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拐卖

民法典拐卖

发布时间: 2021-02-12 17:08:32

民法典对于拐卖儿童的怎么判刑

对于拐卖儿童判刑处罚,要看具体案情,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儿童3人以上的;(三)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儿童的;(四)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幼儿的;(五)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六)将儿童卖往境外的。
哪些行为属于拐卖儿童
根据我国《刑法》第240条的规定,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其中,“儿童”一般指14周岁以下的人。拐骗是指行为人以欺骗、利诱等手段,使儿童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脱离其家庭或监护人;绑架是指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将儿童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脱离其家庭或监护人;收买指在出卖之前支付钱物,购买儿童,收买既可以是向其他人贩子收买,也可以是向被害人的亲属收买;贩卖是指将已控制在手中的儿童转卖给他人;接送是指在拐卖儿童过程中,负责藏匿、看管、转换车船等中间转运。只要实施了前述一种行为,即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② 什么算是重婚罪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版《刑法》上认定重婚罪,权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2、 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

③ 法律上,拐卖人口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专充议定书中对人口贩属运的定义,“人口贩运”系指为剥削目的而通过暴力威胁或使用暴力手段,或通过其他形式的胁迫,通过诱拐、欺诈、欺骗、滥用权力或滥用脆弱境况,或通过授受酬金或利益取得对另一人有控制权的某人的同意等手段招募、运送、转移、窝藏或接收人员。剥削应至少包括利用他人卖淫进行剥削或其他形式的性剥削、强迫劳动或服务、奴役或类似奴役的做法、劳役或切除器官。不论人口贩运受害者同意与否,人口贩运加害者是否有涉及第一项所定义之人口贩运方式,皆不应排除前项之适用。在征募、运输、转送、藏匿、接收过程中,遭遇剥削的个人为小孩,即使没有涉及第一项所规定之方式,仍应视为人口贩运受害者未满18岁者皆为儿童。

④ 几个法律基本问题

1、我国目前还没有《民法典》,《民法通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民法典内》的部分容作用,事实上,《民法通则》所涵盖的内容比真正的《民法典》窄得多。
2、你说的这三种情况均属刑法调整范围,不能由民法调整,因为都属于刑事犯罪,但有一点,人身自由被限制不一定触犯刑法,要看具体情况。
3、公民与企业之间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是平等的,国家不是民事法律主体,也不属于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关系中,事实上,是具体的职能部门代替国家出现。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与公民、法人不具有平等关系。
4、在英美法系国家,习惯可以作为法律渊源,但在我国,不主张习惯作为渊源,甚至是判例都仅能作为参考。
5、这些……看两会的具体内容吧。
6、不清楚。
7、独角神兽又称“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具有公正、正义的美德,相传在远古判案的时候,让独角兽判定谁有罪,它会用角触碰有罪之人,绝不徇私。所以,很多与法律有关的地方都以独角兽的抽象图形作为标志,以示自己的公平、公正,不徇私。
8、SORRY,不清楚。

⑤ 我国法律规定多少岁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刑事来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自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的人因患病等原因会丧失或减弱刑事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14周岁)不满16周岁(<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8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⑥ 民法典对满18周岁生病的公民,父亲不管,应受啥约束

民法典颁布后,各个年龄段法律权利义务对照表来了!附50个热点问题解答!

这里是内蒙
06-17 15:23
订阅
(来源:内蒙古政法)

《民法典》实施后,法律年龄随之改变,当我们从一个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龄的计时器,我们的故事就计时开始了。其实,法律也和年龄一样,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0岁以下

胎儿还不能称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认可其为“胎儿”。尽管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义。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另外,为体现对“胎儿”特别保护,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孕妇不适用死刑和治安拘留。

0-1岁

0-1岁——父亲不能随便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1周岁以内,婴儿的父亲不得向母亲提出离婚,但母亲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父亲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1-6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岁以下的小孩为婴儿,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为了婴儿的利益,哺乳自己不满一岁的婴儿的妇女,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不适用治安拘留。

6-7岁

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由此看来,六岁是一个人开始行使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法定起点时间。

另外,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4条的规定:“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须有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据此,未满六岁的幼儿,尚不能单独在街道上或者公路上行走。

8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为未成年人,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规定,8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分界线,把未成年人分成两个阶段:8岁前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后,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2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满12岁的人可以合法地骑自行车、三轮车上路了。也就是说,年龄未满12岁的小孩在道路上骑车是违法的,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希望家长要负起监护责任,不要让未满12岁的孩子骑车出行。

因此,未满12周岁,共享单车可不要随便骑哦!

