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非诉案件受理范围
1. 法律援助非诉讼案件包括哪些
1、非诉讼法律援助是与诉讼法律援助相对而言的,指法律援助人员对于受援人申请的无争议的专法律事务及已经发属生争议的法律事务通过诉讼外途径解决的法律援助业务活动。
2、非诉讼法律援助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非诉讼法律援助的内容,既包括无争议、无纠纷的法律事务,又包括已经发生争议的法律事务;
二是非诉讼法律援助的解决途径,是既不需要提交司法机关审判,又不必经过法定的诉讼程序,而是通过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帮助或者通过法律援助人员进行诉讼外调解、提请仲裁机关仲裁,提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等非诉讼方式来解决。非诉讼法律援助事务包括法律援助咨询、代书、法律教育宣传服务,公证、司法鉴定等非诉讼事项。
2. 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一般都有哪些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回托代理人的,可以向答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3. 法律援助非诉讼案件包括哪些
1、非诉讼法律援助是与诉讼法律援助相对而言的,指法律援助人员对于受援人申请的内无容争议的法律事务及已经发生争议的法律事务通过诉讼外途径解决的法律援助业务活动。
2、非诉讼法律援助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非诉讼法律援助的内容,既包括无争议、无纠纷的法律事务,又包括已经发生争议的法律事务;
二是非诉讼法律援助的解决途径,是既不需要提交司法机关审判,又不必经过法定的诉讼程序,而是通过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帮助或者通过法律援助人员进行诉讼外调解、提请仲裁机关仲裁,提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等非诉讼方式来解决。非诉讼法律援助事务包括法律援助咨询、代书、法律教育宣传服务,公证、司法鉴定等非诉讼事项。
4. 法律援助是什么情况要收费么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符合条件的公民可依法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且不收费。
参照《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参照《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4)法律援助非诉案件受理范围扩展阅读
中国法律援助特征:
1、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责任、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
参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参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5. 法律援助包不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专和第十一条的规定的那些内属容,比如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确切的说,法律援助即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
6. 有哪些文书属于非诉讼法律文书
非诉讼类案件文书目录及顺序
一、 法律援助申请书; 二、 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三、 经济困难证明或相关证明; 四、 案件证据材料及接收凭证; 五、 法律援助审批表; 六、 法律援助决定书; 七、 法律援助告知书; 八、 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九、 授权委托书; 十、 仲裁申请书; 十一、 调查笔录; 十二、 调解、仲裁笔录; 十三、 代理词、答辩状; 十四、 调解协议、仲裁裁决书; 十五、 文书送达证; 十六、 结案报告表;
十七、 法律援助案件回访笔录。
xx县法律援助申请书
申请人: ,男(女), 族, 岁, 文化, 系 省 市(县)人;现住: ; 职业: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 被申请人:
案 由: 申请事项:
由于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无力支付法律服务等费用。因此,根据《法律援助条例》、《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相关规定,特此向xx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特此申请
呈xx县法律援助中心
申请人:
年 月 日
民事法律援助申请审批表
编号: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案 由:
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
申请人: 工作单位: 住所地(经常居住地):
本人承诺以上内容真实无误,如有不实,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申请人或者 出证单位(公章) 法定代理人(签字):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1.出证单位是指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有权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
机关、单位。无相关单位的,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为出证单位。
2.申请事项的对方当事人是与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申请人仅填报
个人情况。
3.重大支出是指自提出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的家庭或者个人重大支出。
xx县法律援助中心案件材料接收凭证
7. 律师阅卷是什么意思
案件移送起诉后,辩护律师可以到人民检察院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全部案件材料,包括对嫌疑人有利和不利的证据。
律师阅卷权是指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四条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刑事案件到了审判阶段时,如果是已经向法院提交过委托手续的,则直接可以联系承办法官进行阅卷。如果尚未提交委托手续的,由律师应该在向法院提交当事人或家属的授权委托书后,凭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到法院进行阅卷。
阅卷可以了解指控的罪名,公安机关已经收集到的证据。从而判断可以从哪些角度为嫌疑人辩护,还可以收集哪些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或者罪轻。
目的和作用
1、了解基本案情,控方指控的事实和证据;
2、从中发现疑点,挖掘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证据或线索;
3、为律师会见、调查取证、庭审质证、辩护指明方向。
(7)法律援助非诉案件受理范围扩展阅读
文书的含义及作用
阅卷笔录是律师在阅读案件卷宗的过程中,把案情事实和认定事实的证据、确定案件性质的依据以及对案件所作处理及其法律依据等加以分类和整理,并进行摘录的文字材料。阅卷笔录可以帮助律师从繁多的卷宗材料中理出头绪,深入了解案件实际情况,为下一步辩护词的制作和庭审做好准备。
文书制作要点
阅卷笔录的格式一般并无严格规定,通常以使用方便为准。在将材料分类、整理过程中,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事实类:一起案件,除了相对比较简单的以外,大多在制作笔录时均以案件事实进行分类。刑事案件宜将犯罪嫌疑人所涉及到的一种罪名列为一种事实;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宜将一个法律行为和一个法律事件列为一个事实,或以具体某个环节、某个情节列为一个事实。
2、证据类:所谓证据是指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可用于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
律师在制作阅卷笔录时可将证据分为有利于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和不利于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依照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经过查证属实的合法证据和取证方式违法,未经查证属实的违法证据;在刑事案件阅卷笔录中又可将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
3、法律依据类:无论刑事案件还是民事、行政案件,在其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通过阅读案卷,应查找出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证据,同时应注意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是否适当。
在制作笔录时,律师可根据具体案情的需要将案件所依据的法律分为刑事、行政、民事等几个类别,或根据司法人员适用法律的行为分为适用法律正确、不正确、有待商榷几类。
4、主张立场类:多见于律师制作的民事案件阅卷笔录中,一般为原告方当事人主张立场与被告方当事人主张立场两类。有第三人的,将第三人的诉讼主张罗列其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阅卷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