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柯桥华舍法律援助中心

柯桥华舍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2-06 17:15:19

㈠ 柯桥区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是多少

需要法律援助的,建议拨打12348。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专心面向广大市民群属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㈡ 关于单位职工住房最后归宿问题能寻找法律援助吗

我觉得单位职工位房归宿问题在九十年代房改后就基本完成了。如果至今所住房子自已没有该房屋房产证及土地证的话,恐怕这套房产权不属于自已。

㈢ 法律援助

不知你要了解什么

~~~~~~~~~~~~~~~~~~~~~~~········
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如果路上遇劫匪,在对方抢劫过程中将其砍死,属于正当防卫。《刑法》 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就不法侵害的范围而言,有人认为,指犯罪行为;有人认为包括违法和犯罪行为。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正确。因为如果把不法侵害仅限于犯罪行为,实际上限制甚至剥夺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不利于同犯罪作斗争,与立法赋予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宗旨不符。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有人认为对任何不法侵害都可以实行正当防卫;有的则认为只能对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

由此我们认为,下列几中行为,均不能或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1、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包括依照法律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2、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反防卫;3、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4、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5、对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6、对过失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因为上述各种行为,有的是正当合法行为,有的是缺乏侵害紧迫性的行为,故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起因。如果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则属于假想防卫。对此种情形,应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如果主观上有过失,并造成法律规定的损害后果,依过失犯罪论处;如果没有过失,则应当按照意外事件处理,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是指不法侵害的实行行为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这一段时间。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确已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已经开始”,是指不法侵害人已经着手直接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对法律所保护的权益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它表现为已经逼近侵害对象、已经着手实行侵害、已经威胁到被害人的安全上。例如:某晚,王某与李某等人一起吃饭,席间,王某开玩笑将李某的隐私告诉大家。听到众人的嘲笑李某非常恼火,大骂王某,王某马上向李某赔礼道歉,李某却要求王某自打嘴巴,王某不从,两人发生争执欲大打出手,后被同桌人拉开。饭后,李某尾随王某准备报复。当行至一黑暗处时,李某从地上拾起一块砖头,朝王某头上猛砸两下,此时王某已满头是血,后勉强起身逃跑,李某却紧追不舍,并用砖头将王某砸倒,其高举砖头又准备砸向王某,此时王某从腰间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李某腹部刺了一刀,致李某当场失血过多致死。本案中,当王某的生命真正受到威胁时,才采取防卫措施,所以其行为属正当防卫。

防卫不适时,分为以下两种:

1、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就实施防卫,叫事前防卫;在不法侵害着手实施之前,由于合法权益尚未处于不法侵害的直接威胁或侵害之下,一般不允许实施防卫行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虽然不法侵害的实行行为尚未着手,但是由于这种不法侵害行为本身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并且其在预备阶段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从而形成了防卫的紧迫感,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为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开始,但一般情况下,对不法侵害的预备行为不能进行防卫行为,而只能做好一定的防范措施。

2、如果在不法侵害已经终止后,对侵害人进行防卫的,属于事后防卫。以下几种情形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一是不法侵害已经完结;二是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三是不法侵害人已被人制服;四是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由于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不存在使其停止的问题,因而事后防卫不是正当防卫行为,而是一种带有报复性特点的私力救助行为。

(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

正当防卫的对象,只限于实施不法侵害的自然人,而不包括动物、财产和法人,更不能及于其他公民。不管不法侵害者是否具有责任能力,都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的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不管事前是否知道其为无责任能力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防卫反击,但在防卫手段上应有所节制。对于动物的侵害,如果是作为犯罪工具被人驱使的,将动物打死打伤,属于正当防卫。

实行正当防卫,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而不法侵害的行为只能来自侵害者。因此,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共同犯罪除外),才能达到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

