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宇律师
Ⅰ 任建宇的接受采访
“你们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记者:走出劳教所的第一顿饭感觉如何?
任建宇:坐着吃饭的感觉真好。我之前在劳教所第二大队的时候,都是蹲着吃饭。
记者:说说你今天下午是怎么出来的?
任建宇:下午2点半左右,我正在睡觉,因为晚上要值班。这时有人通知我,说有人接见。我问是律师吗?对方说不是。出来后我才知道是重庆劳教委、江津石蟆镇镇政府(任户籍所在地)和彭水县公安局的七八个人过来。劳教委的人问我事情怎么看,我说如果你们撤销劳教决定的理由还只是“处理不当”,我没办法同意。因为这种认定只是说劳教委是错的,但没有说我是“没错”的。对方还是拿我在网上写的一段话来说事儿,我说这个我已经解释很多次了,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
劳教委的人告诉我他们撤销了劳教决定,理由还是“不当”。但是对方说这个与我说的那些细节没什么关系,我思考了半个小时以后,签了。
记者:你当时做好离开劳教所的准备了吗?
任建宇:没有。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件毛衣,都是劳教所里的劳教人员流传下来的,它的主人是谁,都不知道。因为当时我进去的时候穿的还是夏天的衣服,现在冬天了嘛。而且劳教所后来也不让送东西进去了。我出劳教所大门的时候,对劳教委的人说“你们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记者:当时他们反应如何?
任建宇:没什么反应,但是肯定很不高兴。
“不撤诉,因为我对他们不信任”
记者:你为什么一直坚持不撤诉?
任建宇: 一是我认为我自己没有做错,二是因为我无法信任他们。2011年8月19日晚上警方带我进看守所的时候说没事,过两天就放了,结果就没再出来。还让我写悔过书,说写悔过书后就没事了。后来劳教聆询的时候说我的事情很严重,上面要劳教我三年,他们决定劳教我一年,我当时也不懂,就答应了。如果知道劳教最高期限是两年的话,我也不会同意的。
记者:我看了你写的悔过书,感觉里面也有很多真挚的情感。
任建宇:是的。里面有一些的确是我真心的想法。
“我从内心深处来说不是很后悔”
记者:你在劳教所里的感受如何?
任建宇:开始的时候觉得没有前途,绝望,特别的孤独,觉得对不起家人和爱人——我女朋友当初还劝我不要乱写,我跟她还因为这事吵起来了。在劳教所里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觉得我没事写那个干什么,还因为这事进来。慢慢地,我就从这种孤独中变得麻木了。
记者:你是否后悔之前做的?
任建宇:我不是怎么后悔,因为我觉得我没错,我只是做正确的事情受到了不正确的对待。
记者:那你以后还会这样写东西,发帖子吗?
任建宇:写东西肯定还是会的,可能会注意点方式方法。
“我先要适应外面的生活”
记者:你想过将来的生活吗?还想着去做村官或者公务员吗?
任建宇:我觉得再回去做原来的工作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现在我很迷茫,还没有想好将来的事情。我先要做的是重新适应外面的世界。
记者:重新适应?
任建宇:我现在变得特别不自信,恐惧,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我现在习惯下意识地咬嘴唇,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警察说我不尊重人,但其实不是不尊重,只是一种习惯了。像现在,我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女朋友的父母。
记者:你对开庭有什么期许?
