作最高理想。
十七、过去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先入为主,二是证据不足,三是无人辩护,四是缺乏监督。
十八、作为律师应该准确把握公权和私权的界限在哪里,超出哪个界限就是滥用。
十九、可以把从律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
二十、司法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真正实现司法独立,法院法官裁判独立。
㈥ 我国司法独立是指法官和检察官独立吗
一、司法独立的概念
先看司法的定义,司法就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审判案件的专门活动。从西方理论上来看司法权就是审判权,也就只有审判机关即法院行使司法权,而我国司法权还包含有检察权,本文暂且从司法权只包括审判权入手分析。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及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司法独立作为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西方三权分立的产物。17、18世纪针对封建君主大权独揽,权利异常集中等现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三权分立的主张。其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认为,国家应该将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西方国家现行政治体制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司法独立得到很好的运行。在我国,司法独立原则在法律上被具体化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但这一原则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并不相同。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它首次肯定了人民法院的独立地位。该法第78条、第79条分别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1954年宪法所取得的法制建设成果付诸东流。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法院作为公安机关军管会下属的审判组织,根本就没有独立地位,司法独立更是无从谈及。而且,这一时期通过的1975年宪法也取消了“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的规定。文革结束以后,国家着手恢复法制建设,但直到1982年,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才得以作为法律原则重新确立。1982年3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最先对这一原则进行了规定。接着,同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82年宪法进一步将其上升为宪法原则。该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的规定更为细致、具体,但同时也缩小了人民法院“独立”的对象范围。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并不在人民法院“独立”的对象范围之列。因此在我国推行司法独立是有宪法依据的。笔者以为司法独立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法学理论,不具有意识形态和阶级性。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司法就必然走向独立!
二、司法独立的必要性
由于司法不具有独立性,因此很多案子尤其是有重大影响力的典型案子,得不到法律的公正审理,也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从建国后第一起刀下留人的安乐三死刑冤案,到文革时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惨遭迫害致死冤案,忠臣良帅彭德怀蒙冤案,女烈士张志新被残忍割喉处死冤案,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佘祥林杀妻冤案,青年孙志刚被残害致死冤案,河北聂树斌强奸杀人执行死刑冤案,云南滕兴善没有死者的杀人冤案,民警杜培武枪杀妻子冤案等等。无不渗透着另人毛骨悚然的血腥和震撼。中国还有很多令人发指的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等等。还有很多打着维护大局的旗号,粗暴干预司法, 2010年7月17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波罗镇山东煤矿和波罗镇樊河村发生了群体性械斗,这并非一起简单的斗殴事件,发生在山坳里的这一事件,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这起看似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生效的判决,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判决”性质的协调会,以会议决定否定生效的法院判决。纠纷最终导致矛盾激化,事态升级。这一切的悲剧都是司法不独立导致的,因此完善我国的司法独立是很有必要的。
三、完善司法独立的意义
1.从法的运行程序来看司法是最后一道程序,法所倡导与保护的价值都是通过司法来体现与确立的。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公正性是司法的精髓,也是司法的生命。没有公正性,司法就不会有公信力,就不会有权威性。因此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司法必须保持独立。
2.司法独立还能保证司法的效率。司法也要讲究效率,有句法律名言说的好: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而且高效的司法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迟迟不出结果的司法还会促使当事人放弃司法救济,而转向自力救济。这样法院司法的权威性、公信力会大打折扣。而司法独立能很好的保证司法的效率。当然司法不能盲目追求效率,要在遵循正当程序的基础上追求效率。
