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公司法律现象

公司法律现象

发布时间: 2021-01-09 17:04:53

A. 什么是“法律的现象”

法律现象是指能够经验的、凭直观的方式可以认识的法的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直观的感性对象--法本身;法的本质则是深藏于法律现象之后以至凭借直观的方式无从把握的法的内在联系,是人们对可感知的法的外部联系的真实本源的一种主观把握和理性抽象。

法律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对法律现象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对法的本质对科学抽象又有助于说明法律现象。

B. 如何从法律上避免公司挖人现象

无法避免。
除非企业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限制员工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到回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答单位从业。
这样,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单位来挖人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是,签订这类协议是要支付给员工额外补偿的。有所得就要有所失。

C. 法律现象的例子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男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它有特殊的逻辑构成。构成一个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行为模式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所提供的标准和方向。其中行为模式一般有三种情况: (1)可以这样行为,称为授权性规范; (2)必须这样行为,称为命令性规范; (3)不许这样行为,称为禁止性规范。其中(2)和(3)又称为义务性规范。法律后果是指行为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法律上所应承受的结果。法律后果分为两种: 一个是肯定性法律后果,指行为人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从而导致的一种积极的结果,包括国家承认行为合法、有效、应予保护甚至奖励。 另一个是否定性法律后果,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规定而行为,从而导致的一种消极的结果,包括国家不承认行为合法、行为无效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种关系,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来保障。。

D. 目前存在问题的法律现象有哪些

我国现阶段的政法体制有不少弊端,但其中最大或最根本的弊端,是公权力体量膨胀,法权结构严重不平衡。法权结构指在全部法权(即法定之“权”)中,公权力与个人权利(包括自由)这两大构成部分的比例。长期以来,我们在谈论政法体制改革时,基本上都有意无意回避了这个最基本的事实,而这个事实恰恰是我国政法体制最大的弊端或政法弊端的最深刻根源。法权结构失衡在现实生活中的总体表现,是宪法的基本权利保障条款实施不够充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体量较小,而公权力体量庞大,基本没有边界,且相当大一部分在法律的“笼子”之外任意游荡。这是一个人们长期以来天天面对,但极少从理论上直面和研究的状况。具体说来,这种状况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不一:在政治权利领域,其突出表现是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时候选项少、直接选举的层级低,行使被选举权时参与机会少,积极主动参与的渠道缺乏;在表达自由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领域,其表现是有些基本权利被公权力机构以法律之外的方式任意限制,有些基本权利虽然有具体法律加以保障,但法律规定的限制偏严,且常常不能依法律获得有效保障;在人身权利和自由领域,实际保障状况近似于表达自由领域;至于经济权利,则表现为权利客体范围狭小,自由和市场空间不足,而公权力却客体广泛、看得见的手多而且长;缺乏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其核心内容是违宪审查)机制维护宪法的权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E. 什么是法律现象

1、法律现象复是指指法在现实生活制中表现出来的而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外表形态。
2、法律现象是表面的、多变的,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知。法律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2-1按照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现象分为:
法律观念现象(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文化等);
法律规范现象(各种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等);
法律形式或渊源现象(习惯法、判例法、制定法等);
法律关系现象(法律关系、法律程序等);
法律行为现象(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等);
法制现象(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
2-2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可以把法律现象分为:
静态的法律现象,如各种法律、法规
动态的法律现象。如法律的制定、实施、法律监督、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秩序等

F. 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提示抄和简析:本题主要从法的现象的外部性和法的本质的内在性来回答。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本质是事物质的规定性。
答案: 法的现象就是指法的外部联系,是人们通过感官就可以感知到的法的外部特征。法的本质则是指法的内部联系,是法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法的本质隐藏于法的现象的背后,是法的内在的、深刻的、稳定的属性。人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它、把握它。
(1) 二者的联系是:法同样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也总要表现本质。人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总是通过对现象的认识逐步达到的。法的本质是对法的现象认识的深化。
(2) 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法的现象是体现法的外部联系,是法的本质的外部表现,它是表面的、浅层的、相对易变的,是人们通过感官就可以感知的。法的本质是法的内在联系,是一法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它是内在的、深刻的、相对稳定的,人们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G. 什么是法律现象

法律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对法律现象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对法的本质对科学抽象又有助于说明法律现象。但是,研究法律现象与研究法的本质有着不同的领域、思路与意义。法学研究有所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借助现代方法论变革的成就、立足于法的意义,探索、开拓法律现象领域。从法的意义出发.法律现象是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范畴,而法律的意义则是在法律与其它各类社会规范的比较之中获得的。
法律现象:(1)是个相对独立的范畴,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2)是个整体的结构的范畴,法律现象的意义存在于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结构之中;(3)单独的法的要素仍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可以通过与同类要素的对比方式来认识,但不应把法律现象的某一个别要素与法律现象相等同,更不能把法律现象及其要素视为静止不动的。
总之,法律现象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性的范畴,它的意义决定于它的结构。法的意义与法律现象的联结考察可以促使我们有效地把握法律现象的整体而不是侧重其中某一部分。 如前所述,法律现象的内部结构决定着它的意义,研究法律现象应从认识现象的整体入手而不是偏执于构成整体的某个要素。然而,这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要素"的意义。换言之,法律现象内部各个要素都是有意义的,问题在于,这种意义不是法律现象的意义而是要素本身的意义。只有当各个要素按照不同的形式组合为一个整体时,现象的意义才能够被充分地予以展示。要素本身只有在处于与其它要素的关系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作为现象这一整体的部分起作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H. 法律现象和法律现实

现象是对能够抄被感知袭的某一特定的类别化的事物的归类化的统称;而现实是指当前存在的实际情况的统称。通俗点说,在法律学领域,有诸多能够被感知的特定的事物,类别化后即被称为**现象,而各种现象共同构成当前法律存在的现实情况。所以,法律现象就是法律现实的构成要素,法律现实是一种总称。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