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填平

民法填平

发布时间: 2021-03-06 00:58:58

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原则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结合,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追专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属国家刑罚权行使的体现,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弥补受害一方遭受的损害,是民事请求权行使的体现。作为公法,刑事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障无辜,通过对犯罪的惩罚,警戒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附带民事部分对受害一方的补救功能,在惩罚犯罪的过程中,只有同时实现对受害方的有效补救,才能够真正实现诉讼的全面功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⑵ 司机意外撞人对方骨折,手术成功后,还有什么需赔偿对方

司机意外撞对方骨折,手术成功后,需承担民事赔偿。应当赔偿对方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民事赔偿责任,是对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法律后果所承担的金钱补救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可产生于合同、侵权等领域。民事赔偿秉承的原则是“有多少损害,赔偿多少”,既要让受害人填平损失,又不能让受害人由此获利。民事赔偿区别于补偿,后者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不遵循完全赔偿原则。
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院有民事纠纷能不能移民

民事案件到了执行阶段,法院对被执行人可以采取限制出入境的强制措施。如果是债权人,对移民不会影响。如果是债务人可能会有影响。被强制执行的记录都是可以公开查询的,会影响个人信用。

⑷ 3个12岁小孩,入室抢劫,抢走600元左右 加一部手机 怎么判

判决: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故意杀人、爆炸。。。罪要负刑事责任。 你这个不满14岁,所以不负刑事责任,无罪。 但是要承担民事责任。

⑸ 什么是民事赔偿“填平原则”

什么是“填平原则”?
我国民事侵权理论往往将损害分为财产损害(分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和非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依据我国的民事侵权赔偿理论,权利人损失多少,侵权人就赔偿多少。这种赔偿是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为目的,故这种赔偿也称为补偿性赔偿,其适用的赔偿原则是全部赔偿原则即填平原则,全部赔偿之后果即为填平。填平就是将受害的损失全面填补,权利人损失多少,侵权人赔偿多少,使权利人在经济上不受损失。
填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损失的数额在填补之前是确定的;二是通过填补至填平,使权利人在经济上的损失消失。填平原则所依据的是利益说,即差额论,即“被害人之总财产状况于有损害事故之发生与无损害事故下所之差额。损害=利益,衡量损害即利益时,以被害人之二财产状况为准而求其差额”
医疗事故侵权纠纷中的填平原则
受案人民法院在对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案件作出判决时,对于已经规定的赔偿项目,依照或参照相关法规确定的赔偿项目、范围进行赔偿额的确定,而对于未作规定,但实际必须发生的今后或终身护理费用,同时依据《民法通则》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作出了相应的判决。这些判决结果及其依据完全符合我国民事侵权理论中有关损害赔偿的“填平”原则,或称为全部赔偿的原则。
依据可预见性理论,过失侵权人要对全部可预见的损害承担责任。日本有学者认为,过失行为人可以预见到的全部损害可分为第一次侵害损害和后续损害。第一次侵害损害是指和“权利”侵害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损害,如必须支出的医疗费;后续损害是指第一次侵害成为原因,对同一受害者或第三者所产生的权利侵害(如误工费、陪护费和扶养费等)。对于第一次侵害损害的判断,是根据第一次侵害是否在行为者违反的义务规范的保护目的的范围内。对于后续侵害损害的判断,是根据其是否属于第一次侵害所设定的危险或其结果所创造出的危险的实现,以及其确定性和必要性。
填平原则在具体案件中的实施具有相对性
当然,由于“填平原则”是实体法原则,在诉讼法中,平与不平是与证据密切相关的,当事人自己对于是否损失已填平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而具有时间性和有限性。因此个案中,原告权利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全部得到保护,仅仅意味着就个案本身的证据及事实,是否已经个案填平,并不意识着永久的、彻底的填平。

⑹ 民法规定农村房前屋合水沟能否填平私用

自然形成的排水沟抄,他人不得填平私用,不能妨碍正常排水。
见:《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⑺ 警察在办案中造成第三人身体受伤怎么赔偿

