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介绍贿赂罪刑法

介绍贿赂罪刑法

发布时间: 2021-02-12 21:44:02

1. 介绍贿赂罪的量刑标准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权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在实践中如何把握最好是找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当面了解,我就是学法律的,我看到有一个叫“太琨律”的真心还不错,他们有专门的太琨律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律师很专业。你可以咨询一下。

2. 刑法中介绍贿赂罪和斡旋贿赂的区别

斡旋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分:

主体方面:受贿罪是利用行为人本人的职权;而斡旋受贿犯罪则是行为人本身无权力,而是通过职务、地位的便利条件说服有权人进行职务行为。

客观方面:受贿罪中行为人为请托人谋取的利益不受正当与否的限制;而斡旋受贿罪中则要求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另外,受贿罪中规定的是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斡旋受贿犯罪中规定的是索取请托人财物或收受请托人财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斡旋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2)介绍贿赂罪刑法扩展阅读

对斡旋受贿罪以受贿论处,即依照受贿罪处罚规定处罚:

1、个人受贿数额≥10万元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5万元≤个人受贿数额<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5千元≤个人受贿数额<5万元的处1~7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10年有期徒刑。

5千元≤个人受贿数额<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受贿数额<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酌情予行政处分。

3. 如何区分介绍贿赂罪和行贿罪的共犯

从三方面剖析这一实例!

第一,从主观方面来看,行贿罪的共犯明确知道自己是在帮助行贿一方或者受贿一方,在行贿人没有犯罪意图或者有犯罪意图但是没有明确的行贿对象时,行为人通过引见、撮合等方式引起当事人产生行贿或者受贿意图或者为之确定行贿对象,应该认定行贿罪共犯。而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人知道自己是处于第三者的地位介绍贿赂,其目的是通过自己和双方的联系、撮合而促成贿赂结果的实现,应该认定为介绍贿赂罪。

第二,从客观方面来看,行贿罪共犯的关键在“帮助”,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帮助寻找行贿受贿对象、劝说行贿受贿、代表任何一方商谈财物交付及请托事项、中转贿赂财物等行为”;介绍贿赂罪的关键在“介绍”,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创造沟通、交流机会和传达信息”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参与行贿人的行贿行为或者参与受贿人的受贿行为,诸如商议行贿受贿数额、地点、方式或者亲自参与中转交接贿赂款物的,应当属于行贿罪的帮助行为而非介绍行为。

第三,从侵害法益来看,尽管行为人在促成行贿、受贿双方不正当交易中间没有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但是从“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也涵盖于“谋取不正当利益之中”,因为不管是“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其侵害的法益都是一样的,是否具有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意图并不影响行为的定性。如果出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意图而为行贿提供帮助行为,理应成立行贿罪,这样有利于刑法保护法益目的的实现。

4. 介绍贿赂的方式有哪些以及量刑标准

介绍贿赂罪的量刑标复准
根据刑法制规定,犯介绍贿赂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本条第2款规定,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对介绍贿赂人自首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介绍贿赂人作为行贿、受贿双方之间牵线搭桥的人对整个贿赂犯罪的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犯罪行为,实际上也是检举、揭发了行贿、受贿双方的犯罪行为,对于司法机关收集证据查明贿赂犯罪事实,惩处贿赂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5. 什么是介绍贿赂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版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权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概念与构成要件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介绍贿赂行为,均可构成本罪犯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是促成行贿、受贿双方建立贿赂关系,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如果行贿人、受贿人之间没有建立贿赂关系,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直接扰乱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正常管理的工作的秩序。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行贿人实施行贿行为而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2、为受贿人收受贿赂而向他人介绍贿赂;3、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推荐太琨律

热点内容
规范法律服务工作 发布:2025-09-17 16:09:19 浏览:602
香港安全立法最新 发布:2025-09-17 16:06:59 浏览:765
成立法律援助专项资金 发布:2025-09-17 16:03:18 浏览:594
劳动法关于员工疾病的条款 发布:2025-09-17 15:53:38 浏览:979
2015年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发布:2025-09-17 15:31:54 浏览:28
劳动法关于续签的规定 发布:2025-09-17 15:21:59 浏览:508
行政诉讼法第14 发布:2025-09-17 15:11:52 浏览:389
姜明安新行政法博客 发布:2025-09-17 15:09:07 浏览:199
法律硕士考试地点 发布:2025-09-17 14:57:22 浏览:104
法学硕士ML 发布:2025-09-17 14:51:28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