14-16岁

14岁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很危险的年龄。因为从这一岁数开始,人们将可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行政法、刑法上的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14—16岁属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岁也是法律对部分人严格保护的一个年龄界限。刑法规定,十四岁以下的女性儿童为幼女,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无论幼女是否同意,均成立奸淫幼女犯罪,应当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同时无论男女,只要是未满十四岁均可成为拐骗儿童罪的对象和拐卖儿童罪的对象。由于刑法只规定了拐骗儿童罪、拐卖儿童罪和拐卖妇女罪,所以,拐骗十四岁以上的人或者拐卖十四岁以上的男性人,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14—16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不执行治安拘留处罚。询问不满16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16-18岁

这个年龄段具有与14—16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法律意义。

因为从这一年龄开始,人开始有了劳动的权利,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可另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年满十六周岁,可以驾驶电动车自行车或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上道行驶。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8岁

到了18岁这个年龄,就属于成年人了。享有广泛的公民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参与国家管理,担任公职和社会职务的资格(包括担任警察、律师、公务员),办理公司、企业。于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20-22岁

根据《民法典》1047条规定,从20岁开始,女性获得了结婚的权利能力。在婚姻领域,男性比女性要迟两年到22岁才获得结婚的权利能力。未达法定婚龄,无论男女,以夫妻名义同居者,无论是还举办过婚礼,或者通过弄虚作假骗取了结婚登记,均不能获得合法婚姻的效力。同时国家鼓励晚婚,超过法定结婚年龄2年后结婚的属晚婚。

23岁

如果你事先已从法学院校及其他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相应的学历,并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你可能被任命为法官或者检察官。当然你还必须同时具备其他条件,如具有中国国籍、拥护中国宪法、身体健康等(见《检察官法》和《法官法》规定)。

25岁

《公证法》规定,凡具备一定条件,并年满25岁——65岁的公民可以担任公证员。

45岁

如果你有志报国、为全国人民效力,并且具备相应的条件,通过法定的程序, 此时,你有资格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宪法》第七十九条规定)。

55-60岁

除非另有规定,女性公务员到了这个年龄,就该退休了(《公务员法》规定)。而男性公务员可以比女性多干五年。

另外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在我们的社会温暖的大家庭中,应该得到特别优待和尊敬,因为尊敬他们,就是尊敬我们自己,任何人都会老。对老年人各地制定了许多优待措施,如规定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地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应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等。

60-75岁

这个年龄若发生交通事故致残或死亡,残疾赔偿金及死亡赔偿金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60岁以后命越来越不值钱了!!!(这是法律规定的)

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75岁以上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致残或死亡的,相应的赔偿金按5年计算。

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年满70岁以上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执行治安拘留处罚。

死亡

财产被继承

去世以后,生前的财产若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将按照《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既没有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也没有第二顺位的继承人,财产被宣告为无主财产后,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特别注意:在2020年12月31日前侄子、外甥等均不是法定继承人!!!

(不过!《民法典》实施后,侄子、外甥均可代位继承!!!)

另外,你若不想让辛辛苦苦挣来财产死后变成儿子、儿媳妇或女儿、女婿的共有财产,你也得立遗嘱,明确所有财产只归儿子或女儿个人所有,否则继承后即变为共有财产啦!!!

延伸阅读:《叮~~《民法典》从出生到身故50个问答》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从人的出生到身故,进行了全面规定,“全时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民法典》都会为你提供保障。

1. 问: 胎儿尚未出生,父亲因车祸不幸身亡,胎儿是否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

答: 胎儿有继承权。《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 问:小刚尚年幼,家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谁来照顾他?

