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谈话
⑴ 缓刑期间司法所喊谈话
你好
缓刑期间实行社区矫正,而社区矫正由司法局管,司法所又是直接管理部门,这个正常,积极配合即可。
⑵ 检察院已谈过话,司法所又要谈话是什么意
没办法知道是什么意思。
检察院和司法所是两个不同的机关,各司其职。
检察院谈话,是检察院依法履责。
司法所谈话,是司法所依法履责。
至于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那要看具体涉及到什么事情。
⑶ 缓刑矫正一个月后司法所找谈话什么意思
缓刑犯应当定期到司法局报到,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司专法局可予属以警告。
相关规定: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⑷ 司法机关对被调查人的谈话时间有规定吗
《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2、3款: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⑸ 社区矫正 谈话
领导讲话材料:
大冶市保安镇“四大举措”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2007-7-16 9-2-8
大冶市保安镇社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推出四大举措,实现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良好开局。目前,7名矫正对象全部移交,保安司法所已同所有矫正对象集中谈话3次,无一人脱管漏管。
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专班。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政法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工会、妇联、共青团、广播电视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和具体实施全镇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并就相关文件精神和法律常识对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同时也对7名矫正对象进行了集体谈话教育。
二是宣传造势,扩大影响。镇党委政府于5月21日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动员大会,展开了全面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制作宣传专栏5处,刷写固定标语51条,悬挂宣传横幅8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电视台滚动字幕宣传30天,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建立制度,依法矫正。结合该镇实情,制定了八项制度:(一)报到制度:矫正对象必须在法律文书生效7日内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二)衔接制度:法庭、派出所将矫正对象的有关法律文书及时转交司法所,以便及时对矫正对象实施社区矫正。(三)管理制度:矫正对象必须严格请销假,因事需离开管理范围的,必先经市司法局和公安局审核批准,由司法所签发外出证明方可离开。矫正对象必须每周一向司法所报告上周表现情况,每月30日以书面形式汇报当月表现情况。(四)义务劳动制度:每月15日和30日各组织一次公益性义务劳动,累计时间不少于12小时。(五)培训教育制度:每月15日为集中培训时间,领导小组将组织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对矫正对象进行系统培训,同时还要组织志愿者对矫正对象进行不定期座谈。(六)考核制度:建立积分考核制度,对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对象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服从管理、违反有关规定的分别予以警告、治安处罚、收监执行、撤销假释、拉锁缓刑处罚。(七)解除制度: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两个月内接受解矫教育,由镇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报市领导小组作出解除社区矫正决定。(八)档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必须建立规范的工作档案,严格按照“四书”(告知书、帮教协议书、保证书、监护协议书)、五表(登记表、评审鉴定表、月学习劳动情况登记表、年度核定表、解矫鉴定表)、一案(矫正预案)、一录(谈话笔录)的规定格式一人一档、单犯立卷,建立规范档案。
四是主题活动,促进矫正。今年内,该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7名矫正对象的悔过心理和他们回报社会的决心,将组织四次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7月份组织矫正对象捐款帮助两家福彩安居工程户建房;8月份捐款帮助两名贫困大学生入学;10月份各人自购不少于20斤的油菜种籽送给农户;12月份到村、社区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曹祥友 黄少华)
进一步了解: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落实党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政策,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三、社区矫正工作由哪些人员和部门承担?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街道(乡镇)司法所承担。它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如办理登记手续、安排谈话、掌握现实表现;
2、负责对矫正对象的教育学习;
3、负责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
4、负责协调有关单位解决或缓解矫正对象的实际问题。
对矫正对象的矫正任务主要由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完成。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中和公安派出所民警组成。社区矫正志愿者主要由工作(居住)在社区内、热心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中、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干部、教师、高校优秀学生、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工作单位人员组成。
四、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矫正对象实施日常管理和监督。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对矫正对象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则教育。
2、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3、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每月安排不少于12小时的社区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五、社区矫正对象可以享受哪些权利?
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六、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时应履行哪些手续?
1、签定《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2、接到判决、裁定、决定或释放证明收后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司法所办理登记手续。
3、接受司法所的谈话教育。
七、《刑法》中对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规定?
《刑法》第39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刑法》第54条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刑法》第75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八、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2、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公益活动;
3、每周以电话、每月以书面的形式向街道(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4、迁居或离开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公安机关批准;
5、服从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监督管理规定。
保外就医的罪犯同时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2、确因治疗需要,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必须经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
3、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必须经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
⑹ 判决未下司法部找我去谈话,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想你所说的“司法部”,其实应该是当地的司法所。
其次,法院要司内法所找你容谈话,主要是想了解你的社会情况(其中包括是否有前科?)。
再次,司法所把你的社会情况了解之后,会同当地派出所、村/居委会出具一份意见书,然后递交给法院。
最后,法院会根据这份意见书,在判决时作为参考。
不知这样解答,你清楚了吗?
再加一句,如果你被判处缓刑,还会到社区接受社区矫正。详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网络一下即可。
⑺ 缓刑期间上级司法叫我去谈话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收监
不是,已经是缓刑的,除非你故意犯罪或者严重违反缓刑的规定,否则不能收监。
谈话是缓刑期间的正常程序。
⑻ 与社区服刑人员谈话应谈些什么内容
为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8)司法谈话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的相关要求规定:
1、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2、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3、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⑼ 司法巡查谈话,说什么好
领土:南京条约复割让香制港岛,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领海:望厦条约中有一条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司法主权: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件)规定领事裁判权
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日本(参见马关条约第四条)
Jamesxcc - 助理 四级
抄袭我的答案再修改很好玩吗?
辽东半岛在字面上确实割给了日本,但是在沙俄,德国,法国的干涉之下,将辽东半岛又交还,但是却向中国索要3000万白银的"赎辽费",这不是破坏我国领土主权?
不要说英国所谓"最先签定"的南京条约了
马关条约之前的哪个条约规定了列强可以在中国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