任建宇:我肯定要去涪陵,但是还在考虑是否上庭。我自己有压力,不喜欢再去面对那些事情。
Ⅱ 重庆劳教委回应任建宇起诉:在重庆你不可能胜诉,真的吗万一胜诉了咋办
2009年7月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当年获重庆市选派到彭水县郁山镇担任大学生“村官”。2011年8月17日,任建宇被彭水县警方传唤到了公安局。根据当时的询问笔录,任建宇知道警察找他的原因:在8月14日转发了一些不该发的图片(谣传PS温总呼吁打倒执政党违反宪法的图片,参见一审律师代理词节录图案发原因
)。2011年9月23日, 重庆市劳教委认为任建宇通过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q,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其作出劳动教养二年的决定。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向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年11月19日,重庆市劳教委以处理不当为由撤销了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并解除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同年11月20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告任建宇诉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一案,驳回任建宇的起诉。同月28日任建宇要求法院重审此案。同年12月28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当庭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其律师曝PS毛跪像,劳教委控任建宇发帖“我们国家的体制已经无可救药了。要打破...揭起你们手上的竿子"谣传侮辱图文50余条违法事实。宪法: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为什么重庆市劳教委要撤销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重庆市劳教委办公室副主任傅强称,该案办理过程中,对任建宇告知时是拟对其劳动教养一年,并告知任建宇有聆询的权利,任建宇未申请聆询。劳教委变更作出了劳动教养二年的决定后,未再按有关规定告知任建宇有申请聆询的权利,违反了办理劳动教养案件程序规定。在加重了对任建宇处罚的情况下,任建宇的陈述申辩权未能得到保障,违反了程序正当原则。因此,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有错必纠的原则,重庆市劳教委于2012年11月19日撤销了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已告知任建宇将依法对其予以国家赔偿。
Ⅲ 蒲志强的人物履历
浦志强,河北滦县人。现为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执行合伙人。1965年1月出生于河北滦县,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91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硕士毕业,1997年从事律师这一职业。曾代理任建宇劳教案、“上访妈妈”唐慧案等。
浦志强律师是我国著名的十大维权律师之一,北京大学法学家贺卫方评价他是中国名誉权纠纷被告方的救命律师。 曾被《南风窗》、《时尚先生》等媒体评为年度公益人士等。
(3)任建宇律师扩展阅读:
2013年12月20日,获《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影响中国2013年度法治人物”。
获奖者: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执行合伙人浦志强
获奖理由:他被称为律师界的“死磕派”,却对法制改进抱有最大的善意。在一个个尖锐得让人道德和良心无法承受的事件中,他选择了一系列劳教案作为切入口。他试图以微小之善,一点点融化看似牢不可破的制度坚冰,他在守护当事人的法治梦,也是完成自己作为法律人的“良心活”。
Ⅳ 死磕派律师的争议死磕
死磕派律师中比较年轻的王兴律师并不赞成使用“死磕派”这样的说法,“往往因为概念界定不清,导致误会和矛盾”。
这种担心已经成为现实。根据杨学林的三分法,非死磕派律师好像被归为道义上存在问题的群体。这引起不少律师的不满。
王立峰律师用充满讽刺的笔调写了一篇《正常律师转向死磕派律师之秘笈》,描绘了一幅从接案、会见、庭审一直到结案过程的死磕派规划路线图,言语间颇有指责死磕派律师喜欢炒作、煽情和不顾当事人利益的意味。
黄云中律师则直指死磕派律师为撒娇派,他批评死磕派没有传递正能量,“置己身于体制对立面,以演艺手法娱乐社会。利欲之心高过公义之心,热闹之中对正常法制构成破坏,也将律师业导向不归之途,十分恶俗”。
死磕派律师受到的非议不光来自业界。频繁发生的死磕案例也吸引了最高人民法院高层的注意。在法庭上抗议、发微博、被逐出法庭……这些死磕表现被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在一次法官培训会上归纳成律师“闹庭”,并要求法官加强庭审的掌控能力。
或许死磕派律师最危险的争议来自内部。迟夙生说,死磕派之间有时候也会死磕。尽管陈有西和斯伟江两位成名于“李庄案”的律师都不承认自己是死磕派,但他们在一系列大的死磕案例中几乎没有缺席。
冲突首先发生在陈有西和杨金柱之间,两位曾并肩作战的律师在“北海案”后突然决裂,双方各自写了多篇文章相互指责、“揭露”。此后先后代理过“李庄案”的陈有西和斯伟江之间又发生了论争。许多律师不愿谈论谁是谁非,事实上这些论争已经演变成了罗生门,在不同人那里将构建出不同的“真相”。一些人认为主要是理念之争,另外一些人则将论争解读为争功。
死磕派律师们也在努力消除误解和争议,他们做出的第一步努力就是为死磕正名。杨学林认为“很多人对死磕派有误解,好像就是瞎闹、瞎搞,我们全是从刑事诉讼法上抄的,一个字都不差,要求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来做。如果法院做了,死磕也磕不起来”。
王甫律师自“北海案”开始加入死磕团队,他认为造成误解的关键在于死磕的方式太单一,无非是申请回避、被逐出法庭、死磕程序等等,而法庭上的辩护词、辩护策略这些技术性的内容公众没有看到,因此容易形成死磕派没有技术的印象。
