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典中文版
㈠ 台湾民法典第188条为什么规定了连带责任
法人承担其侵权责任的方式
法人对其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自不待言。但具体实施侵权行为的法人代表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对此,各国立法之规定有所不同。
(一)法人对受害人承担单独责任。
此为德国所采。德国虽采“法人拟制说”,但对法人之董事或其他代理人致人损害的行为,明文规定由法人单独承担赔偿责任(《德国民法典》第31条)。
(二)法人对受害人承担单独责任,然后法人得追究有过错的行为人的个人责任。
此为瑞士民法所规定。《瑞士民法典》第55条第2项规定:“法人对其机关的法律行为及其他行为承担责任。”第3项规定:“行为人有过错时,行为人另负个人责任。”对前述规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台湾学者的理解,认为依其规定,就损害后果,法人应与有过错的行为人对受害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13];另一种理解是我国学者的理解,认为依其规定,法人对受害人单独承担责任,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应对法人承担责任,并将之称为“两罚制”[14](前述理解之差异源于海峡两岸所翻译之《瑞士民法典》中文版本对同一条文之不同表述:依台湾译本,前述条文第3项为“行为人就其过错,个人亦负责任”[15])。
(三)法人原则上应对受害人承担单独责任,但董事等人有过错的,应与法人一起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此为日本所采。《日本民法典》第44条首先在其第1项规定法人对其理事或其他代理人因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在其第2项规定“因法人目的范围外的行为,有损害于他人时,与表决该事项时表示赞成的社员、理事及实施该行为的理事或其他代理人,负连带赔偿责任”。此外,于1974年修订《日本公司法》时补充的两个条文,也作了类似规定。其第266(3)条规定:“董事执行职务有恶意或重大过失时,该董事对第三人也负连带损害赔偿责任。”第266(1)条则就公司董事违法分配盈余、向其他董事贷款、违反竟业禁止义务、违反董事与公司进行交易之限制以及其他违反法令或章程的行为,规定了董事对公司承担连带偿还或连带赔偿责任。这些规定,显示出加重董事责任的立法走向[16]。除日本外,其他一些国家如韩国,也大致采用此种模式[17]。
(四)法人应与代表人对加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此为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所采。台湾民法典第28条明文规定了此种连带责任,甚至不考虑代表人有无过错(此处的过错当然不是指加害行为之过错,而是指决定实施加害行为的过错)。此外,台湾公司法第23条也规定:“公司负责任对于公司业务之执行,如有违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损害时,对他人应与公司负连带赔偿之责。”对于何为公司负责人,该法第8条规定“在无限公司、两合公司为执行业务或代表公司之股东;在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为董事。公司之经理人或清理人,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监察人、检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监督人,在执行业务范围内,亦为公司负责人”。就立法理由而言,台湾学者认为,如按法理,法人机关之行为为法人行为,故构成法人机关成员的个人不应对受害人承担责任。但就保护交易安全立论,则又以规定法人与行为人连带负赔偿之责为妥,其有利于促进法人机关之注意,藉以保护交易安全[18]。
至于法人对受害人单独承担责任或与代表人等行为人连带承担责任之后,法人与行为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一般认为得适用民法有关委托合同的规定:因代表人处理法人事务时,对于法人负有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如因其过失而致法人以损失,法人对之享有追偿权。同时,在实行连带责任的情形,如果代表人因其无过失之行为而使法人应负无过失责任,因而代表人也与法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时,代表人在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后,反过来对法人享有追偿权[19]。
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采用的是法人对受害人单独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但对于法人是否得对有过错的代表人享有追偿权,未作直接规定。比较上述立法模式,其不同点主要在是否规定法人代表人与法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下列因素可值考虑:第一,从理论上讲,如果承认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即法人自身的行为,在执行职务的活动中,法定代表人不存在其自身的个人人格,则难以认定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的行为“一方面为法人之行为,他方面为自己之行为”[20]。故责令法定代表人对受害人负直接责任无法理上的说服力;第二,法人侵权行为通常发生在交易之外(否则应为合同责任),故规定连带责任并不能有利于交易安全的保护;第三,代表人之赔偿能力与法人之赔偿能力通常不可同日而语,规定连带责任,固然可为受害人增加选择机会,但实际意义不大;第四,即令发生因法人机关之恶意或重大过失从事目的外违法行为造成他人严重损害,而法人之全部财产不足以赔偿损失的情形,也可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责令有过错的股东(尤其是担任代表人的股东)承担个人赔偿责任[21]。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应规定法人对其代表人执行职务的致害行为,对受害人单独承担全部责任。至于法人承担责任后对有过错的代表人的追偿或者处罚,得根据法人章程或者公司法有关规定进行。
㈡ 求日本民法典日文版和德文版的
去新华书店预定.
