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欧洞乡法律援助的事例
❶ 欧洞乡欧洞简史
欧洞乡简史如下:
- 清朝时期:欧洞乡在清朝时被称作窑灰里,隶属于忻城土县。雍正六年,这一地区与功德里一同划归到宜山县管辖。
- 理苗分县时期:随着理苗分县的成立,欧洞里和马泗共同受其管理。
- 民国元年:理苗分县撤销,欧洞里成为宜山县第六区的一部分。
- 1952年:8月之前,欧洞里隶属于宜山县第四区;9月1日起,划归至忻城县,成为忻城县第七区的组成部分,区人民政府起初设在欧洞街,后迁至马泗街。
- 1984年秋季:欧洞乡从马泗公社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单位。
- 1990年:欧洞乡规模显著增长,包括58个自然村、44个村民委员会和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14688人。
此外,欧洞乡现位于忻城县北部,辖有4个村民委和54个自然屯,总人口约17000余人,主要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等。
❷ 忻城县乡镇简介
忻城县的中心城关镇位于县中部,交通便利,有多条二级公路和通向周边地区的干线公路,设有繁忙的交通枢纽—忻城汽车站。城关镇与宁江乡接壤,有中学1所、小学5所,丰富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土司博物馆和县中心文化广场,以及教育和科技、党校等机构。医疗设施包括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乡镇企业有糖厂、水泥厂等。城关镇商业活跃,市场繁荣,是农产品集散地,以农产品如玉米、黄豆等为主,尤其是珍珠糯玉米闻名。
风光秀美的宁江乡,其全乡被纳入城关镇,交通便利,有多条公路连接县内外。该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锰、铁矿产,乡办企业如红砖厂等。宁江乡的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乡内有1所初中和14所小学,古利村的壮族杆栏式建筑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马泗乡位于北部,曾是清朝功德里,现在有煤场、砖厂等企业。马泗乡以其甘蔗、玉米和稻谷为主产,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欧洞乡位于北部,交通便利,以种植古蓬马尾松的林场为主,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林业资源。果遂乡位于东南部,发展了特色水果和反季节蔬菜产业,红水河渔业发达。新圩乡位于南部,主要产玉米,有煤场和烟草批发站,红渡镇则是红水河沿岸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独特的农业产业结构。
古蓬镇在西南部,历史悠久,被誉为“忻城南大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如古蓬松和煤矿。该镇教育设施完善,经济发展以种养业和加工运输业为主。遂意乡在西南部,以玉米为主产,农机厂和煤场是乡办企业。北更乡位于南部,以玉米种植为主,有丰富的白云石资源。
以上各乡镇都有各自独特的地理优势、产业特色和文化历史,共同构成了忻城县的多元风貌。
(2)忻城欧洞乡法律援助的事例扩展阅读
忻城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县。忻城县原属柳州地区管辖的县份,现属新成立的地级来宾市管辖,位于广西中部,全县总面积2541平方公里,辖5镇8乡,13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1万人,有壮、汉、瑶、仫佬、苗、回、满等15个民族, 其中壮族人口占89.98%。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