(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防卫意图。

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防卫意图,指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即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如不是出于上述目的,则不能成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中防卫意图的认定时常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干扰:

1、防卫挑拨。是指行为人出于侵害的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由下述案例解释:

“李某与邻居长期不和,双方时有撕打行为。李某与妻子商量,要好好教训一下邻居。其妻子出主意说:先打人的无理,咱不能先动手,将来不好办,想办法让对方先动手。此后,李某对邻居多次挑衅。某日,李某故意将开水泼到了邻家之妻的身上,致其胳膊被烫伤。邻居气愤之下,将甲的头部打破。李某遂将该邻居打倒在地,用棍猛击其头部,致其严重脑震荡。邻居找到村委会要求李某赔偿,但李某与其妻子坚称是邻居先动手的,他们是正当防卫,拒绝赔偿。”

本案涉及到防卫挑拨与正当防卫的问题。防卫挑拨与正当防卫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本人、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而对不法侵害采取措施的正当行为,其主观上具有防卫意图。而防卫挑拨是故意诱发不法侵害,主观上具有借机伤害对方的犯罪意图而非防卫意图。在本案中,甲某预先挑起被害人侵害自己,然后再借机教训被害人。然后,甲某多次挑衅其邻居,邻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他头部击伤,甲某便借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因此,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行为,而是防卫挑拨,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相互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是指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非法意图而发生的相互侵害行为,如互相斗殴。但是,在相互斗殴中,也可能出现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可能进行正当防卫:一是在一般性斗殴中,一方突然使用杀伤力很强的凶器,另一方面临生命的严重威胁。二是斗殴一方已经放弃侵害,例如宣布不再斗殴或者认输、求饶、逃跑,而另一方继续侵害,则已经放弃侵害的一方就具备了进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他可以为了制止对方的进一步加害而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这种情况下的反击可以成立正当防卫。

(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新刑法第20条第2款放宽了防卫限度,所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指从双方行为性质、手段、强度的比较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必须实行的侵害,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不必要的严重后果。可见“明显”和“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例如本案:某村民张某,平时胆大妄为,无恶不作,曾因盗窃、抢劫,等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出狱后变本加厉,惹是生非,称霸于邻乡、附近各村,几乎无人敢惹。在家里也是蛮不讲理,对妻子百般虐待,妻子忍无可忍,只好回娘家。事后,张某到岳家找妻子,与岳父李某发生口角,张某拿菜刀朝岳父李某头部就砍,顿时鲜血直流,李某被激怒,随手从门后操起锄头自卫,张某弃刀就跑,因当时下雨路滑,张某出门不多远就摔到在地,被赶上的李某几下猛打,张某当场死亡。事后虽全村村民联名写信给当地政府机关,称李某为民除害,望司法机关从轻处罚。但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确已超出了正当防卫限度,所以最终仍被处以有期徒刑三年。

又如此案:一日,邻居甲、乙因生活锁事发生争吵,进而发展成相互厮打,后被人拉开。乙感到在刚才的厮打中,自己吃了亏,太丢面子,遂回家拿出菜刀要砍杀甲。甲见状赶忙逃走并躲了起来,直到天黑之后,才敢回家,不想乙仍不罢休,见甲回来,又持刀追了上来,眼看乙就要追上了,甲急忙从邻居丙手中夺过铁锨,朝乙头部打去,导致乙当场倒地身亡。在此案中,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答案是肯定的。试想一下,在本案中,如果当乙回家取菜刀时,甲感到虽自己在刚才的厮打中占了上风,但仍不够解气,遂也回家拿了把铁锨,拿铁锨的甲与拿菜刀的乙在打斗的过程中,甲出手快了一步,将乙打死。甲的这种行为已经不属于正当防卫。同样的一铁锨将乙打死,二者的性质却截然不同。前一种情况下,甲的行为具备了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甲已经放弃了侵害(躲避逃跑的行为足以证明),而乙仍穷追不舍,继续加害,甲的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基本特征表现为:首先,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其次,在主观上对其过当结果具有罪过。

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我们刑法典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在确定何种情况下减轻、减轻多少,在何种情况下免除处罚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防卫目的。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见义勇为而防卫过当,比之为保护自己合法利益而防卫过当的,对前者的处罚应更轻。

(2)过当程度。即所造成的重大的损害后果与必要限度的差别具匠心。轻微过当,则罪行轻微,处罚亦应轻微。严重过当,则罪行严重,处罚相对要重。

(3)罪过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间接故意,从前到后,减轻处罚的幅度乃至免除处罚的可能性应当是依次递减的。

(4)权益性质。为保护重大权益而防卫过当,比之为保护较小权益而防卫过,

㈣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什么程序和请律师打官司,那个好一些

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版律师,为经济困权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一般条件

一般条件是对中国公民普遍适用的条件,它是指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我国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特殊条件

