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一词来源于

民法一词来源于

发布时间: 2020-12-18 21:52:30

民法一词的来源

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jus civile)。最初的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称市民法;对于被罗马征服地区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罗马人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则适用由裁判法官形成的规则,称为万民法(jus gentium)(与罗马公民法相比,万民法具有以案例为主、灵活方便的特点,适用范围的扩大也使它克服了以往那种狭隘民族性的缺点,因而更能满足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更能适应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需要)。` 后来非罗马市民逐渐获得罗马公民权,两法的区别逐渐消失。公元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进一步汇总整理编成法典,到12世纪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见罗马法)。恩格斯说罗马法是“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3页)。 罗马法的理论体系对私有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极大的影响,以至欧洲大陆都根据拉丁语(jus civile)分别将民法定名为 droit civil(法)、civil law(英)、 Zivilrecht(德)、граданское право(俄),都有市民法律和公民法律的含义。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修订法律从法语译为日语“民法”。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原无民法一词,有关钱、债、田、土、户、婚等法律规范,都收在各个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时期曾制订“民律”草案,后经修订于1929~1930年分编陆续公布时改称“民法”,这是中国法律历史文献上对民法一词的第一次正式使用。据学者考察,我国法上的“民法”一词系来自日本语中的“民法”。

❷ :“民法”一词最早源于古罗马的( )。

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申请最佳哇,帮你答了好多

❸ 什么是“支付令”

解答:“支付令”一词来源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该法第189条规定:债权人请内求债务人给容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两个条件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这两个条件是:1、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2、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支付令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支付令”是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讨回债务的最简便的方法。
对于一些事实清楚的欠薪案件,劳动者申请支付令解决,较之通过传统的途径——申请仲裁、起诉、上诉等,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司法资源。
《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申请支付令的权利,相比《劳动法》更具操作性,将更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

热点内容
2014年经济法基础第七章习题 发布:2025-05-23 13:44:18 浏览:191
执行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3 13:40:33 浏览:164
六年级安全条例 发布:2025-05-23 13:37:38 浏览:974
商法的同源性 发布:2025-05-23 13:37:31 浏览:620
知识与道德哪个重要性 发布:2025-05-23 13:37:01 浏览:745
劳动法培训费赔偿 发布:2025-05-23 13:36:55 浏览:441
离婚赔偿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3 13:36:53 浏览:307
吉林市农村拆迁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3 13:34:30 浏览:644
会计经济法第五章总结 发布:2025-05-23 13:26:26 浏览:388
律师会见难 发布:2025-05-23 13:10:25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