被杨学林称为“传奇人物”的朱明勇律师虽然有许多“死磕”的辉煌历史,但也不愿意自称为死磕派律师,因为这个概念“无法从字面意义理解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在他看来,死磕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对司法机关的违法进行坚决的抗争”,而律师最大的武器就是法律。
死磕派律师虽然都不再是体制内律师,但他们也在寻求与体制共存之道。杨金柱在他今年新年献词中写道:新年的梦想之一是“让执政党对死磕派律师们越来越包容和尊重”。在死磕派律师之前,涌现过一些维权律师或人权律师,以公益维权为主,通过个案推动社会进步。在朱明勇看来,他们与死磕派律师的不同之处在于,死磕派律师追求的是个案公正,而维权律师可能出于理想而伤害到当事人。
即使是死磕派律师中表现最为高调的杨金柱,在杨学林看来,也是颇为务实的。他举例说,杨金柱在近期一个案子中,“前期大力死磕,网络揭露,后期庭审和谐,网络消声。为何?因当事人告知有司已让步,要求给面子。律师及时改变策略,以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利益”。死磕派律师本质上仍然是追求业绩的职业律师。
2013年7月24日,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吴庆宝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了《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一文,肯定了死磕派律师的作用,提出“政府应主动团结这些律师群体,让他们成为决策的参谋之一”,但同时也提醒“切忌私下小范围形成与政府对立的意见和行动,将自己划到政府的对立面”。
不少死磕派律师都提到私下场合来自官员的认可和赞赏,或是官员改变了以往对律师的偏见。杨学林在代理“李庄案”之后就明显感觉到了差别,以往他代理一些比较敏感的案件时,有关部门都会找他谈话,自那以后好像变得信任他了,不再有类似的谈话。
从掀起业界涟漪到撬动中国法治进程,死磕派律师无论毁誉几何,都将是中国法治史上的重要一笔。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觉得死磕派律师“不像律师”,但是“律师不像律师首先是因为法官不像法官”,他认为“不可否认死磕派律师以一种自我牺牲的方式推动法治进步”。
2014年4月9日,求是理论网转载新浪博客博主千钧客博文《解读“死磕派”律师》一文,文章认为,法律人是十分圣洁的称呼,全国25万律师,绝大部分兢兢业业,为中国法制建设和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少数所谓“死磕派”糟践下,法律人这个词已经毁誉参半。他们以网络为平台,以宣扬“宪政”思潮、炒作负面舆论、插手热点个案为共同目标,以师生、朋友、同事等人脉关系为纽带,以操控舆论、签名造势、煽动围观、聚集施压为手段,结成了形式松散、联系紧密、行动抱团的“联盟”。这个“联盟”不守法律伦理、不讲公平正义,只有垄断司法叫板政治的野心,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唆讼、架讼、霸讼等现象愈演愈烈,庭审中想当法官,遇事后争做无赖,动辄扣以“政治迫害”的帽子,俨然法律界黑社会,严重阻滞中国法治进程。
2014年5月8日,环球时报刊登单仁平评论文章《“死磕派”律师不可政治上自我高估》,评论称,“死磕派”律师大体都是针对“公民维权”开展活动的。整体看,他们对推动社会更加公正、对发展公民维护正当权益的能力做出了一份贡献。通过唐慧案、任建宇案等,社会的法治思维获得了新的角度。与此同时,“死磕派”律师的行为方式不时突破律师行业的规范。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经常表现出激烈的政治倾向,他们的维权活动并非专注于法律手段,而是倾向于“社会化”,如动员网上舆论,支持甚至参与非法的现场活动等。律师通常都应是法律条文主义者,严格在现有法律体系内行事,以这个体系为唯一蓝本开展业务。但一些“死磕派”律师以质疑、修正现有法律体系为使命,他们更像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积极分子”。这使得“死磕派”律师的角色让人一言难尽,他们当中一些人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和政治破坏力错综交织,一方面推动司法的程序正义,一方面又为实现具体诉求不择手段。他们一方面唤醒了部分人的维权意识,一方面又与民粹主义力量合流,导致舆论对司法的过度干预。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维权律师表现自我价值观的空间很大,尽管一些人公开展现反对现有权力体系的姿态,但只要他们以合法方式活动,他们的存在就实际被接受了。这当中有的“死磕派”律师自我炒作,谋取名利,整体环境也未做干预。
.......在这个社会上,所有人都应当对法律有敬畏感。一些官员丧失这种敬畏,结果不断有人身陷囹圄。有的“死磕派”律师也从另一个方向失去对法律的敬畏,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就是法,顺他们的要求行事就是法治建设,否则就是“维护专制”、“反人民”。他们在政治上有些幼稚,个人性格中还有些傲慢,这使得他们对时代潮流的看法出现偏差。“死磕派”律师成为“异见人士”中较为活跃的群体,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的反思,但他们自己却丧失了反思的能力。这是危险的。他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他们切不可以为,自己才是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突破和决定性力量,这样的自我政治高估会导致行为的很多错误。
死磕派律师面临着诸多无奈,无奈之下难免有无奈之举!但是,如果律师群体希望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就要走一条有别于传统的死磕道路——依靠严谨的逻辑赢得时代的掌声,经受历史的检验;用律师的经验活跃法律的生命,而不能无理取闹。
Ⅳ 澳籍人员杨军涉间谍罪在北京被捕,哪些人员容易被境外间谍盯上