特殊条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获得法律援助应具备的特殊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㈤ 紧急需要法律援助,

1、“看看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判?”:(
(1)关于孩子:法院会根据男女双方的经济情况、孩子的意见、孩子与哪一方生活时间长感情好为根据来判决孩子的抚养权。
根据你说的情况:男方虽然工资低,但有稳定的收入、孩子又长期与男方及家人共同生活,如果孩子自己愿意与男方共同生活的,判归男方抚养、让女方支付抚养费的可能性很大。
(2)关于财产:一般是婚后的财产两人平分,女方有外遇、长期不在家,男方可以要求少分给女方。
(3)如果有女方在外与他人同居的证据:可以在离婚时,向她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2、“男方不到场行吗?到场后如不同意离婚可行吗?”:
(1)男方不到场不行:离婚案件轻易不会缺席判决(只有在一方失踪或是其他原因无法找到下落的情况下才可能在公告送达后缺席判决)。
(2)而且,男方不到场是下策:自己放弃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最好是出庭。
(3)出庭后:男方有权不同意离婚,一般情况下,男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法院很可能判决不准离婚,但她可以在判决生效6个月后再次起诉,那时男方不同意,也很可能会判离了。

3、“每月让女方付抚养费,可害怕女方一旦拿到离婚书,就又像以前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该怎么办”:
(1)最好是能让她一次性支付,但这需要她有一次性支付的条件、她同意。
(2)判决后她不给抚养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没有她财产的线索,也一样无法执行,这问题不好解决。

4、需要说明的是:
(1)父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到18周岁,如果到18周岁后还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可以继续向母亲索要抚养费;
(2)但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不能再向母亲索要了,父亲也从法律上说没有再负担孩子大学费用的义务(虽然从我国的通常情理上还是由父母负担大学费用,但这得父母自愿,不是法律要求的了)。

5、“到法院后法官是否考虑孩子爷爷和奶奶的因素?”:不会,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只根据父母双方的情况,不管孩子气爷爷奶奶是否有条件,都不是法院考虑的因素。

㈥ 全家坐等回答!法律求助 人命案件相关问题 请求法律援助!

首先,对来孩子的家人说自声节哀顺变!
其次,对于上面你提的四个问题,先说简单的,第2个,孩子已经19岁了,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完全民事责任行为能力人,又是在下班后,用人单位对孩子死亡并无过错(过失和故意),故孩子死亡与用人单位无关。
第3个,孩子是在晚上去水库游泳,晚上要求水库监管方承担责任,明显不合理。
最后,如果要提起诉讼,第1个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孩子在醉酒状态下同伴们依然带他去游泳,这就形成了一种法律上的照看义务,后因履行不当,导致孩子溺水,同伴们是存在过失的,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如果具体要诉讼,最好找当地律师代理,当地律师才熟悉当地业务,包括取证,赔偿金额的确定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㈦ 法律援助中心的免费律师咨询

每个地区都会设置法律援助中心,你可以到你们当地的司法局或司法所问问。只要你符合条件,就可以免费申请法律援助。

㈧ 法律援助中心接手的案子都会被移交给外面的律师事务所处理吗

不一定,有可能委托给其他的律师事务所(这时律师事务所不得拒绝),也有可能由法援版中心自己的工作人权员当任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另外,我搞不明白了,你为什么要申请法律援助?为什么不自己请律师?不要舍不得那点钱,必竟诉讼和你利益是休戚相关的大事啊。

㈨ 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一般干啥啊

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区、县均应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暂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区县,由各区县司法局指定职能部门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于人权保护和维护司法公正与平衡的目的而设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门设立的)是律师除律师事务所之外的法定执业机构。
(9)柯桥华舍法律援助中心扩展阅读:
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条
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第八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
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法律援助中心

㈩ 关于学校公物赔偿,我需要帮助,有法律知识的朋友可以给我评论一下

你这来搬回来的柜子是给同学源用的吧,然后老师叫你去搬吧,这应该属于帮工关系,如果你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一般由你同学赔偿,就算你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也是你和你同学一起承担。就那扇门撞坏一个小洞,按照侵权填平损失的原则,也就几十块钱可以修补好那个小洞。再和你老师好好商量下,说你是学生,没那么多钱;就算走法律程序,你也不用赔600。

热点内容
污水处罚条例 发布:2025-07-05 09:23:05 浏览:969
公司法务需普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5 09:16:12 浏览:274
面向21世纪教学配套法规 发布:2025-07-05 09:13:13 浏览:302
王娟司法局 发布:2025-07-05 09:11:36 浏览:582
张兰田律师 发布:2025-07-05 09:08:05 浏览:20
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送达方式 发布:2025-07-05 09:06:53 浏览:988
合同法中对于分包方责任界定 发布:2025-07-05 09:01:33 浏览:578
校园安全与法律知识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发布:2025-07-05 08:59:52 浏览:634
台江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08:40:21 浏览:872
劳动合同法对60岁的规定 发布:2025-07-05 08:40:15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