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任某
① 刑法学自测题(2)寻找高手解答,谢谢!
11.A 12.B 13.D 14.D 15.A 16.C 17.B 18.D 19.D 20.B
② 刑法学2第二次作业
一、犯罪构成要件是法律选择规定的。
二、某甲与某乙恋爱,甲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甲多次进行辱骂与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允许甲与乙见面,致使甲自杀身亡。在本案中,作为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
三、某甲产生报复杀人的意图并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规劝下甲最终放弃的报复杀人的意图。甲的行为是( 以上都不是 )
四、我国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某甲盗窃手枪一支私自藏匿家中,被怀疑后,拒不坦白交待,后被公安人员搜出。某甲的行为(是盗窃枪支罪)。
六、某甲于 1992年 12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年,刑满释放后,于1997年11月又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累犯)。
七、生产、销售假烟,销售额达100万,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八、使用暴力拘禁他人并致其伤残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九、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十、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犯罪故意)。
③ 刑法学2作业3第一题
构成入室抢劫罪。应当以入室抢劫罪判处。适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④ 刑法学2作业1第二题
⑤ 刑法学的两个案例求解答
1、不是故意杀人,甲没有义务。
首先,甲不是故意杀人,这个很容易理解了,甲专没有杀人的故意属,也没有杀人的行为。
其次,甲在道德层面上自然是有义务救助乙的,但这还不能要求甲对此负法律上的责任。
2、1)生日前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满十四岁的人应从生日第二天开始算,所以生日会上杀人不负刑事责任。
因未满十四岁,绑架未遂不构成刑事责任。因未满十四岁,抢劫不承担刑事责任。
因未满十六岁,偷车并肇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对张某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李某构成绑架罪未遂,张某为共犯但不承担刑事责任。
4)假释期满后发现假释期内有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继续服刑,刑期应先罪与后罪并罚,先减后并,得出刑罚。
5)此时对张某应按故意杀人罪进行处罚。
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如果满意,望请采纳!
⑥ 急 急 ! ! ! 电大刑法学2作业1第2题答案
玩忽职守
在工作中因为自信,大意造成失误。
⑦ 刑法学分析案例题 任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应当如何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入室盗窃的转化型抢劫~~盗窃根据数额限制和任某年龄期间有竞合敲诈勒索罪 是处回于暴力侵夺他人财产的目的施答行的。盗窃罪的入罪年龄是18岁;而抢劫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暴力行为,入刑年龄是16周岁,犯罪金额也没有限定(哪怕一元);综上,任某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应根据他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判处刑罚。[敲的,请支持]
⑧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内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制了容一个定时爆炸装置.12冃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应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12点30分左右,定吋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吴某的伤为轻微伤.伤.
⑨ 求大学刑法2案例分析电子书
案例:被告人杨某(男,34岁)酒后驾驶一辆蓝色丰田双排座130型客货车在A市由北向南行驶,在超越与其同方向行驶的黑色中巴公共汽车后,又向右打方向盘,引起中巴车车主董某不满,当两车行驶至十字路口红色信号灯前停车时,董某下车到杨某驾驶的汽车驾驶室左侧,抓住左侧车门与杨某论理,杨某见状即发动汽车,加大油门向前急驶。驶出300多米远,在同向有三个车道的情况下,违章从右侧超越同方向行驶的黄色双排座货车,致使扒在左侧车门外的董某被该车车箱伸出的钢筋门窗刮下车,摔倒在马路上。杨某见状,驾车逃逸。董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后因伤势过重于次日凌晨死亡。三日后,杨某投案自首。经法医鉴定:董某系头部受到强大外界暴力的撞击致重度脑损伤而死亡。问:杨某的行为性质?
解析:1.故意杀人罪 杨某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董某重伤或死亡,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此时伤害和杀人的故意尚不明显。客观上董某因其行为直接导致重伤结果,此时杨某因先前行为负有救助义务,杨某不履行救助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解析:案例:王某(男,37岁,身高170厘米,体质一般,系某派出所有15年警龄的警察),一晚在食店聚餐喝酒处于半醉状态,与邻桌一也大量饮酒的食客李某(男,29岁,身高175厘米,身体强壮,系搬运工)因无意间之动作碰撞发生争吵,双方对骂不休。王某在醉酒状态下大怒,一边吼到“你娃娃闭上臭嘴”,一边冲上前双手掐住仍坐在椅子上的李某的脖子,约3~5秒后松手回到坐位。李某此时脑袋耷拉靠着椅背滑坐在地上昏迷不醒,经众人急送医院抢救,但仍不治身亡。经法医鉴定,李某的死因为脑血管破裂,破裂之直接原因在于长期的血管畸形致硬化变脆(被害人及家属均不知道),在大量饮酒、情绪激动、掐脖刺激三方面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缺一不可)而致瞬间血液挤破血管;掐脖并未造成明显伤情(即力度不大)。 问: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2.过失致人死亡罪 有分歧,也有说作意外事件处理,理由是掐脖子和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特殊体质和大量饮酒因素的介入而中断。我个人认为题目中既然明确王某是15年警龄的警察,那么应该认为王某对于掐脖子这种行为对某些特殊体质的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当有预见能力而没有预见,应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
⑩ 刑法学(2)作业3 分析案例 任某,男,17岁,某校高中二年级学生。 任某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20
按照所诉,涉嫌入户抢劫罪,根据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版
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权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入户抢劫是指行为人用各种非法手段进入公民家中实施抢劫的行为。入户抢劫是近年来抢劫罪中的常见多发情形。这里所说“户”,应理解为居民住宅,并不包括其他场所,如单位的办公楼、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等,否则,有悖立法原意。对“入户”不能仅理解为进入住宅房间或者室内。对于抢劫独门独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为人进入了住宅院内,也应视为“入户抢劫”。人户抢劫的犯罪分子的入户行为,在实践中往往是到居民住宅破门撬锁,危害非常严重,这种入户行为本身就已构成本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只是由于抢劫罪的入户行为是其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的一部分,根据刑法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只以抢劫罪一罪从重处罚,不必再以抢劫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并罚。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
虽然任某的情节属于比较严重,但是未满18周岁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应该不会判得很重,具体就要看法官和检察院怎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