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律师虚假宣传

律师虚假宣传

发布时间: 2021-12-13 22:14:51

1. 被投诉虚假宣传一般怎么处理

2. 律师、律所不能打广告宣传吗

可以。

依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可以依法以广告方回式宣传律答师和律师事务所以及自己的业务领域和专业特长。
第二十二条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为推广业务,可以发布使社会公众了解律师个人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信息的广告。
第二十七条 律师个人广告的内容,应当限于律师的姓名、肖像、年龄、性别,学历、学位、专业、律师执业许可日期、所任职律师事务所名称、在所任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期限;收费标准、联系方法;依法能够向社会提供的法律服务业务范围;执业业绩。
第二十八条 律师事务所广告的内容应当限于律师事务所名称、住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网址;所属律师协会;所内执业律师及依法能够向社会提供的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简介;执业业绩。
第二十九条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不得以有悖律师使命、有损律师形象的方式制作广告,不得采用一般商业广告的艺术夸张手段制作广告。
第三十条 律师广告中不得出现违反所属律师协会有关律师广告管理规定的内容。

3. 新广告法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2018年实施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了修改。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4. 律师在线问答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罚,消费者应该怎么维权呢

虚假宣传如果对消费者没有实质性损失或者损失轻微,一般消费者不会有什么赔偿,或者退还购物款而已,管理部门的处罚也是根据这种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定的

5. 律师称薇娅带货产品涉虚假宣传,直播是否需要担责

任何事情的出现其实都是有着两面性的,能够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所以在度过野蛮生长的阶段以后,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要完善才行。直播行业也是如此,近些年来直播行业都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同样也进入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承认直播带货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同时商品的质量也成为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很明显在此次事件当中,薇娅及其团队并没有对这些商品进行严格的筛选。所以才造成了此次虚假宣传,并且虚标的时间发生。消费者正是由于相信直播团队,所以才对商品进行购买,很显然如今主播以及直播团队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6. 律师在拼多多砍价未成功而对其起诉,拼多多砍价算不算虚假宣传

律师在拼多多砍价未成功而对其起诉拼多多砍价不算是虚假宣传,因为确实有很多的人砍价成功,而且拿到了免费的商品,否则的话也不会有很多的人去参与其中。但其实在很多的一些砍价当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虚假性的,确实看不到的商品。因为我们都知道拼多多一直以来是这样的印度营销方式来获得我们很多消费者的注意,而且确实有很多的一部分消费者拿到了免费砍价获得的商品。

所以对于这样的方式,大家好像似乎没有这样想过。因为毕竟是免费的产品,所以大家可能再获得的过程当中也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是我们在本身邀请身边的人去帮我们砍价的时候,就是一种付出,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

7. 律师咨询欺诈的构成有哪些呢

你好,可以的,这些是我在他们那边为你整理的解释:
第一, 欺诈的故意。
构成欺诈必需要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故意,是指经营者主观上明确意识到其行为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利的后果,并且追求此种后果的发生。将故意作为欺诈构成的首要条件,与消法的立法目的是一致的。消法的目的是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同时消法也鼓励经营者诚实合法的经营。如果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尽管存在质量或者数量及其他方面的瑕疵,但是,此种瑕疵的发生或者存在的确能够被证明是由于经营者的过失造成的,那么,就不应当认定经营者存在欺诈,因此也不应当适用消法第49条。
将故意作为消法上欺诈的构成要件,在诉讼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故意的证明,即故意的举证责任应当由消费者还是由经营者来承担。举证责任的配置往往会决定诉讼的胜负。那么,证明经营者存在主观上欺诈故意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呢?
笔者认为,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举证能力的不对称,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往往无法证明经营者存在着欺诈故意,经营者宣传材料所记载的内容与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不一致只能够证明某种行为的存在,而这种不一致并不必然表明经营者是故意为之。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可能无法证明经营者的故意是否存在。将证明欺诈故意存在的责任置于消费者一方,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必然的败诉。因此,需要由经营者来证明自己不存在主观上的欺诈故意。同时,由于故意是一种主观状态,因此,故意存在与否只能够通过间接证据证明。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自己不存在欺诈的故意,其行为则不应当构成欺诈。
第二,欺诈的行为。
构成欺诈需要有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构成欺诈的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需要视经营者所承担的义务而定。比如,消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导的虚假宣传。如果经营者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保持沉默,没有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行为则表现为不作为;如果经营者向消费者主动作了足以引人误导的虚假宣传,比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了严重失实地美化其商品或者服务的宣传资料或者说明,行为则表现为作为。欺诈行为实际上就是经营者未适当履行其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或者法定义务。在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由哪方来举证证明经营者未适当履行其义务的事实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存在。因此,应当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法基本原则。
第三、消费者受有损失。
第四、消费者的损失与经营者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失与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意味着损失是由该行为造成的。
在消法上,要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欺诈,必须同时具备该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热点内容
股票的司法拍卖手续 发布:2025-05-10 08:19:52 浏览:159
婚姻法最低结婚年龄 发布:2025-05-10 08:13:07 浏览:608
彩礼欠条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0 08:13:04 浏览:951
道德的定论 发布:2025-05-10 08:13:04 浏览:544
条例和办法属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5-05-10 08:08:10 浏览:299
工程法规考试题 发布:2025-05-10 08:06:48 浏览:160
民事诉讼法宣告失踪 发布:2025-05-10 07:53:43 浏览:149
法官同意退还诉讼费 发布:2025-05-10 07:29:15 浏览:561
交通法规扣分处理 发布:2025-05-10 07:17:50 浏览:6
道德大道理 发布:2025-05-10 07:17:48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