答: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3. 小刘7岁时,将父亲送给他的一块手表卖给了二手商店,其父母能要求退回吗?

答: 父母可以要求退回。《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 13岁的小刚在妈妈网购时偶尔看到付款密码,他用妈妈的手机看直播,一时冲动私自给主播打赏8万元,妈妈事后发现,能追回打赏吗?

答: 要求退回打赏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5. 小花遭父亲虐待,父亲被法院撤销监护权后,有义务继续付抚养费吗?

答: 有。《民法典》第三十七条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⑦ 民法典第几条是拐卖儿童的

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第二百四十一条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法典草案说明,本次民法典草案中对收养共有4条最新规定,其中,被收养人的范围由原来的仅限于14周岁扩大为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均可被收养。

为何要扩大被收养人年龄范围,这一变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太琨创始合伙人、太琨律(成都)所主任朱界平律师认为,将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收养对象,或将减少儿童拐卖和非法送养现象,也更能体现收养的制度价值,实现“幼有所养”。

应平等对待亟需被收养的未成年人

实现“幼有所养”

根据现行《收养法》,被收养人年龄限制在14周岁以下,这就意味着对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法被合法收养。而在这一部分人群中,有部分群体是亟待被收养的。其中,就包括被解救的拐卖儿童。

根据现行规定,得到解救的被拐卖儿童,能找到亲生父母的,公安机关会将其送回;如果实在找不到,则送到当地的福利院收养;对于符合收养政策的,可以让其他家庭收养,确保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

与福利院中被遗弃儿童大多患有中重残疾不同,被拐卖儿童身体健康,更容易被收养。然而,“14周岁以下”的限制,将很多可能被收养的未成年人拒之门外。

朱界平认为,由于家庭变故等原因而缺乏生活来源的14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是需要被收养的人群。“虽然《收养法》第七条规定符合条件者可以‘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且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但不受限的对象也只是收养人的‘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非‘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的14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仍然被排除在被收养人范围之外。”他解释。

朱届平认为,将收养条件放宽至未成年人,有利于实现收养制度的制度价值,实现“幼有所养”。

扩大收养范围或将减少非法送养

利于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此次民法典草案对于被收养人年龄的修改,从立法目的上首先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拐卖和非法送养的不法现象。”朱界平说。此前收养限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收养条件过于严苛,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拐卖和非法送养存在发展空间。

将收养条件放宽至未成年人,更多有收养需求的家庭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收养未成年人,而无需通过收买被拐卖未成年人等非法途径达成收养目的。

除此之外,将收养条件放宽至未成年人,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往往处于叛逆期,其心智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可能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他说。民法典草案中规定收养时需征询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意见,这就是国家致力于实现未成年人收养双向选择的直接表现,有利于实现和谐小家构建和青少年犯罪率的降低。

最后,无论是《民法通则》、《民法总则》还是到现在的《民法典(草案)》,我国都以年满18周岁作为成年人的基本认定标准,而《收养法》中对于被收养人的年龄却规定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这样的立法安排造成14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排除在被收养的范畴外,与我国收养制度的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同时也不利于《收养法》与我国其他部门法相衔接。

热点内容
婚姻法继承法冲突 发布:2025-09-17 17:33:13 浏览:206
刑事诉讼法85条是什么 发布:2025-09-17 17:22:15 浏览:430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7 17:14:47 浏览:952
什么是合同法分割房产 发布:2025-09-17 17:14:46 浏览:145
开封杜良法院 发布:2025-09-17 16:40:59 浏览:319
轨道交通安全条例 发布:2025-09-17 16:40:14 浏览:718
环保法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7 16:17:56 浏览:333
广义的教育立法是指 发布:2025-09-17 16:17:55 浏览:700
劳动法中提前30天通知 发布:2025-09-17 16:16:33 浏览:480
规范法律服务工作 发布:2025-09-17 16:09:19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