3.司法权的独立行使才能真正有效地约束行政权,就现在来看行政权受到的约束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政府更是无法无天,以权压法是常事。就拿拆迁来说,有几个是真正为了公共利益而拆迁的,即使是为了公共利益也应该有法院来强制执行啊?现在我们的公民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行政人员依然是置法律于不顾,贸然行事,造成一个个悲剧的发生。尤其在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下,行政权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其权钱交易更容易发生,所以急需一种权力来约束行政权,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多数人的利益。司法权的独立能很好的约束行政权。司法权的独立运行还能起到支撑中国宪政的作用。贺卫方教授曾做过撑起中国宪政的九大支柱的报告,司法独立就是其一。宪政对一个国家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被证明正确了的。
四、完善司法独立的方法
1.笔者以为司法独立首先要做的就是经济独立,也就是法院的运转资金和法官的薪金需要单独在预算中列出,而不是受困于行政部门。农村有句彦言:吃谁的饭,服谁的管。现在的司法机关的财产来源于行政部门,就会当然受到来自当地政府的压力,民告官和涉及到当地政府利益之类的案子肯定得不到公正的审判。
2.法院组织独立,即人民法院在依法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体来说,第一,司法机关必须与行政机关相分离,司法不能隶属于行政,行政不能领导和代替司法。第二,司法机关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过程中,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不应干预司法审判事务,妨碍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第三,司法权必须保持统一,而不应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司法机关的经费来源、财政预算、法院院长确定及法官的人选等方面不应当由行政机关控制或由行政机关管理。
3.法官的独立,法官是行使司法权的具体,每个案子必然由法官作出审判,因此法官独立对司法权的独立行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法律维护的价值也是从法官的判案中得以体现的。培根直言: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法官在法的运行过程中扮演着维护社会公正的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给法官独立行使其权利以特权,如法官高薪制,这会保证法官不因别人的财产贿赂而作出有违法律,有违公正的判决。在一些地方法官薪酬太低,这就容易使他们为财枉法。既然法官享有一些特权,那法官的选聘就要严格把关。而且对于违反法律的法官还应从严处罚,不仅因为他们知法更重要的是他们违法对社会的危害性特大,造成的危害结果也要大于一般人。在推行司法独立的过程中要保证法官素质,不仅有对法律条文的掌握,还要有其对法理的认识。完善我国司法独立,应让全国所有没有司法考试证的法官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拿到证的才可继续留任,如果不合格应进行学习,还不合格请下岗!让类似于山西三盲院长的法官离开岗位。对于法官不能一次合格终生免检,因为法律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新的法条、解释在不断颁布,所以法官应不断学习,对他们的考核也应是不断进行的,比如可以每五年进行一次考核,但这个考核可以缩小范围,刑庭的只考刑事的。如果没有上述措施,司法的独立会导致很坏的结果。因为在2002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前,大批转业军人、党政干部、教师调入法院系统,他们经过短期的培训后,即开展审理工作,但其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案件审理的需要。对于现在法院里的审判委员会应予取消,因为这一委员会会造成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坏局面,也严重影响法官的独立性。
4.群众基础,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官本位”“金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民众普遍崇尚“青天”“明君”,很少相信法院判案的独立性。公民对司法独立既不信赖也不会去自觉维护,因此我们需要对司法独立进行宣传,培养公民对司法的信任,对司法独立的认可与维护。
5.完善律师制度,江平教授曾言:律师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标志,律师兴则国家兴——只有律师制度发达了,国家的民主、法制制度才能够更加完善,律师制度的成败关乎国家的兴亡。现在律师用当事人的钱贿赂法官,法官用手中的权力为律师谋利益的现象很常见,这就必然导致司法的腐败。其实这一结果的发生双方都抱怨,法院说这是律师勾引法院,律师说法官掌握司法权不走后门没办法。我认为律师的抱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也就是律师的地位确实太低,在法官与检察官面前确实是弱势群体。律师制度的完善对于司法权的监督效果会很好的,这也回答了司法独立后无人监督的疑问。
结束语:在我国宪法中也作了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规定,但现实却是检察机关掌有很少的独立权。最高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国被判决有罪的职务犯罪被告人中,判处免刑和缓刑的共占69.7%,而同期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抗诉数却仅占职务犯罪案件已被判决总数的2.68%。检察机关不敢抗诉的很大原因在于其没有独立权!而且我国的检察机关掌握着批捕权,也就是只要检察机关认为证据不够充分,就可以不予批捕。这样的话佘祥林式、赵作海式悲剧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