㈢ 日文版日本民法典
日自己无罪!
㈣ 有哪些和民法相关类书籍值得推荐
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民法总则的诞生:民法总则重要草稿及立法过程背景介专绍》,这是属一部对我来说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在《民法总则》将要正式实施之际,首推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涛先生的这本《民法总则的诞生》。作为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人员,杜涛先生一直从事民法总则的立法起草及讨论工作,应该是了解民法总则各个条文来龙去脉以及逐条逐字修订最全面的立法工作者之一。相信本书将会给民法学者提供最为权威的立法文献以及法律条文的起草、借鉴、修改及由来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民法总则》实施中将遇到的司法实践问题找到相关的理论根据以及使用办法。
㈤ 求日本民法典日本版
只有去日本买了
㈥ 哪里可以买得到日文原版的日本民法典
直接到日本的网上书店去看看可否订购,可以通过国内银行汇款支付。
㈦ 日本婚姻法
“日本婚姻法”实际是日本民法典的第四篇的一部分
书店能够买到
㈧ 关于日本婚姻法和外来移民法的相关资料,中文的
“日本婚姻法”实际是日本民法典的第四篇的一部分
书店能够买到
http://www.dangdang.com/proct_detail/proct_detail.asp?proct_id=7438786
第755条夫妇,在婚姻申报前,关于那个财产做另外特别的契约中爬山虎时候,那个财产关系,源于决定为下面的款的地方。
第756条夫妇做了与法定财产制有差异的契约的时候,婚姻的申报之前不能如果不做那个登记,夫妇的继承人及第三者对抗这个。
第757条删
殿请y758条夫妇的财产关系,婚姻报告出身之后,不能变更这个。
如果在2夫妇的一方,管理其他的一方的财产中,管理失当a爬山虎事危险四个te那个财产的时候,其他的一方,能家庭裁判所请求亲自做那个管理的事。
关于3共同所有财产,能与前项的请求一起请求那个分割。
第759条前条的规定又变更,或为契约的结果四个te,管理者做了共同所有财产的分割的时候,如果不做那个登记,不能与夫妇的继承人及第三者对抗这个。
第760条夫妇,考虑那个资产,收入及其他一切的情况,分担婚姻产生的费用。
第761条夫妇的一方有关日常的家务与第三者做了法律行为的时候,其他的一方,关于这个上四个te产生了的债务,联合担任那个责备。 但,如果对第三者担任责备预告了没有的意思,不是这个极限。
用第762条夫妇的一方从婚姻前开始有的财产及婚姻中自我的名得到了的财产,作为那个特有财产。
不属于2夫妇的哪个智惠的财产,推定属于那个共同所有的东西。
第763条夫妇,在那个协议,能做离婚。
第764条第738条,第739条及第747条规定,协议上的离婚适用这个。
第765条离婚的申报,那个离婚不能如果不是承认了第739条第2项及不违反第819条第1项规定及其他的法令的事之后,受理这个。
2离婚的申报违反前项的规定被受理了的时候,第这个方面,也没有离婚,能妨碍那个效力的事。
第766条父母做协议上的离婚的时候,关于应该做孩子的监督保护人及其他监督保护必要的事项,在那个协议决定这个。协议不就绪的时候,或不能做协议的时候,家庭裁判所,制定这个。
能命令变更,其他应该做认可有因为2个孩子的利益必要的时候,家庭裁判所,孩子的监督保护人关于监督保护相当的处分。
以监督保护的范围外,没有父母的权利义务上产生变更的事3前2项的规定。
改了到第767条婚姻yo引线先生的丈夫又妻子,复原为协议上的离婚为四个te婚姻前的先生。
复原了为2前项的规定为四个te婚姻前的先生的丈夫又妻子,能称对从离婚的日开始在3个月以内根据户口法决定的地方申报的事四个te,离婚时候称的先生。
能请求做了第768条协议上的离婚的人的一方,对对方财产的分给。
关于由于2前项的规定的财产的分给,当事者间协议不齐备的时候,或不能做协议的时候,当事者,能对家庭裁判所请求协议替换的处分。但,从离婚的时候开始流逝了2年的时候,不是这个极限。
在3前项的场合时,家庭裁判所,考虑当事者双方在那个合作里(上)四个te得了的财产的额及其他一切的情况,是不是应该使之做分给决定分给的额及方法为排列。
