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生律师
1. 中企投资巴西获支持了吗
英媒12月4日报道称,里约热内卢附近的阿苏港曾被埃克·巴蒂斯塔称为“通往中国的公路”,10多年前,这位现已名誉扫地的巴西前首富创建了这个超级港,大宗商品热潮结束后,他在巴西的商业帝国几乎无一幸存并于2014年破产,但此后至今有一个项目仍蓬勃发展,那就是阿苏港。
据英国11月29日报道,报道称,阿苏港延伸至里约热内卢州北部的海滩,有一个码头伸入南大西洋近3公里。该港已经是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的启运港,也是巴西庞大海上石油发现的物流基地,中国两大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拥有这些石油区块的部分权益。如今,新东家EIG世界能源合伙公司正计划扩建该港并开发新业务使其恢复活力,使其成为通向中国的公路,从集装箱码头到发电厂和铁路,其中很多项目引起了中国企业的兴趣。
巴西律师事务所Demarest中国业务主管张军表示:“眼下巴西政府投资乏力,中国在资金、技术和建筑能力方面具备优势。”
律师和银行家们表示,第三阶段始于去年,如今中国企业开始变得更像传统的跨国公司,在众多行业寻找有竞争力的回报,并且择机投资,而不是聚焦于狭隘的地缘政治目标。
圣保罗律所Tozzini Freire的中国问题专家表示:“他们以投资者的眼光看待机会。我们开玩笑称,巴西公众对中国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中国人有大把钱,另一个是中国人什么都买’。第一个是真的,第二个不是真的。”
报道称,中国投资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例如,三峡集团斥巨资建立了一个资产组合,其中包括17座水电站——有些是购自美国的杜克能源公司——11个风电场和1家电力交易公司。
三峡巴西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银生表示:“这是一个有着强大法治的国家,因此我们感觉我们的投资、我们的权益有保障,我们会留在这里”。
报道称,被中国企业收购的企业员工对此充满感激之情,因为他们保住了自己的饭碗。
阿莱士·巴兰塞罗在加利昂机场为已被中企收购的行李搬运公司瑞士空港工作了12年。他说:“当巴西处于危机之时,中国人来这里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