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下社区法律援助方案
A. 如果要援求法律援助,有什么途径和要求
民事、行政案件一般要求申请人属于经济困难群体(经济困难标准一般是当地低保的1.5-2倍),特殊案件不需经济困难,如浙江的法律援助中心对工伤案件、追讨欠薪案件不审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法律援助民事案由主要如下:(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如浙江省把家庭暴力引起的离婚纠纷也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人、妇女及军人军属都会有特殊照顾,在申请程序上都会有所简化。
对于刑事案件,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很严格,目前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多数都是有法院直接指派法律援助中心,而且受援人范围也仅限于未成年人、聋哑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自诉案件,当事人确属经济苦难,也会受理。
各地方申请程序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法律援助中心直接受理,有些地方要经过乡镇街道司法所初审再报法律援助中心审批,所以 申请前最好先拨打免费法律服务热线“12348”咨询(全国法律援助电话)。
B. 法律援助详细流程
各地区不太一样,以沈阳为例。一般流程:申请人持本人身份证明,经专济困难证明属,案件相关材料。如果是代理申请,还要上交代理证明。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进行申请。需要填写法律申请表,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知申请人,如不受理应出具书面通知。在沈阳一般当天就能知道结果。受理后,法律援助中心为申请人指派律师,申请人需填写授权委托书。律师代理费由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但调查取证需要律师配合而发生的交通费、宿费等,这个费用不是很明确,有的地方是有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有的是有申请人负责。至于法院的诉讼费,一般可以申请司法救助免交或缓交,缓交胜诉对方负责,败诉申请人负责。
C. 法律援助中心 司法求助制度方案
法律援助中心是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一般隶属于司法局。法律援助,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在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的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制度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它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司法制度完善的体现,更是保护人权,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法律援助事业起步较晚的国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对于弘扬社会公正和法律正义、创造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国法律援助服务热线“12348”。下列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请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赔偿的;(七)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八)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一)公诉人出庭公诉,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二)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三)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四)人民法院按规定指定辩护的其他情形
D. 如何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到当地的司法机构申请,也就是司法局下设的法律援助科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不在法院申请,不是一个系统。
E. 司法行业解决方案 包括: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基层法律服务管理,法律援助,司法调解
是的,还有现在是六五普法的中期。
F. 法庭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法庭没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只有司法局有
G. 民事诉讼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对方不愿意协商,作为受害人只能想法院起诉,你可以选择委托律师处理,也可以向当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但法律援助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如下:
【申请法律援助须知】
一、法律援助的对象:
1、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被告人。
2、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
3、刑事诉讼中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被告人,因经济困难需申请法律援助的。
二、经济困难的标准:
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执行。
三、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1、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3、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残疾人或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请求侵权赔偿的;
5、请求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的;
6、请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赔偿的;
7、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8、主张因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9、离婚诉讼;
10、继承诉讼;
11、办理(2)(3)(4)(5)(7)项的公证事项。
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经济困难救助证及一般经济困难对象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受上述法律援助范围的限制。
H. 法律援助服务站点设立的实施方案
直接进入社区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