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师了律师

师了律师

发布时间: 2021-12-10 13:20:08

⑴ 法师,经师和律师的区别

法师是出家人的统称,经师是以讲经为主要工作的出家人,律师是修律为主的出家人

法律咨询师和律师的区别

律师是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实习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可以代理版各类案件权,并依法取得调查取证,法律咨询.查阅复印卷宗等相应的各种权利.而法律咨询师只是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并不能代理案件.

⑶ 法律法律,为什么给人辩护的叫律师不叫法师

“法律”一词中的“法”与“律”本是同义的,可我们在汉语中用的律师怎么没有说成“法师”?这要从“法”说起。
何为“法”?氵,即水。它可能有两个含义:一是比喻法像水一样平,不偏不倚。二是代表惩罚,指放逐到河那边。关于“去”字,《说文解字》说:“出,人相违也。”去即对不公正行为的处罚。可见,法本来与法律有关,但为何我们现在不用法师,而是用律师呢?
在佛教里,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者为三藏法师。可见,法师本是佛教里的名词,与律师的意思相去甚远。
“律”原为音律,只有按照音律,音乐才会和谐。后来,律逐渐指规则、有序。《说文解字》说:“律,均布也。”何为布也?布者,“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也,意思就是把天下规范为统一的模式。
从所周知,古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不过,古罗马帝国却在法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是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律师即源于古罗马,指一些为人辩护的精通法律的人。中国人第一次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一词,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至于为何不采用法师一词,我想一是为了避免歧义,二是法与律本是同义词。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自此后皆把“律”作为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名称,如《大明律》。佛教中“律”多为“戒律”,律师是解释“律”的人。
律师一词的使用,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法律的英语是law,律师的英语是lawyer。将lawer译成律师,也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法”体现了对契约方的尊重,彰显了正义与平等,而“律”则表现出权力主体对施对对象的规范和约束。联想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集权制国家,官方对平民进行的都是强权统治,没有把权利让渡给政府的契约思想的基础。所以,对于西方的西方的法律制度和行为,我们只能用律的观念而不是用法的观念来是加以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何没有用法师,而用了律师。
汉语中仅在“法官”中保留了“法”字,算是体现了西方的法学精神。不过,法官是指根据法律定罪的人,而不是为当事人辩护的人,意义上已经完全不同了。

⑷ 他律师己通知过我叫我找个律师打这场官师了,这应该是事实了吗

是事实。就是你也要找律师了

⑸ 律师又叫什么师

律师就是律师,没有叫别的师的;
律师可以叫做辩护人。

⑹ 律师为什么叫律师而不叫法师

律师不叫法师是因为称呼的习惯性,另外,法师这个词语很早就有了,大众对该词语的理解已经固化,如果坚持叫法师非常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从汉朝时候起,就有“律师”的称谓。《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被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五类。其中,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师。

唐朝以后,除了佛家弟子,道家弟子也可以称呼“律师”。《唐六典·祠部郎中》记载过,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法”和“律”的含义最初是基本相似的。

“法”和“律”的含义后来渐渐有了区别,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偏于抽象和原则;而律是对法的解释,偏于具体和执行。“法”一般是上位的,比如“法官”、“法典”,“律”传统意义上比“法”低。

在佛教中,“律”更多指戒律。后来由于各朝代官方的法典多称“律”(比如秦律、汉律、大唐律、大明律、大清律),到了清朝,民间慢慢对于擅长解释法律、讲解法律内容的人也叫成“律师”。

⑺ 法师,禅师,经师,律师,大师有何区别

法师:精通三藏佛法,以法自师,复以法师人的出家人,称为法师。禅师:精通修习禅宗之法或专修禅定的出家人,称为禅师。经师:佛教里精通经藏或善于讲经诵经的僧人。律师:专门研究佛教戒律的僧人,称律师。大师:道德学问足以作人类模范的人,称为大师。

⑻ 正归律师和不正规律师打官师有什么区别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局限于找律师。但是,如果律师私自接收案件是违反律师法的。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⑼ 为何叫律师不叫法师或者法律师

“法律”一词中的“法”与“律”本是同义的,可我们在汉语中用的律师怎么没有说成“法师”?这要从“法”说起。
何为“法”?氵,即水。它可能有两个含义:一是比喻法像水一样平,不偏不倚。二是代表惩罚,指放逐到河那边。关于“去”字,《说文解字》说:“出,人相违也。”去即对不公正行为的处罚。可见,法本来与法律有关,但为何我们现在不用法师,而是用律师呢?
在佛教里,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者为三藏法师。可见,法师本是佛教里的名词,与律师的意思相去甚远。
“律”原为音律,只有按照音律,音乐才会和谐。后来,律逐渐指规则、有序。《说文解字》说:“律,均布也。”何为布也?布者,“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也,意思就是把天下规范为统一的模式。
从所周知,古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不过,古罗马帝国却在法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是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律师即源于古罗马,指一些为人辩护的精通法律的人。中国人第一次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一词,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至于为何不采用法师一词,我想一是为了避免歧义,二是法与律本是同义词。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自此后皆把“律”作为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名称,如《大明律》。佛教中“律”多为“戒律”,律师是解释“律”的人。
律师一词的使用,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法律的英语是law,律师的英语是lawyer。将lawer译成律师,也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法”体现了对契约方的尊重,彰显了正义与平等,而“律”则表现出权力主体对施对对象的规范和约束。联想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集权制国家,官方对平民进行的都是强权统治,没有把权利让渡给政府的契约思想的基础。所以,对于西方的西方的法律制度和行为,我们只能用律的观念而不是用法的观念来是加以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何没有用法师,而用了律师。
汉语中仅在“法官”中保留了“法”字,算是体现了西方的法学精神。不过,法官是指根据法律定罪的人,而不是为当事人辩护的人,意义上已经完全不同了。

⑽ 律师 师是什么意思

个人认为:
师的意思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比如
律师:从事法律方面的人
教师:从事教书职业的人
法师:从事法术方面的人

热点内容
夫妻借钱最新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1 15:17:32 浏览:276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发布:2025-05-11 15:17:16 浏览:828
清华大学法学院程 发布:2025-05-11 15:15:13 浏览:215
购物收据第三方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1 15:15:09 浏览:306
法官发挥 发布:2025-05-11 14:51:28 浏览:285
特种行业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1 14:39:18 浏览:602
法律知识日常生活 发布:2025-05-11 14:37:39 浏览:610
首封法院和解 发布:2025-05-11 14:37:22 浏览:201
合同法102 发布:2025-05-11 14:32:56 浏览:349
北京法院上班时间 发布:2025-05-11 14:30:26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