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律师值班制度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服务范围和指派方式。值班律师通常是在特定的法律咨询点或法院提供服务的律师,他们是由政府或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以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法律咨询。而法律援助律师则是专门指派给那些无法负担律师费用的个人的律师,他们可以处理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在内的各种法律事务。
1. 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司法局的律师属于公务员身份,只能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不能收取律师代理费,否则属于违法。
- 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律师,可以在代理当事人时收取律师代理费用。
2. 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的相似之处在于:
- 两者都从事无偿的法律援助活动。
- 他们的服务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能够获得公正的法律 representation。
3. 申请法律援助律师的条件包括:
- 一般条件: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中国公民。
- 特殊条件:主要是针对刑事案件中的特定情况,例如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处死刑且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被告人等。
总之,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都是法律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们在服务的具体形式和指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核心目标都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法律支持。
Ⅱ 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怎么申请
1. 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应首先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立案,然后携带立案通知书及案件材料到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咨询。
2. 在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会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将发放《法律援助申请表》。
3. 申请人需要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 有效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暂住证或户口簿。如果申请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时,需提供代理资格证明。
- 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包括财产所有权情况(如房屋、生活资料、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所有权证明)、经济收入情况(如个人工资和各种津贴收入、家庭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证明等)和社会救济情况。
4. 法律援助中心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法律援助中心将指派律师办理案件。
5. 法律援助中心会对案件进行结案审核,确保服务质量。受援人需要按实际情况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案件受理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
Ⅲ 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分析:只要条件符合,农村的也可以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三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场所派驻值班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由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约见值班律师提供便利。
Ⅳ 司法局的法律援助有用吗
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区、县均应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暂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区县,由各区县司法局指定职能部门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于人权保护和维护司法公正与平衡的目的而设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门设立的)是律师除律师事务所之外的法定执业机构。
(4)司法局律师值班制度法律援助扩展阅读:
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条 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第八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 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