一些在机密机关工作过,或者能够接触到机密文件的普通人,以及亲属中从事机密工作的普通人,如果他们的立场不够坚定,抑或者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他们都很容易被境外间谍盯上。
比如说,本次涉间谍罪在北京被捕的杨军,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民主活动家、学者和作家“,但是他此前有在中国外交部门工作的经历,对于我国的一些机密情报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而且被人号称为”民主小贩“,作为曾在国家机密机关工作的人员,却在2002年入籍澳大利亚,本身就说明他的爱国立场不是很坚定,能够被境外间谍部门盯上,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
但也有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网友,因为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或者缺少分辩事非的眼睛,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境外人员利用。
Ⅵ 判三年缓三年的律师是谁
你好
是唐慧复的律师浦志制强。
昨日,@平安北京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经检察机关批准,2014年6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寻衅滋事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浦志强依法执行逮捕。对浦志强涉嫌的其他犯罪事实,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律师浦志强曾代理任建宇劳教案、“上访妈妈”唐慧案。今年5月7日,新京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律师浦志强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关押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浦志强是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执行合伙人。同为华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屈振红,是浦志强的外甥女。屈振红说,浦志强是在5月5日早上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的,但取完电脑后又在警方陪同下被带走。(据《新京报》、中新)
Ⅶ 驳回任建宇的起诉是什么意思
任建宇的起诉超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依法不应受理,受理了依法驳回起诉,就是不进入实体审理程序。
Ⅷ 任建宇的法庭审理
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不服该劳教决定,由其父委托律师浦志强等向重庆市第三中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重庆劳教委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书》,或确认该决定无效。8月21日,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受理该案。
2012年10月10日,重庆法院开审彭水县大学生“村官”任建宇转发微博被劳教申诉案。2011年4月至8月,任建宇在网上以多种方式“攻击”政府,被劳教2年。其父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劳教决议。任建宇任职村的领导称,任建宇的职称没有取消,希望他平反之后继续回来上班。
2012年11月19日下午,重庆三院通知浦志强,任建宇一案将于20日15点开庭宣判。而在开庭前24小时,劳教委撤销了劳教决定,任建宇重获自由。人们关注的任建宇上诉案,2012年11月20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告任建宇诉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一案,驳回任建宇的起诉。
任建宇在微博上说“判决未还我清白”,要“一直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我希望我的案例会成为一个判例,这15个月换来所有人的安康”。
对于为什么重庆市劳教委要撤销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重庆市劳教委办公室副主任傅强称,该案办理过程中,对任建宇告知时是拟对其劳动教养一年,并告知任建宇有聆询的权利,任建宇未申请聆询。劳教委变更作出了劳动教养二年的决定后,未再按有关规定告知任建宇有申请聆询的权利,违反了办理劳动教养案件程序规定。在加重了对任建宇处罚的情况下,任建宇的陈述申辩权未能得到保障,违反了程序正当原则。因此,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有错必纠的原则,重庆市劳教委于2012年11月19日撤销了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已告知任建宇将依法对其予以国家赔偿。
傅强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劳教委将全面规范劳教审批工作,严格执行聆询、律师代理等制度,在依法履行职能的同时,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012年11月28日下午,任建宇重获自由9天后,正式向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寄出上诉材料,要求法院重审此案。
因不服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11月20日(2012)渝三中法行初字第00014号行政裁定,任建宇向法院提出上诉,其上诉请求为两点:一、撤销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2)渝三中法行初字第00014号行政裁定;二、指令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本案。