比如,餐厅的服务人员被醉酒的顾客打伤,员工在上下班路上遭遇车祸等。在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情形下,会产生两种赔偿请求权,一是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赔偿权,二是工伤职工向第三人提起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两种请求权的权利基础和归则原则不同。工伤赔偿请求权的基础是劳动者因发生工伤事故获得的一种社会保险利益,采用的是无过错规则原则;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是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致害而取得,采用的是民法的填平原则、过错原则和过错相抵原则。正是居于工伤赔偿请求权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不同,故劳动者分别提起工伤赔偿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时,法院会分别审理判决。工伤赔偿纠纷属于劳动纠纷,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不能直接审理,劳动者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法院可以直接受理,不需要仲裁前置。实践中,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案件中具体赔偿项目会发生重复。对于这些重复项目,目前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是不允许两赔的,即不允许重复赔偿,否则违反了民法的填平原则和实际赔偿原则。故,对同一赔偿项目按照就高原则进行认定。所谓“就高原则”就是指侵权损害和工伤保险相同并重复的赔偿项目,按照各自的计算标准,确定两者之间数额高的作为劳动者应获得的赔偿数额的计算原则。劳动者如果在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已就相同并且重复的项目按照就高的原则获得足额赔偿,按照民法的填平原则,劳动者仍在工伤保险赔偿中主张赔偿的,法院不予支持。护理费(停工留心期间)生活护理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交通费外省市就医食宿费外省市就医住宿费、伙食费康复治疗费康复费、康复护理费、适当的整容费、后续治疗费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供养亲属抚恤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补助金丧葬费2、兼得项目对照列表工伤侵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赔偿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死亡赔偿金三、专属项目对照列表工伤侵权伤残津贴营养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精神抚慰金陪护人员住宿费、伙食费

⑻ 民事损害赔偿基本原则是什么 损失填平原则是什么

民事损害赔偿基本原则是
一、全部赔偿原则

二回、财产赔偿原则答
三、损益相抵原则
四、过失相抵原则
我国民事侵权理论往往将损害分为财产损害(分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和非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依据我国的民事侵权赔偿理论,权利人损失多少,侵权人就赔偿多少。这种赔偿是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为目的,故这种赔偿也称为补偿性赔偿,其适用的赔偿原则是全部赔偿原则即填平原则,全部赔偿之后果即为填平。填平就是将受害的损失全面填补,权利人损失多少,侵权人赔偿多少,使权利人在经济上不受损失。

⑼ 送快递丢件了,怎么办

可以要求快递公司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四十七条,邮政企业对给据邮件的损失依照下列规定赔偿:

(一)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二)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邮政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告示中和提供给用户的给据邮件单据上,以足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载明前款规定。

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给据邮件损失,或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无权援用本条第一款的规定限制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给据邮件损失,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可抗力,但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价的给据邮件的损失除外;

(二)所寄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

(三)寄件人、收件人的过错。

(9)民法填平扩展阅读:

《快递服务国家标准》:

A.4.2索赔受理:

快递服务组织应在收到寄件人的索赔申告单24h内答复寄件人,并告知寄件人索赔处理时限。

A.4.3索赔处理时限:

快递服务组织除了与寄件人有特殊约定外,索赔处理时限应不超过:

a)同城和国内异地快件为30个日历天;

b)港澳台快件为30个日历天;

c)国际快件为60个日历天。

A.4.4赔金支付:

快递服务组织与寄件人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寄件人或寄件人指定的受益人支付赔金,与用户有约定的除外。

A.4.5索赔争议的解决:

寄件人与快递服务组织就是否赔偿、赔偿金额或赔金支付等问题可先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依相关规定选择投诉、申诉、仲裁、诉讼等方式,如选择仲裁,应在收寄时约定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

热点内容
瑞达刑法内部讲义 发布:2025-09-13 18:42:56 浏览:884
社会与法赶紧回家 发布:2025-09-13 18:39:47 浏览:580
在法院杠精 发布:2025-09-13 18:33:30 浏览:768
合肥免费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6:16 浏览:979
上蔡有名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0:42 浏览:472
刑事诉讼法134条之规定 发布:2025-09-13 17:47:04 浏览:711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发布:2025-09-13 17:20:08 浏览:644
法律党法治 发布:2025-09-13 17:05:57 浏览:523
劳动法合同几年试用期可以三个月 发布:2025-09-13 16:58:46 浏览:885
高一班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6:58:44 浏览:134