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民法
⑴ 民法总则10月1日起施行 彩礼退不退终于有了说法
2004年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早就对退彩礼做出了规定
⑵ 民法典彩礼规定2021
根据《民法典》复第一千零四十制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要注意,这里规定的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可没禁止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民法典规定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应该是借婚姻强行索取彩礼,或者以巨额彩礼作为结婚的条件。
彩礼属于我国婚嫁延续下来的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制订了婚姻的“六礼”制度,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
(2)聘礼民法扩展阅读:
民法典彩礼规定介绍如下:
根据我国民法尊重意思自治,承认公序良俗的原则,民法典也绝不会一棒子打死彩礼这一习俗,而是承认基于双方协商一致,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男方可自愿向女方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
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为了整治天价彩礼的歪风邪气,也以公权利介入私权利,干预收受彩礼的做法,却也难免矫枉过正。在江西丰城市丽村镇印发红头文件规定,婚宴宴席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380元(含烟酒),礼金不超过9.9万元。
⑶ 民法典,有没有关于结婚里面,女方家长要求出“高价彩礼”的限制规定
明年开始,《民法典》正式生效以后,天底下再也不会有男人因为“天价彩礼”而娶不到媳妇!丈母娘向准女婿索要天价彩礼,是违法行为!男方家的父母,也不用再为彩礼而负债累累!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丈母娘狮子大开口,找你要50万彩礼,你又给不起,怎么办?现在可以大胆地说不!
不得不说,《民法典》真是未婚男人的福音。
《民法典》,让天底下没有难结的婚!
从周朝开始,就有了结婚收彩礼的习俗,那时候叫“聘礼”,我们常听到的“三媒六聘”里面的“六聘”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现在的彩礼却越来越变味了!
现在的彩礼金额,跟老一辈那时不可同日而语,彩礼早就水涨船高。现在动不动就是100万的房子,加上50万的彩礼,丈母娘会说:“少一分钱,就不把女儿嫁给你!”
因为媒婆的利益盘算、男多女少的现实、农村的攀比心理,很多女方父母收彩礼越来越高,将婚姻物质化了,把嫁女儿当成了一门生意,变成了“卖女儿”。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将婚姻明码标价、彩礼低于多少万就不嫁之类的案例,一旦男方给不出这么多钱,女方父母就狠心“棒打鸳鸯”,拆散子女的姻缘,闹出一幕幕“孔雀东南飞”的感情悲剧。
可以说,老百姓已经苦“天价彩礼”久矣!
幸好,《民法典》的出台,及时制止了这股不正之风。
《民法典》第1042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律师提醒:这条规定,就是为了保护婚姻自由,不允许父母干涉儿女的婚姻,更不允许借婚姻来敛财。女方父母如果强行索要天价彩礼,不给就不嫁女儿,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了!既干涉了女儿的婚姻自由,又借婚姻敛财,性质很恶劣,是要吃牢饭的!
然而,禁止天价彩礼,并不意味着结婚不用给彩礼了,毕竟这是传统风俗,法律不可能 说去“一言以禁止”。正确的做法是:双方通过协商,商量出一个合理的、适度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彩礼金额,把这笔钱作为小两口以后生活的压箱底钱。
禁止天价彩礼,只是《民法典》的一小部分。此外,民法典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下面简单地列举几条。
以前的交通法规定,车主把车借给别人,出事了由车主承担责任。然而,根据《民法典》最新规定,把车借给别人,出事了由当时的实际驾驶者承担责任。
当然,你要是把车借给未成年人,或者没驾照的人,一旦出了事,车主还是要担责的。
⑷ 民法总则与彩礼返还的规定是怎样的
您好!
一、返还彩礼的法定条件: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版登记手权续;
2、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也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二、返还彩礼诉讼需要的证据:
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
2、可借由双方的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或者举行过订婚仪式、拍婚纱照等行为反映出来,表明双方有谈婚论嫁的意向,注意,谈婚论嫁和谈情说爱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情话表白也是不能反映双方谈婚论嫁状态。
3、证明给付了财产的证据
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的礼金那么就要提供银行转账明细;若是购买房屋或者车辆可以提供自己的出资证明,因为按照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将大额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一般都是用来当彩礼。
4、证明给付彩礼是当地的风俗
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听取当地媒婆、村长、村委会主任等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⑸ 《民法典》规定彩礼不得超过多少元浙江地区
截止2020年11月6日,《民法典》没有对彩礼金额有具体的规定,只规定了禁止借婚内姻索取财物。
根据容《民法典》当中的第一千零四十一条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5)聘礼民法扩展阅读:
2020年4月20日、21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认为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