此外,任建宇在其上诉状上称其理由为:1、无效的劳教决定随时都可起诉,没有时间限制;2、任建宇亲友等没在3月内起诉,不能赖在任建宇头上。由于本案起诉期限等事项,在事实上证据上存有重大争议,恳请法官开庭审理,依法裁判。 任建宇不服重庆市劳教委劳动教养决定上诉案,2012年12月28日上午在重庆市高级人民公开开庭审理。经过9个多小时的庭审,法庭当庭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011年9月23日, 重庆市劳教委认为任建宇通过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其作出劳动教养二年的决定。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向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年11月19日,重庆市劳教委以处理不当为由撤销了对任建宇的劳动教养决定,并解除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同年11月20日,重庆三中院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一审裁定驳回任建宇的起诉。任建宇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
二审经庭审查明,2011年9月24日,重庆市劳教委向任建宇送达了劳动教养决定书,决定书中明确告知不服劳动教养决定的起诉期限为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此后,任建宇多次与其父和女友会见、通话、通信,也曾委托其父和女友代为起诉或申请复议。及至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之父才代为提起诉讼。
庭审中,任建宇对上述事实没有异议。但他表示,这些事实不能证明他在被劳教期间可以正常行使诉权。
二审法院认为,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即使目的正当,也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依法行政。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法定义务。
本案中,重庆市劳教委举示的证据能够证明任建宇在被劳教期间有条件、有能力提起行政诉讼。任建宇及其代理人在二审中举示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在被劳教期间不能提起诉讼的事实。按照法律规定,在有充分证据证明相对人在人身自由被限制期间有条件、有能力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此,任建宇的起诉已经超过了法定起诉期限,一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诉讼程序合法。二审法院据此维持原裁定。 申请国家赔偿16.7万
2013年7月23日晚,任建宇在其认证微博上表示,他已于当天向重庆市劳教委邮寄《国家赔偿申请书》,并于7月24日公布该《国家赔偿申请书》的内容。
任建宇在2013年7月24日公布的申请书中称,他总共被关押460天,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根据国家2012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182.35元的标准,要求重庆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赔偿申请人侵犯人身自由的赔偿金83881元。此外,任建宇要求重庆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向申请人进行书面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83881元。
Ⅸ 任建宇的事件过程
Ⅹ 任建宇的社会舆论
新京报《转发微博怎能被劳教》:“此案最可质疑的就是,微博的原创者没有事、没有被处罚,仍然在公共空间中发言,转发者反而被安上了罪名。” 新浪网《彭水县又一个因言获罪者》:“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对国家和社会怀有深厚感情的年轻人,对身边的事情发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或转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文字,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和罪过?难道真要让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地沉浸在个人的小喜怒哀乐里装聋作哑?[注 5] 那样的后果,是万马齐喑,比众声喧哗,更压抑,更不安全。 钱江晚报《“劳教村官”何以难获清白?》:“任建宇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宁死’的文化衫被警方收走作为物证。警察对其女友说,‘一个正常人怎么会这么想呢? 中小学课本告诉我们,这句话是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口号,当年无数革命志士也是喊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慷慨就义。言论自由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司法人员对法律和人权如此漠视更应该反思自己“怎么会这么想的”。” 律师说法
侵犯人身自由部分胜算大
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浦志强表示,重庆市劳教委已撤销对任建宇的劳教决定,而当时已限制任建宇人身自由460天,因此任建宇有权向重庆市劳教委申请国家赔偿。任建宇申请的侵犯人身自由部分的赔偿金额胜算很大,但精神赔偿的决定权在劳教委,赔偿金额目前不好说。任建宇如果对劳教委做出的决定不服,可以起诉劳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