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上的债是

民法上的债是

发布时间: 2021-02-09 12:28:05

民法中关于债的问题

第一题:事实上抄甲的行为构成了侵权,属于无权占有。无因管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为他人利益或者同时为了自己和他人利益为目的。本题中甲非但没有去寻找失主,反而去卖掉获取脏利。故属于无权占有,依据物权法,此人属于恶意的无权占有,无权要求失主补偿费用和劳务。 而拾得遗失物是事实行为,无因管理是法律行为。两者区别明显。
第二题:大概是这个意思:已经履行的500公斤苹果,此时即使乙如果主张不付款,乙行使的是后履行抗辩权,一个行为已经完成,另个行为不可能再与前一行为同时。 如果就未给付的1500公斤行为则可同时抗辩,因为他还没发生呀,对吧 。
第三题:属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问题。法律规定,先履行的乙方要书面通知对方,如果对方一段时间还不能恢复履行能力,可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如果对方不提供担保,则先履行方有权终止履约行为,解除合同。故此题不是考的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是:债务人恶意转让自己财产,使债务无法履行,本题中无法看出是恶意。而是考不安抗辩的行使,行使方式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直接请求法院撤销。
第四题:不清楚

⑵ 民法中的债是最主要的发生根据是什么

依债的发生根据,民法的中债分为约定之债和法定之债,顾名思义,约定之债的发生根据就是当事人的约定,如买卖、承担等。而法定之债就是因为发生了某些法律规定的事。

⑶ 如何理解民法上的债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⑷ 民法上的债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债有何不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债往往是与欠别人的钱物联系在一起的,而民法上比单纯的“欠债还钱”要广泛的多。《民法通则》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因此,债的种类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之债。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协议。这是债的最主要的发生根据,是最普通、最常见的。2、不当得利债。没有合法根据,取消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叫做不当得利。根据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人有义务将其取得的不当利益还给受损失的人。例如售货员多找给顾客的钱,顾客应当退还给商店。3、无因管理之债。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自觉自愿地为他人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行为,叫做无因管理。根据法律规定,为他人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4、其他原因之债。主要有:①因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例如,遗赠就属立遗嘱人单方面行为,当立遗嘱人死后,受遗赠人就有权要求遗嘱执行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遗赠物品交付于自己,执行人同时也就负有交付的义务;②因侵权损害所生之债。受害人享有请求加害人赔偿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的权利;③因紧急避险所生之债。如果找不到引起危险发生的人,因紧急避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对其损失予以补偿。例如为了救火,折除了甲的房屋而保全了乙的房屋,如果查不清火灾发生的原因,甲就有权要求乙给补偿。

⑸ 法律中的债的是什么意思

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民法意义上的债与生活中的债的概念不同,即不仅指借贷关系,而是通过合同、侵权行为等法律事实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债的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
,承担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在双务契约中,则互为债权债务人。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债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债的标的。债权人所享受的权利称为债权,债务人所承担的义务称为债务。债权和债务是债的关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能相互脱离而单独存在。债即债权和债务的总和。因此,债的关系从债权人方面说,也可称为债权关系;从债务人方面说,也可称为债务关系;有时也可以合称债权债务关系。规定债的关系的立法,在各国也分别称为债法、债权法、债务法或债权债务法。

债的关系是特定人之间的关系,亦即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是特定的。债权人只享有要求债务人而不是其他人,履行一定义务的权利;同样,债务人也只负有向债权人而不是其他人,履行特定行为的义务。

债根据各种法律事实而发生。西方许多国家将债的发生根据分为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4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债的产生根据可分为4类:行政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事实行为,如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
债的关系从它发生的时候起,就具有拘束力,在法律上就有强制力。在规定的期限内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就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债务人履行其义务。

债务人根据法律或合同,完成债的内容所规定的行为或不行为(如交付物、给付金钱、提供劳务或不进行竞争等)称为债的履行。债务人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债的目的就达到了,债的关系也就消灭了。因此,债的履行是债的最正常的消灭方式。债的履行须遵循亲自履行、同时履行、全面履行、实际履行的原则。

债的不履行指债务人没有实施债的内容所规定的行为或不行为,又称债的不给付。在中国,不履行债是不履行民事义务的一种表现,债务人要负民事责任,受到民事制裁,情节严重的,还应负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对于不履行债的民事制裁方法是:追索违约金、赔偿损失、强制履行。债务人如遇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天灾、战祸,可以免除责任,但须负举证责任;对迟延履行后所发生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仍应负责。
债的转移即不变更债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而变更债的主体——债权人或债务人,也就是债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包括:债权转移;债务转移;债权、债务全面转移。

债的消灭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使债所设定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和经济生活实践,引起债的民事法律事实主要有:债的履行
、债的抵消、行政命令、双方协议、客观上已不可能履行等。

⑹ 民法上的债权概念是什么知道的麻烦告诉一下,谢谢

根据《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版产生的特定的权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债务人。债券人有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关系。国际上叫法很多,但是都不影响或者改变他的实际意义。他跟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今天上午才考了这个,呵呵~

⑺ 公司债与民法上的债的区别

民法上的债,包括自然人之债与法人之债,自然人之债对自己所欠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不论什么时候都得偿还;公司是法人,公司对外债务以公司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破产后,不足以偿还的债务,不用偿还!

⑻ 请问有谁知道民法上的债权概念吗

根据《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回的特定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债务人。债券人有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⑼ 民法上的债有哪些分类

种类之债
货币之债
利息之债
选择之债
连带之债

⑽ 民法上的债指一个人欠另一个人一定数量货币对吗

不对,民法上债的概念很广泛。根据《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版者依照法律的规定,权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债务人。债券人有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一个人欠另一个人一定数量货币是现实生活中对欠债还钱的定义。

热点内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国家 发布:2025-09-18 10:21:41 浏览:50
法律上介绍人责任 发布:2025-09-18 10:10:46 浏览:363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发布:2025-09-18 10:01:30 浏览:716
越秀法院办公时间 发布:2025-09-18 09:46:39 浏览:282
公司法务文章 发布:2025-09-18 09:38:09 浏览:38
长春市律信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9:28:40 浏览:726
简述国际经济法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差别 发布:2025-09-18 09:26:57 浏览:320
曲靖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8 09:25:08 浏览:803
民法四种支付 发布:2025-09-18 08:43:56 浏览:575
刑事诉讼法151 发布:2025-09-18 08:38:36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