改了到第769条婚姻yo引线先生的丈夫又妻子,承袭了第897条第1项权利之后,做了协议上的离婚的时候,必须在当事者及其他的关系人的协议,制定应该承袭那个权利人。
2前项的协议不就绪的时候,或不能做协议的时候,应该承袭前项的权利人,家庭裁判所制定这个。
第770条夫妇的一方,在左面的场合时限定,能提起离婚的诉。
对1.配偶不贞的行为a爬山虎时候。
被2.配偶以恶意遗弃了的时候。
不3.配偶的生死3年以上智惠的时候。
4.配偶患度数强的精神病,没有恢复的预料的时候。
有难以继续5.其他婚姻的重大的理由的时候。
2法院,能抛弃认可相当考虑有前项第1号乃至第4号的理由的时候,也一切的情况婚姻的继续的时候,离婚的请求。
第771条第766条乃至第769条的规定,审判上的离婚适用这个。
http://www.cclbbs.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0&id=1032
日本没有制定专门的移民法。日本有关外国人入出境方法的法律有《外国人登陆法》 、《出入国管理暨难民认定法》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国人入境查验、登陆手续、居留活动 、出境和驱逐出境、日本人的出国和归国等。
日本新移民法有关外国人入境和从事相应活动的规定
日本国是通过外国人的居住身份决定是否同意其入境和在日工作的。
居住身份(Status of Residence)是指外国国民在日本合法居住和从事相应活动的身份,也称"在留资格"。以前的移民法共规定18种居住身份。随着日本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国际化,新移民法令规定了28种居住身份(在留资格),其中:
1、工程师(Engineer)
根据与日本的公共或私人机构签订的合同,从事技术、知识、自然科学、工程等领域服务活动的工程师。居留期为1年或6个月。
根据日本司法部的规定,申请以"工程师"身份入境的外国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申请人必须大学毕业或结业,或者曾在类似的教育机构主修过将要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课程,或者申请人至少具有10年经验(包括在大学、高中、高级职业党校学习有关技能和知识的)。
(2)申请人不应接受低于做同样工作的日本人接受的工资。
2、熟练工人(Skilled Labor)
根据同日本公共或私人机构签订的合同,在工业或特殊领域提供工艺技巧或技能服务的工人。居留期为1年或6个月。
3、研修生(Trainee)
在日本的公、私机构学习以取得技术、技能或知识的人员(上述"留学生"和"高中生"除外)。居留期为1年、6个月或3个月。
http://www.ok901.com/Immigration/abroad/200605/3935.html
㈨ 关于物权法第107条
《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遗失物若是货币或者无记名有价证券,遗失人无权向善意取得人请求返还原物,只能向出让人请求返还同种类物或者请求其它赔偿。
(9)日本民法典中文版扩展阅读:
遗失物的善意取得是善意取得的特殊问题,善意取得立法对此都要规定。如《瑞士民法典》第934条规定:因动产被窃、丢失或困其它违反本意而丧失占有的,得在丧失的五年内请求返还。
但前款的动产被拍卖或经市场或经专营商人转卖的,对第一位及其后的善意取得人,非经赔偿已支付的价格.不得请求返还。前款以外的返还给付,亦适用有关善意占有人请求权的规定。第935条规定:货币及不记名证券,即使系未经所有人同意而丧失占有的,所有人亦不得向善意取得人请求返还。
《日本民法典》第193条规定:盗赃、遗失物的特则:于前条情形,占有物系盗赃或遗失物时,受害人或遗失人自被盗或遗失之时起二二年间,可以向占有人请求回复其物。第194条规定:盗赃及遗失物,如系占有人由拍卖处、公共市场或出卖同种类物的商人处善意买受者时,受害人或遗失人除非向占有人清偿其支付的代价,不得回复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